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转载]中国山水画网络研修班培训讲座第十七讲山水画的用笔_粤西康州人
中国山水画网络研修班培训讲座 第十七讲 山水画的用笔

中国山水画高级研修班网络培训讲座
主讲 任泽涛
第十七讲 山水画的用笔
中国山水画自五代以来就成为中国绘画的主流。它的主要描写对象是自然景物,表现丰富多彩的大自然美,体现了中国古代人民的自然观与社会审美意识,从侧面间接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生活。中国山水画在中国绘画史乃至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仁者乐山,知者乐水,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山川以我为一,万物以我为体的天人合一观,以及心源说、畅神说、意境说等。东方美学的思想等。山魂水魄铸就了民族精神。源远流长的中国山水画从荆浩、关仝、董源、巨然、范宽、马远、夏圭开始??又经过明清四王对山水程式化的突破,以及黄宾虹、傅抱石等人的创新,时至今日已名家辈出,蔚为壮观。
凡山水画,意在笔先,所以在谈用笔时,我们不得不同时了解一下毛笔的特点和性能。中国画毛笔呈圆锥形,分笔头、笔杆两部分,而笔头又分为笔锋、笔腹和笔根三部分,这三个部分变化不同地接触纸面,就会产生不同的笔法效果,由于笔锋有弹性,可收可放,可弹跳回旋,可逆可顺,再通过手腕压力的轻重和笔锋在纸上行走的徐疾转换,就能画出变化不同的线条,使画出的线(点、面),有细、粗、刚、柔、方、圆、流畅、厚实、明确、简练、古朴、苍莽等笔墨效果。“笔”它代表着“文房四宝”之一,是重要的书画用具,郭璞曾以诗赞扬毛笔的巨大作用;“上古结线,易以书契。经纬天地,错综群艺。日用不知,功盖万世。”说明自有书契以来,毛笔就应运而生,毛笔是生产的产物,是集体智慧的结晶,中国山水画用笔的发展和毛笔的使用是分不开的,用笔问题不是一个单一个体,是由笔和用笔体系组成,据考古发现,毛笔在殷商书写到甲骨文中就已经应用了。
以上都是用笔和锋法的特点,我们如果应用得法。一定要笔稳、指实、掌虚、腕活,小幅山水画可执笔杆下部,多用指力、腕力。中幅执笔中部,提腕运臂力,大幅执笔上部,提腕沉肩,要利用腰部发力,要气沉丹田,力贯笔锋。下笔才能风驰电掣,气贯长虹。现代山水画家陆俨少先生特别强调里中锋入笔,中锋收笔,这是他用笔的特点。他曾说:“如果竖笔有了功夫,做到中锋而圆,否则拖来拖去笔皆扁,失去中锋,笔墨单薄,索然无味,用笔要做到挺健刚劲、藏而不露、转折自如、潇洒自然、一丝不苟、严谨准确、巧拙并用、变化统一”。
一、书法用笔对山水用
加载中...
