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祁门闪里苦竹港考证

    八十年代,有一次我到闪里中学听课,正好在闪里街上遇到堂叔父王守成在买东西,便谈起苦竹港的事情,因守成叔父是从我渚口乡樵溪胡村王家过继到闪里港上村的,他对闪里情况比较熟悉。他说:“听闪里街上的老人说,苦竹港便在现在闪里中学一带。河对面是一条通往江西九江的官道,是桃溪、金溪和田溪三溪汇合处,原有一座桥叫苦竹桥,遗址尚存。”

    听课结束后,我便到闪里中学周边走了走,看到荒地里有不少断砖残瓦。据陪同的闪里中学金老师讲,建校之初,还发现墙角基石。由于三溪汇合处离学校较远,且滩涂荒草丛生,就没有去了,但苦竹港村却在脑海里留下来印象。

    近年来,寻根问祖、家族探源之风渐盛。苦竹港村是先祖唐新安琅琊紫光禄大夫王璧公晚年隐居地,是璧公后人寻根溯源的目的地。王璧,字大献。太子晋48世孙,东晋名相王导20世孙,唐肃宗宰相王玙之孙。生于公元845,卒于公元912年,为新安琅琊王氏始祖。据明朝永乐年间《祁阊志》卷七先达篇记载:“王璧,字大献,邑西二十一都苦竹港人。唐昭宗时,仕致银青光禄大夫、兵部尚书、率郑司徒集兵平寇,民赖以安。”苦竹港,今地不可考,一般认为在铜锣湾村附近。自2012年以来,每年有数千璧公后人来铜锣湾祭祖,常有人提起族谱记载的璧公隐居地城西苦竹港在哪里,我如实将守成叔父的话讲给他们听。带着疑问,我也多次翻阅樵溪王氏族谱和王茂功先生整理的王氏统谱,族谱璧公墓园图所标注的山行、河流、宅基,与守成叔父所讲的苦竹港村基本吻合,但有说服力的证据仍不够。所以考证和确认苦竹港成为我的一大心愿。

    20149月,我赴山东临沂参加“十二届中国临沂书圣文化节暨海峡两岸琅琊文化研讨会”时,见到前来参加会议的九江市的杨修骏先生,在探讨璧公居住地苦竹港时,他从手机下载了方回的一首诗《题苦竹港寓壁》给我:

         三十年前此路行,来车去马唱歌声。

         旗亭沽酒家家好,驿舍开花处处明。

         白羽宵驰四川道,青楼春接九江城。

         如今何事无人住,移向深山说避兵。

    作者方回(公元12271307年),字万里,宋末元初徽州歙县人。宋理宗景定三年进士,媚于权相贾似道,似道败,又反而弹劾之。元兵将至,他高唱死守封疆之论,及元兵至,又望风迎降,得任建德路总管,不久罢官。方回节操无可言者,为世所讥,然善论诗文,论诗主江西派。据此诗可知,宋末元初之前祁门必有苦竹港之地,后因兵祸而衰落。

    闪里位居祁门西,祁门未建县前,属江西省浮梁县管辖。祁门建县后,宋时属仙桂下乡安定里,元代改里为都,属二十一都。都内有一条青石板铺就的官道,是古徽州通往彭泽、九江、四川的交通要道。官道上的苦竹港村是三溪汇合处,即闪里中学附近。解放前船、排还都能从这里通过。诗中“白羽宵驰四川道”的官道应该指的就是这条古道。樵溪王氏族谱记载,璧公居住地环筑四门,东门建学舍、西门列宾馆、北门植花木、南门通衢路。南门通衢路便是璧公墓园前所标官道,在慈张公路未通车前,这里是通往彭泽、九江、四川的交通要道。方回诗中“旗亭沽酒家家好,驿舍开花处处明。白羽宵驰四川道,青楼春接九江城。”所描绘的山川环境也与此地十分吻合。

    此外,据太湖县晋熙镇王氏家谱记载,箬坑璧公之子八房思谅公原安葬在闪里镇政府附近,后因此处建房,才迁至箬坑。其所标注的思谅公墓园旁的苦竹港村也在闪里中学附近。

    又据《祁阊志》卷西桥梁道路篇,从祁门城西之闪里,即邑西闪里区域内有“白莲山桥、黄村桥、石岭下桥、陈店桥和苦竹桥”五座桥,到清同治年间,祁门县志仍有“苦竹桥”的相关记载。古时桥名和村名、地名是有密切关联的。如闪里桃源桥位于桃源村口;坑口桥位于坑口村;白莲山桥、黄村桥、石岭下桥、陈店桥均与当地村名、山名有关联。据此推断,苦竹桥与苦竹港村应该有一定关联。而现闪里镇政府所在地,与闪里中学隔河所望的三溪汇合处,古时即有一座苦竹桥。正如守成堂叔所说,在三溪汇合处古桥桥柱基石和护桥石坝尚存。

    笔者曾数次去闪里中学周边考察,“如今何事无人住”已有700年,这里视野开阔,地处交通要道,为何无人住?除了“移向深山说避兵”之外,此处为三溪汇合处,地势低洼,恐怕水患频频也是一大因素。这也是苦竹港村的“港”字由来。五十年代,闪里河尚可以放排走船,百姓日常用品、山货木材、瓷器粮食都是通过闪里河互通有无的,在闪里中学三溪交汇处自然形成了一个港口。后因河床抬高,公路运输兴起,人们疏于管理,港口便失去了往日的辉煌。

    目前,京口有苦竹村、黄墩有苦竹港、浮梁有苦竹港……,以致人们对苦竹港村众说纷纭,究其原因,正如《润东苦竹王氏族谱序》的一段话说的十分清楚。现摘抄如下:吾邑望族,自南宋来者,无虑十数,而苦竹之名最著。盖其族,自唐时,定居祁门西之苦竹港,子孙蕃衍,散处于江之东西者,数以万计。至宋南渡时,六一承事,公乃迁居京口下湖之里,即以苦竹为名村名,相传谓之苦竹王家者也。是时,两淮兵革,士族奔迸,六一公独抱数典不忘之意。由此可见,各地所谓“苦竹村”、“苦竹港村”,都是说明自己家族从祁门闪里镇分迁而来,也再次证明祁门闪里镇苦竹港村存在的事实。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福州古桥⑻【长乐区9座】
竹 · 桥之美
竹· 桥
腾讯新闻
苦竹村
竹 · 桥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