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景家屯景氏家谱序

     

         (景小杰)

盛世修谱,寻根问祖,村民众望;

念宗思亲,追本溯源,老少咸盼。

在村“双委”鼎力支持下,在编委会集体智慧和艰辛努力下,尤是举村乡民积极踊跃参与中,自乙酉年始,历经两载,暑工寒作,昼辛夜劳,逐事寻实,披沥细阅,全村十三姓族谱终付梓面世。此景家屯村千户人家、四千村民之大事矣。捧谱掬牒,承祖接宗,得无泪喜涟涟乎?睦邻友善,共谋中兴,安知无同心同德之志哉。

说世系、序长幼、辩亲疏、尊祖敬宗、睦族收族为族谱之大要。树有根、水有源、人有祖。泱泱中华,五千余载,盘古至今,灿烂文化。来自民间的族谱宗史,便是这一泻银河的熠熠群星,与家与国,功莫大焉。

历史传承,一曰血脉,二曰文脉。血脉断之,家若漂萍;文脉丢之,国似孤舟。

故修谱续牒,自宋以降,长盛不衰。30年小修,60载大纂,千余世矣。然今日撰谱,远非理系辩序,在构建和谐社会的时代背景下,增强团结,凝聚人心,强村富民,功不待言。

自明永乐2年迁邢至今600余年,景家屯村诸姓先辈,同舟共济,和睦相处,浚河通路、垦荒造田,内抵天灾、外御倭寇,自强不息、顺天应时,缔造了这块恩泽后代的风水宝地。几百年来,景家屯村丁兴物饶、勤劳果敢、塑造了北方“小江南”的富庶之地。时至近年,沐开放春风,育改革喜雨,蒙先祖蔽佑,经济突崛,锻为北方板材基地之核心。

村强民富,气象蒸蒸,“双委”英明,更有贤老孝少呼应,当此续谱,实乃彰显祖荫、承前继后之大举也。

谱无定例,因实制宜。此次修谱,姓氏不分大小,入谱不分男女,众寡不分薄厚,皆循历史唯物之主义,合事合时,力避嫌隙。稿由全民拟就,文由全民认定,凡事集体决定。虽系谱事,足显父老之宽宏,堂门之容度。西望老槐,遥听鹳鸣,上可告慰先祖矣;环视吾侪,其乐融融,下可无愧后生矣。

景家屯村景姓为主,多姓共存。明永乐2年迁此,始称师家楼,后谓景家屯。此次修谱,困难至极。景姓仅“余庆堂”,杨姓、南姓尚留家谱可考外,其他12姓和景姓大部谱案遗失。呜呼,几百年来,天灾人祸,人且朝不保夕,况家谱乎。

景、杨两姓迁邢至今六百年矣,师、南子民,上可追溯至宋元之前。其他姓氏,有的移居此百年,有的仅数十年。凡十三姓,资料均缺失不齐。景谱遗存,仅蒙先老文革藏匿的残破布帐为迹,然布断字烂且谬误较多,勘误补遗达半年之久,犹恐有误矣。村中所存老碑,断为数截,风吹日晒,绝难识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村人曾想续谱,无乃时不我愿,横遭非议,终无添新,悲夫哉。

此谱既成,必多有遗漏,非我辈无能,实断代久矣。碑折人逝,再无口授亲传,纸飞烟灭,岂有简牍灵现。东拱齐地先贤,西拜旧时郡望,南寻别族故旧,北叩耄耋宅门,上下求索,期间所失,断无连接。虽追丝逐迹,终挂一漏万。殷鉴与此,诚望后人镇宅保谱,适时续修,再无扼腕之痛。

此次修谱,体例尊崇旧体而适时创新。大致分为:“姓氏溯源”、“迁民史略”、“人物风俗”、“历史文物”、“古今传说”、“历史佚事”、“族谱世系”、“庙堂”、“诗赋、书画、篆刻”等,增大图示内容,力求图文并茂,突出史料价值。

人世沧桑,似水东逝,谱香犹存,白驹过隙。

村中诸事,莫付笑谈,信笔纸上,以备后查。

岂知诸君此举已为后世再谱留下了大大的功德。

                       2006 




--婚前同居会上瘾?
--http://sms.eyou.com
--无忧二二族、足球大富翁...尽在亿邮短信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转】家谱族谱——来这查查你家的家谱族谱
编修族谱,一本工具书可以解决不少修谱问题
乐平的这个习俗,不光全世界为你让路,还要敲锣打鼓三天三夜!
华夏历史这4大家族:4个姓共用一个“通天家谱”,并延续到现在
如果你姓凌,祖上闯关东,籍贯又传说是蓬莱,那不妨看看凌家村
一个小村庄的大历史 ——缙云淮溪尚氏家族的“源”与“流”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