内容加载失败,点击此处重试
加载全文
笔的影响
中国山水画中的用笔与书法本身就有很大的关系。笔法与书法的趣味,众所周知书法和中国绘画是一对孪生艺术,它们之间有着十分亲密的历史深渊。在我国文学艺术的发展过程中,书法和绘画是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紧密结合,冶熔一炉。在历史上书比画早,书法和山水绘画中使用的工具,如笔、墨、纸、绢、砚都是完全一样的。后来许多文人画家把他们相互加以对比,找出用笔上的共同点,并加以发挥,从而把中国书法书体的技巧用于绘画,加强了笔法的精练和独特风格的发展,这就使书与画在结构上都具备共同的美感。从而提出“书画同源”之说。就是基于这两者之间紧密联系而提出来的。对绘画艺术的发展确立了一个有力的促进作用,主要在用笔的发展方法上有了更大的联系。笔与书法用笔的锋法及其刚柔、曲直、
抑扬、顿挫、轻重、缓疾等节奏变化,都和山水绘画用笔是息息相通的。因此,作为一个中国国画绘画者,想要使自己的作品瑧于化镜,就必须在用笔上狠下功夫。中国山水画中“骨法用笔”是造型技巧的基本手段。指画中形和骨干的笔力,同时又作为形象内在意义的基础或形体的基本内容。同时在书法中也很使用,画家在创作过程中,对于现实形象进行摹写,一定要赋予所摹写形象以某种意义,并要把基于这种形象所产生的感情和用笔融合在一起进行活动,它的每一笔画,都是这种感情活动的具体体现,每一条线,对于塑造的某种形象,都有着很强的表现力和鲜明的形象特性,气格和情调。这就是所谓“用笔”。唐代张彦远在《历代名画记》中指出:“夫象物必在于行似,形似须全其骨气;骨气形似;皆本于立意而归乎用笔。”
这就说明,要想充分地表现某种对象的形体结构,只有对于那种形象进行认真观察和分析,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把本来复杂的景物现象,利用书法和用笔,概括为单纯的艺术形象,一笔下去,既能充分表现出对象的形体结构、质感、量感和空间感,由能表达出山水绘画者的主观情绪和审美趣味。这就是古人所说的:“意在笔先”的道理,因此,懂不懂书法用笔,应该是指熟悉不熟悉怎样使用笔力与感情相融合的技巧,不是仅指知道不知道使笔与力相结合的方法而言。中国绘画中用笔的特点,也是它的笔法特点,是以“线”作为它的主要构成。而对“线”的关心确定中国之独有,就如今写字而论,
便有那浩如烟海之千古论述,至今仍有许多人为之毕生精力进从事,中国书法用笔和山水用笔永远联系在一起。它的每一有力的线条都直接显示某种感情的技法。他的造型形式,它的造型基本规律是用笔勾勒结体、点染、擦、皴特点。用这些表现都与自身的书法功底有很大的联系。历代绘画者根据这一规律的联系,在各自己的艺术实践中,创造并发展了丰富多彩的表现力的方法,在绘画中要想随心所欲地运用“书画同源”必须两者间下功夫。去塑造山水画中的某种物体形象的喻之为“筋”、“骨”。指出了书法用笔和山水画用笔都需要遒健有力,浑身苍劲,力能扛鼎。唐、五代荆浩根据自己的绘画经验,在他的《笔法记》中又进一步提出了“凡笔有四势:筋、皮、骨、肉是也。笔绝而不断谓只筋,缠转随骨是谓之肉,笔迹刚正而露节谓之骨,起伏圆浑而肥谓之肉??筋四者无肉,迹断者无筋,苟媚者无骨。”可见要有笔、书法功底。在绘画中才能出以上效果,书法用笔和山水画用笔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若唇齿相依,唇亡齿寒,黄宾虹先生说:“赵孟钗健绶砂啄救玺Α挠械览怼>ㄊ榉ㄕ猓R允榉ㄓ糜诨ㄉ稀N獠断壬钗虼死怼N一髦ΓR孕∽ㄎ@飞嫌行矶嘀睦坊遥币彩呛苡杏跋斓氖榉摇H缢未实壅再ニ允萁鹗槿牖源匆惶澹朗饕恢摹C自率撬未氖榉液蜕剿摇K丛炝嗣贮/SPAN>
