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客体关系』第十三章 与其他理论系统和临床方法的关系

第十三章  与其他理论系统和临床方法的关系

 

英国客体关系理论与其他理论之间是怎样的关系?

英国客体关系理论是精神分析人格理论之一。

客体关系理论与弗洛伊德的经典精神分析理论有哪些异同?

 

相同的是两者都依赖于弗洛伊德理论提出的动力潜意识,不同的是客体关系理论脱离了经典理论的本能基础。弗洛伊德认为人类是由潜意识中本能的性和攻击驱力所激发,目的是通过一个可以获得的客体(即母亲)寻求释放和满足,这样人格可以回到保持动态平衡的舒适状态。他认为我们寻求客体主要是为了满足冲动。相反,英国客体关系理论认为,婴儿被与单独的或作为配偶的母亲及其伴侣以及其他重要的家庭成员发生关系的需要所激发。客体关系理论家将驱力看做是从关系的背景中获得意义和能量。他们也注意到了性和攻击冲动在关系背景之外释放的现象,但是他们并不将其视为本能,也不认为是建立关系的材料,而是关系破裂的产物。

 

尽管理论基础上有所差异,但实践中弗洛伊德理论和英国客体关系理论有很多技术是相同的,包括通过潜意识来工作,关注情感,重视领悟,处理移情,处理梦和幻想材料,以及通过解释来进行最有效的交流。然而,英国客体关系理论更强调对反移情的分析,把反移情当作理解来访者人格问题的工具。

 

客体关系理论和科胡特的自体心理学理论相似吗?

 

自体心理学是关于自体的理论,由海因兹·科胡特(Heinz Kohut) 提出。客体关系理论和自体心理学理论都对自体的发展和自体是如何受到客体质量的影响感兴趣。两个理论也都认识到我们理解客体的能力比理解自体的能力要复杂。既然自体是个人的,而只能在自己的内心中体验,观察自体的行为比在人际间领域观察内在客体关系的行为要困难得多。两者都重视内省和共情,但是自体心理学强调基于治疗师对来访者自体的协调和认同的共情理解,而客体关系理论将反移情运用于来访者自体的部分和其中所包含的各种客体。客体关系理论运用投射性认同的概念形成移情中内在客体关系的治疗性重建的概念。

 

在客体关系理论中,内在客体与自体的部分相联系,情感使之结合在一起,形成动态关联中的内在客体关系。在自体心理学中,自体包括自体客体。自体客体这一心理结构中,内在客体被用来支持自体的内聚,并调节自体感受康乐和自尊。科胡特的理论有效地扩展了我们理解内在客体和外在客体在自体问题所造成的临床现象中的作用,即边缘状态和自恋型人格障碍中自体的分裂。它告知治疗师如何成为这样一个来访者的必要客体。相似地,客体关系理论家岗特瑞普,也对理解自体的分裂有所贡献,自体的分裂发生在当力比多自体被深深地压抑到退缩的状态,导致自体的丧失感时。与科胡特一样,他也建议治疗关系的提供要与自体功能的这一层次高度协调。这两个理论都同意自体的安全是心理健康的核心,但是客体关系理论将自体客体,即一个客体只是单向地起到支持自体的作用,不是作为一个健康的结构,而是作为关系中自体和客体相关性的一种分裂,但在关系中自体和客体是本应互为利用的。自体心理学没有探索自体和客体之间的相互性,因而我们发现它在夫妻和家庭中没有客体关系理论应用广泛,尽管马里恩·所罗门和梅尔·朗斯基也曾应用此理论来治疗边缘和自恋的婚姻。

 

一个人需要自己的客体作为自体客体以形成内聚的、可靠的、成熟的自体,科胡特对这一需要的方式和自体的发展进行了探索,这对于理解自体的发展和治疗师在集中于自体问题的临床工作中的角色有着重要的贡献。他的观点补充了冈特瑞普关于以自体丧失为中心的严重精神分裂样问题的工作。总而言之,科胡特和他的同事的工作专一地聚焦在一个人的自体对自体客体的使用上。

 

在客体关系理论中,我们对相互性很感兴趣,即只要有自体与客体相联系,就一定也会有相应的客体与自体相联系。当一个人与另一个人发生关系时,过程是共有的,由此产生的交流和人际间的过程会影响两人共同参与的发展。自体和客体之间的相互性同时发生在人际间和心理内部的领域中。当自体心理学家认为所有的问题都与自体使用自体客体的内聚性和适应性有关时,他们只考虑了这个互有的、共鸣的过程中的一半。所以自体心理学被认识到在理解自恋的问题上的重要性,而客体关系理论在假定联系上遭致非议。

 

过于强调投射性认同难道忽视了自恋的问题吗?

