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拿孩子没办法?教你应对4种情况,他的未来能更好!


之前我一直忙着准备周末的网络公益课程没有时间去仔细思考这个问题,最近有空了给家长们总结了4种情况下,我们应该如何与孩子相处。

1
情况一:在读小学3年级的孩子在家做作业,我因为文化水平不高也不能指导孩子怎么去做。但是孩子遇到了难题就卡在那里一脸痛苦的样子,这个时候我应该怎么办呢?



这种情况下,家长可以试着用一些话语去激发孩子的思维,然他们充分开动自己的大脑。


例如:

1、你该怎么做?你应该先做什么?再做什么?

2、如果你好好想,一定能想出好办法来。

3、试着换个角度思考吧,或许你的思路就打开了呢?

4、我相信,你一定能想出好办法的。


鼓励孩子积极思考,自己想办法解决眼前的难题,对孩子的日常学习和将来的工作都有很大帮助。

2
情况二:孩子越来越大,尤其是到了5,6年级就开始不太听我的话了。常常是我越不让他去做的事情他越想去做。比如你让他不要看电视多去看点书,他就能想方设法赖在电视机面前。

这种情况下作为一个好家长,一定要跟孩子立几条规矩。当孩子违反了规矩,比如早上赖床不去学校、吃饭又慢吞吞不着急……发脾气责怪孩子永远不会是最好的方法。

家长需要的是在孩子的心里建立起规矩非常重要、必须遵守的印象。

那么,怎么才能在孩子心目中建立这样的印象呢?我想家长应该在日常生活中多采用以下的句子:

1、我期待着你能做到。

2、我想,我的话有道理。

3、我不接受你这样的行为。

4、请记住我们的规矩。

5、请你向我道歉,请你用行动来证明。

规则对于孩子的一生是很重要的,毕竟这个世界有些事能做,有些事是一定不能去做的。

3
情况三:当孩子拿着不会做的作业题来找你时,你会帮他解题吗?当孩子收拾不了房间,火大发脾气时,你会帮他收拾吗?不要这样帮助他,你不能代替孩子做事情,你该做的是建议和提醒,让孩子开动脑筋想办法,亲自动手做!

很多参加我精英班的学生都说有时候遇到一点困难的时候,他就会寻求父母的帮助。而父母一定是全力相助的。但是后来他们觉得有些事他们其实自己是可以做的,只不过习惯了家人主动伸出手来帮助他们。


但是现实生活中,孩子最终是要步入社会的,所以家长不能这样每件事都代替孩子亲力亲为,当孩子需要帮助的时候我们应该怎么办呢?


其实你应该给孩子建议和提醒,可以这样对孩子说:

1、如果我是你,我会这样做……

2、是不是这样好些?

3、要不要尝试另一种新的方法?

4、想想看,怎样才能少出错,不出错?


给建议和提醒的方式教育孩子,不包办、不代替,让孩子独立、自信,稳稳当当地走向成功。

4
情况四:孩子渐渐大了,不再像幼儿时期那么听话。进入小学高年级以后,总是与你意见不一,势同水火。比如当孩子就是不肯关电视去睡觉的时候,当孩子不肯收拾房间的时候,当孩子不肯做作业的时候,也不要急着发脾气,用选择的句式来引导孩子,给孩子一点缓冲的余地,气氛就不会那么僵。

1、我(关电视)……还是你自己(关)……

2、我帮你……还是你自己……

3、你认为这样好,还是那样好?

4、你选择做什么?还是我们一起选……

5、你觉得我应该这样做,还是那样做?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家长必读早课堂0126】寒假期间,怎样让孩子改掉坏习惯?
妈妈这样跟孩子说话,孩子才会更优秀!
从小给孩子立下这10条规矩,孩子会越来越优秀,建议家长们收藏
如何做到随顺而转?
家教智慧
二胎是老大的伴儿?做不到这点,劝你别生!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