氏”戏“墨戏”对后人影响很大,清代郑板桥以篆隶八分入画。画山水用笔苍劲有力。圆润浑厚而多变。事实告诉我们书法用笔的山水用笔密切相关。在书法中用笔常说:“提得起、放得下、留得住”的态度,同样在山水用笔中也经常用。当然、笔法的形成在历史的长河中却并不是几页稿纸就能讲得清楚的事,它步履艰难,走过了几千年岁月,故先秦的书法成就便被视为无意中的璀璨,曹操居然是书法欣赏的先驱却已是末汉之事。书法中对用笔的自觉醒悟当氓干汉初,成于晋:绘画则以晋为始成于宋,在古之艺术家看来,对用笔的自身的领悟程度,不亚于鉴别艺术成就的高低。从以上分析不难看出书法用笔对山水用笔的影响之深,从而把中国书法用笔和各书体技巧都用于山水绘画之中,加强了用笔的精练和独特风格发展。
另外,汉字的特点是象形字,它本身就具备了一定的绘画形式。这就使书与画在结构上都具备共同的美感。
“书画同源”就是基于这两者之间紧密联系而提出来的。在山水画与书画中的锋法都息息相通。
二、山水画家在创作中的用笔方法
在中国山水画用笔中,各个画家的用笔方法都有自己的风格,如宋代山水画家范宽在他的代表画中《溪山行旅图》中的用笔刚古朴质、不资华饰、雄便老硬、得山真骨,画中用笔力勾勒出山的轮廓和石纹的脉络,用浓厚的墨色描绘出山川的壮丽,雄阔的气概,大都用雨点皴、短条皴,布满岩壑,如密管繁弦,一片鼷山乐章,这是范宽的独特的用笔技法。宋代郭若虚称之为“抢笔俱均”按“抢”原是书法术语,指由蹲而斜上的用笔,元陈绎曾《翰林要决》为“直抢”、“侧抢”、“空抢”。范宽画山时先作轮廓的勾勒,再以无数短条皴雨点似地布满轮廓内外,而短条和短条之间距离几乎相等,皴法以用笔用墨的浓淡有关,在他的画中可以看得十分清楚。范宽用笔雄强老硬,墨韵浑厚,画面气象清旷、静寂、可见他的书法用笔之高深。元代山水画家在创作中对笔的运用更是丰富多变,发扬光大写意山水一路的风格。元四家之一倪瓒作画多采用侧锋、拖笔、渴墨,在运笔过程中一般速度较快,用力较轻,加之以较粗糙毛涩的纸为质地而产生的肌理效果,其间出现粗网状的斑点(飞白),运动轨迹中的深浅变化,孤冷荒率的感觉都体现出来。同时又以重复、相交、错位、间隔、相破等多种用笔方式,突出表现山水的画面效果,在用笔上丰富多变,使轻淡的画面产生新的量感,增加一层苍茫凝重的感觉,使其显得轻淡而绝不轻浮,同时和线条之间产生联系,加强体感,律动感,在关键之外的寥寥几笔,而生气顿出,另有一丝活气,可见他的用笔之高。在山石的皴染上,多采用竖向渴笔干擦的染法,着笔不多而又显得单薄。倪瓒对体积感的追求是限定在整体追求“平”的范围内,有时他的山水给人一种捉摸不定的神秘感。
近现代画家黄宾虹他是继承传统文化,传统笔墨的集大成者,他的论笔五法:“平、留、圆、重、变”,和论谈七法:“浓、淡、泼、破、积、焦、宿”,这不仅是对中国画笔墨最透彻的概括,而且他的“苍茫浓重、浑厚华兹”的笔墨个性在浓黑密满之处愈见飘逸和灵性,正是中国山水用笔的技艺的体现,与傅抱石的皴法他们都和前人的不大一样,他的山水画的艺术造诣和豪爽性格,使他成为画坛中当之无愧的领袖,用笔每根笔毛皆尽抒情写意功能,将中国山水画用笔的丰富性推向极致,而且能巧妙地表现出山川的光感、体量感、空间感和特有的飞动美。可见他的书法用笔功底之深。在他的山水中用笔方法体现淋漓尽致。
总之,中国传统山水画在用笔技法方面的追求和探索已经很完善了,我们作为中国山水画初习者,更应该继承和发扬中国传统山水画的用笔,追求内容与形式的统一,让中国山水画尽善尽美。要敢于突破,敢于在继承优秀传统用笔技法的基础上不断地艺术实践中,大胆地创新,创造出多种多样的用笔方法,来更好地反映现实生活。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1-2]中国文人画的价值(25P)
(精品)小学美术教案五年级学画山水画
画法通书法——黄宾虹“引书入画”之研究
石如飞白木如籀,写竹还需八法通,若也有人能会此,方知书画本来同。
中国画与笔墨
山水体验课:松声鹤唳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