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第548篇《为永远失去的安225哭泣》

一大早,就被这则新闻惊到。安225飞机被战火损毁了!我期盼这是一则假新闻,就像网传的乌总统24日离世的消息那样。但接踵而来的信息击碎了我的愿望。安225,这是人类迄今创造的最伟大的航空奇迹之一,这是仅有和仅存一架的绝世珍品,就这样,没了!

上周五,在给“莱特兄弟”公司的员工第二次授课时,我还特意讲到了这件杰作。我充满感情地与受众分享:640吨的起飞重量啊,只要想一想,神奇的升力就像看不见的巨手,竟然托举起这样的庞然大物。十几年以前,在俄罗斯国家气动研究院的实验室里,我曾目睹残破的“暴风雪”航天飞机,如今,我从网络图像里看到托运“暴风雪”的平台悲催地被毁于一旦。


我课件里的文图

常有朋友问我对航空未来发展愿景的最简洁描述,我说了“八个字”——快而无极,大且有度。对“快”的追求,永无止境。大,不是做不出来,而是有无需求;但在上世纪80年代就造出如此之大的飞机,仍然令人敬佩与震撼。今后,还会不会有如此之大的常规样式的运输机?我觉得不会再有了,大概率空前绝后。

就尺寸(翼展117米)和起飞重量(650吨)而言,现在有了新“巨无霸”——美国微软联合创始人保罗艾伦开发的“同温层发射器”,超过了安-225(最大载重227吨,略低于安225的250吨)。但其设计特点与独特用途(将航天器带至万米高空发射,起现在第一级发射火箭作用),仍与安225这样的点对点运输飞机区别甚大,也就缺乏真正意义上的可比性。


也来自我的课件

安225的被毁,对中国航空人的心理冲击甚大。除了它的标志性意义,还有在不久前抗击疫情的人类奋斗中,这支巨鹰两次执飞中国,使我们平添了亲近感。我的年轻好友、中国商飞的吴大卫在朋友圈里发了图文信息。他如此写道:

米莉亚也许就此逝去,愚蠢的人类最终破坏了自己的“梦想”(注:安225机名米莉亚意为“梦想”)。她本因“争风吃醋”的竞争(注:意指当年美苏不理智的航天争霸)而生,又因“穷困”而赋闲多年,之后重新上岗,为人类的所谓文明建设苦力多年。多少爱她的人为一睹她起降的芳容远道而来,哪料到如此悲剧收场。希望所有地球人为她扼腕叹息片刻,此时放下所有立场,仅仅作为一个珍惜自己所在物种文明成果的人类而已,也许这才是和平的真谛

最后,我想说,还是希望是假新闻,去他妈的战争!

此刻想起一个二战片子里B17的机组乘员说道“我们不想轰炸这里,因为这里是贝多芬出生的地方!”

我感动于他的情怀,照抄他的这段话,并转贴他附的图片,以飨友人。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人类航空史上最重要的14架飞机+
历史的阵痛——曾经错过的航空时代
110年前 中国人造的第一架飞机飞起来了
全球最大的客机惨遭拆解: 能载客800人 却几乎没人敢买它
这应该是世界上最神秘的航空公司
陈卓林铮铮铁骨铸造的中国军魂,值得我们一生学习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