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易学名句新解:自天祐之,吉无不利

我们会经常对有些非常浅显的名句不求甚解,误解了也全然不知。我们常说的 “天佑中华”就是这样的一句话。关键在于对“天佑”有潜在的意识,有理所当然地理解。造成普遍错解的原因是用西方知识体系的视角来认识。例如:西方人说“上帝保佑”。人们顺理成章地来理解“天佑中华”是上帝保佑中华。其实,我们中华文化始终基于无神论的文明。在我们中国主流文化中就没有西方所信仰的上帝一说。例如:伏羲易理没有,老子思想没有,孔子思想没有,诸子百家依然没有。中华大地先秦以前就没有神学生存的土壤。

“自天祐之,吉无不利。”是什么意思?如何理解上苍的保佑?今天我们就把这个话题说明白。我们必须用中国知识体系的视角来理解它。这句话出自孔子《易传》:“神农氏没,黄帝、尧、舜氏作,通其变,使民不倦,神而化之,使民宜之。易,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是以“自天祐之,吉无不利。”要理解孔子的“天佑”,关键要理解“神而化之”。而这里的神是指用“神道”而化之。

什么是神道?孔子在观卦所系的彖辞曰:“观天之神道,而四时不忒。圣人以神道设教,而天下服矣。”这里的“神道”是观天得来的天道。《易经》讲的就是天道。天道即神道。古人认为:天道以神为体,以《易经》为用。到这里,我们明白中国人说的“天佑”中的“天”,就是指天道。伏羲的天道,就是神道,就是易道。

我们不能简单地理解,“天佑”仅仅是易道护佑。伏羲天道是基于“天地大德曰生”,天道是基于道德的,基于“生人而不害人”这一道德基础上的天道。老子和孔子的思想,甚至诸子百家的思想无不基于道德基础上的文化。我们祖先灿烂的文明创造了天道文化。我们所说的“天佑中华”明确的意思是中华五千年灿烂的人类文明护佑我中华。西方人可以理解“天佑中华”是上帝保佑中华,而我们中国人要清醒,我们所说的“天佑中华”是我们中华基于道德的天道文化保佑中华。我们中国人从来不相信有什么神仙上帝,也没有什么救世主,创造中华的幸福全靠我们炎黄子孙自己和自己的灿烂文化。有道者长久,无道者短命。

“自天祐之,吉无不利。”这句话中如何做到“神而化之”?我们看看古人是怎么解释的,追随孙中山革命的杭辛斋有过精彩解读,大概意思如下。

孔丘曰:“神农氏没,黄帝尧舜氏作,通其变,使民不倦;神而化之,使民宜之。”这句话字面的意思大家都明白:神农氏没了,黄帝尧舜氏开始工作起来。精通变化之道,让人民不疲倦。用通变之道教化引导,让人民认为这样做是适宜的。这样理解,是知其然,不知所以然。如何理解这句话呢?“通其变,使民不倦。”和“神而化之,使民宜之。”到底是什么意思。

《易经》全篇讲的就是变化之道。通《易经》,就是明白变则通的易理。用《易经》的方法,顺天道管理百姓,百姓就感觉不到厌倦。杭辛斋在解释这句话时用易卦来说明。

《易经》有:“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 法则。《易经》是变的法则,六十四卦皆有象。爻变后,化作另一个卦。观察原来卦象,变化后的卦象。通《易经》,必须弄明白象变。《左传》记载昭公二年韩宣子韩起在鲁太史氏处见到的《易象》,就是《易经》的前身。这也说明懂得象变的重要性。

古人认为:人的本性喜新厌旧。厌则倦,倦则懈,懈则百事堕坏于无形。这是蛊卦之象。遇蛊卦之象,如何破解?黄帝尧舜神而化之。什么是神而化之?使用《易经》的法则,振民育德。提振百姓精神,使民不倦。黄帝尧舜懂得使民不倦的方法。遇蛊事,必须振民不倦,神而化之。使老百姓认为适宜。

神而化之。引导百姓形成随卦格局,则泽雷随的卦象为震为动,兑为悦,有动起来高兴象意,就是喜事。百姓就不会倦。这就是振民育德。随卦卦意,随时,顺应天时,要求能够认识看懂卦象的变化,根据卦象的意思,明白天感,才能在地上正确应对,否则出现有妄和无妄之灾。

顺应天时,才能“以喜随人者必有事”,“有事而后可大”这就是孔子推崇的德和业。“可久贤人之德,可大贤人之业。”穷变通久法则,黄帝尧舜振民方法,为贤人的德;黄帝尧舜神而化之,使民不倦,就可把蛊事做大,这是贤人之业。统称“德业”。中华文明崇尚德业。西方文明注重科学,创业没有引进德,仁,所以为地道。地道为臣道。中华文明为天道。行天道,中国才有资格领导世界走向治世。

离卦火象,按易理神而化之,则天下皆相见,万物并生,天下光明。杭辛斋所谓:“五洲交通,天空往来,百业并兴,地宝尽发。”如果,离卦火象,不加以引导,蒙在鼓里一样行事,则会造成“突如其来如焚如死如弃如”的灾难后果。如果,神而化之成功,则成火地晋卦之象,明出地上,世人就会“受兹介福”。

通其变,是指通《易经》卦变之易理。在此基础上,才能神而化之。与《易经》共舞,完成贤人之德业。可久为贤人之德,可大为贤人之业。中华文明主张德业,以忠信进德,以诚心兴业。中国是礼仪之邦,发展基于道德的人类进步事业,建立全人类命运共同体。有道的文化,有道的文明,才是人间正道。 自天祐之,吉无不利。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该如何理解《道德经》中所提到的那些“圣人”?
连山易、归藏易、周易、兑易推演2
易学常识一:《周易》概述
“考古”惊人发现:中国五千年茶文化的总源头竟然是《易经》!
中华核心思想文化主宗——《易》
悟道休言天命 修行仰仗《易经》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