 

我们可能会因为非常重视自体是如何应对它的客体的,而忽视了自体将自己作为最初的客体进行联系的问题。自恋中坚决主张需要存在为自己服务并欣赏自己的另一个人。同时,令人失望的是可以确信这另一个人可能不愿意或者没有能力这样做。所以一个人不得不在自体的内部来找到这一个人。那么自体的内在世界胜过了对其他人的兴趣。内心维度在人际间领域中的交流不是自由的。

 

我们将自恋看做是被阻塞的投射性认同状态。自恋的人不能使用投射性认同连续统一体的健康端来发展对他人的共情,而且基于在与他人和经验的联系中理解自体的自省能力几乎没有。在自恋性的自体联系中,自体不能吸收一个合适的客体并与它产生内射性认同。

 

过于强调投射性认同也会忽视内射性认同的过程,这是一个同等重要的心理机制,但在很大程度上被忽视了。内射性认同是指吸收与他人的体验,并将之运用于建立心理结构。内射性认同的过程也是一个连续统一体,从健康的选择性认同到病态过度的、未整合的内射。因为内射性认同发生在自体内部,所以观察起来要比投射性认同困难,投射性认同可以通过它对自体外客体的影响而被发现。在自恋中,自体是固定的,不在相互影响的投射和内射性认同过程中正常地循环,而在过程中塑造人格,与外部世界交流,调整以适应他人,并在自体内发展出经过修正的现实。

 

英国客体关系理论和美国肯伯格、马勒、雅各布森和马斯特逊的客体关系理论有何不同?

 

奥托·肯伯格令人钦佩地领会于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包括美国的自我心理学,此外他还熟悉克莱茵、费尔贝恩尤其是比昂的工作。他将雅各布森的工作为跳板推动美国的自我心理学和英国的客体关系理论的融合。唐纳德·林思雷将他的客体关系方法建立在费尔贝恩的基础之上。玛格丽特·玛勒对婴儿和母亲之间分离和个体化阶段的发展研究,为理解童年早期客体关系的发展作出了贡献。这些理论上的贡献合在一起成为美国客体关系理论的主流,引人注目的是詹姆斯·马斯特逊将其应用在性格障碍,尤其是边缘性人格综合症的治疗中。

 

英国客体关系理论家没有兴趣调整自己的理论以适应驱力和由我发展的理论。他们相信人类发展心理学中的大多数问题涉及自体与其内在和外在客体之间的关系。吸引美国人兴趣的自我功能和适应的问题并没有简单地成为焦点。而英国客体关系理论的特征,对移情和反移情的使用的强烈兴趣,直到最近才在美国的临床方法中被仿效。

 

英国客体关系理论将投射性认同看做一个有着正常和病理两个方面的过程,其发生也是一个从健康到妄想的连续统一体,而在肯伯格的客体关系理论中,投射性认同几乎总是一个精神病性的或边缘的现象。追究技术上的本质,肯伯格的理论认为分裂是比压抑更原始的防御机制,而压抑被认为是典型的更高层次的神经症状态。在英国客体关系理论中,分裂和压抑都被认作心理结构形成中的自发机制;两者缺一不可。

 

英国客体关系理论并不那么强调诊断类型,分裂和压抑对于我们每个人都是一样的,不根据诊断类型来划分。

 

里瓦尔德是客体关系理论家吗?

 

汉斯·里瓦尔德不是客体关系理论家,他是一个弗洛伊德理论的修正主义者,但他和美国客体关系理论家有一些相同之处。例如,他不相信本能的首要地位,而且认为性和攻击是可变的。他认为驱力在与母亲的交流中发展,并重新定义了弗洛伊德关于力比多的概念,他认为力比多是对失去的客体的依附和再联合。他对于自体中意识、和潜意识的一致性的兴趣是客体关系状态的回忆。

 

格罗斯汀、奥格登和米切尔的地位

 

这些美国分析师受到了英国客体关系理论的影响。詹姆斯·格罗斯汀致力于感受和思考与理解的双轨理论,来自于他对费尔贝恩、克莱茵和比昂的整合。和我们一样,他对混沌理论与精神分析的相关性感兴趣。汤姆斯·奥格登将克莱茵关于投射性认同的概念、弗朗西斯·塔斯丁关于自闭症的见解和雅克斯·拉康关于语言的观点都翻译成了英文,供美国读者阅读。在抑郁位态和偏执-分裂样位态之间的持续变动中,奥格登加入了自闭-紧邻位态。他对于舍弃驱力的概念持谨慎态度,因为他深信客体的寻求和意义的整合有着本能的基础。他对临床最有用的贡献是提出'分析的第三者这一术语,用来描迪由来访者和治疗师创造出来的一个新实体。

 

受哈里·史莱克,·沙利文的人际关系理论和费尔贝恩的客体关系理论的影响,史蒂芬·米切尔的理论是人格的关系冲突模型,它位于人类环境的核心,与之交流并受其影响——性格、体质和养育,早年经历和当前关系,它们同等重要。

 

群体理论如何影响客体关系理论?

 

群体理论对于客体关系方法非常关键。它放大了心理内部客体关系的人际表达,并且让我们能够将客体关系理论应用到联合治疗中(家庭、夫妻和小组治疗)。最早的群体研究来自福克斯和比昂,我们从中获得启示。

 

比昂认为群体的任务组织处于意识水平,群体配合领导者的指示完成任务。群体的运作也有潜意识水平,不是由任务或领导来组织,而是由亚群体来组织,亚群体的形成是依据由群体而不是领导者如何满足其共同需要的假设。比昂注意到群体中的一些个体相互吸引形成这些亚群体。他用术语'效价'来指个体与亚群体中的其他人即刻联合的倾向。比昂描述了亚小组形成的三个主要类型,基本的假设是有时亚小组帮助任务的完成,但更常见的是妨碍其完成。见表13.1

 

13.1 比昂对群体生活的基本假设

依赖

战斗或逃跑

配对产生新的领导

 

在依赖的基本假设中,群体被表达需要的亚群体支配,需要的表达受领导者的关注和导向。在战斗或逃跑的基本假设中,亚群体对领导者不能令一切完美感到愤怒,并想要挑战他的权威,从领导设置的任务中逃跑,或是选择新的领导或任务。在配对的基本假设中,个体因为无法和领导建立合意的配对关系而感到沮丧,于是群体产生两个个体来配对作为替代。他们幻想这两个人的配对会是有创造力的,产生的新领导将拯救这个群体。

 

我们治疗家庭小组的经验确认了比昂的基本假设的有效性,并旦我们由此还增加了一个新的基本假设。见表13.2

 

13.2 比昂基本假设的扩展

依赖

战斗或逃跑

配对产生新的领导

分裂或融合

 

我们发现分裂或融合这一假设在受到威胁的家庭中起作用,这些家庭退行到原始的合并状态(融合)和成员全体的分裂状态(分裂)中。在融合状态下,合并代替了理解和冲突解决,而在分裂状态下,冲突攻击联系,击溃理解。正如小组治疗中的小组成员,一个无法处理发展性目标的家庭可以在家庭治疗中学会发现基本假设的干扰,关注它潜意识的需要和恐惧,这使得家庭可以回到当前的发展性工作中。

 

比昂并没有对他的与群体有关的工作和关于深层次,潜意识交流的个体理论建构进行显见的整合。他将容纳的个体概念与群体理论中的效价和基本假设运作合在一起,我们可以看出个体与他人进行的潜意识交流是基于他们共有的客体关系。个体的心理结构从与重要的基本群体——家庭、同龄人和工作群体——的经验中发展出来。个体在一生中不断地寻找群体共同生活、工作和成长。

 

福克斯指出小组中的每一个成员的作用就像是网格上的结。他称个体组成群体,同时群体也反映出个体的方面。将福克斯和比昂关于群体行为的观点进行整合和应用,我们可以描述个体的内在客体关系的表达。群体,和个体一样,在动态关系中具有意识和潜意识部分的系统。个体也是一个包含有内在群体的系统。

 

社会学对客体关系理论有影响吗?

 

厄尔·霍普尔的社会学和精神分析的背景使他关注到社会潜意识对感觉、发展和精神分析治疗中的移情的影响,他扩展了比昂关于群体潜意识生活的理论。霍普尔注意到不连贯的退行的群体会在整合(个体粘结在一起就像一块软粘土)和聚集(个体完全分离开,就像袋里的弹球)之间摇摆不定。他称之为'第四个基本假设'

 

你能举例说明群体生活中的第四个基本假设吗?

 

让我们来举一个家庭作为群体生活的例子。父母为他们16岁的女儿寻求帮助,她很漂亮、能言善辩、像她父亲一样具有计算机方面的天赋,但却高中毕不了业,也没有朋友。他们另一个13岁的女儿,在一所全日制的特殊教育学校里学习,有中度严重的自闭,她总在不停地踱步,手上做着奇怪的动作,经常大叫,不怎么说话。母亲全职工作,父亲在家工作,表面上这是为了父亲能更有效地激活创造性才能的迸发,并与他的家庭感觉更亲近。除了他们在经济上依赖的外公,父母与家族中的其他长辈很疏远,但在小家庭中他们却彼此异常亲近。

 

当他们13岁的孩子来做咨询,整个家庭都会陪着她。在咨询过程中,家庭中的所有成员如此专注于减少她的行为带来的干扰和混淆以至于我们很难把谈话进行下去。由于粘附在一起,整个家庭显示出了整合,以及对混淆和家庭受到不连贯的持续威胁的适应。由于在学校被孤立,16岁的孩子表现出聚集的家庭倾向,而家庭用整合对此进行防御。

 

客体关系理论怎样才能与针对夫妻和家庭的系统方法相整合?

 

我要再一次强调的是,群体理论是关键。个体不只是在与母亲的关系中成长,这在很多理论中都被强调了,个体的成长也存在于家庭群体中。个体吸收与家庭群体的体验,在动态系统中建立一个内在的客体关系群体。因此,个体的人格可以被看做由内在系统组成,内在系统再与重要他人的内在系统产生交流。通过这种方式,客体关系理论在个体、夫妻和家庭中提供了治疗模式相互过渡的纽带。

 

系统家庭治疗师如何整合非指导性的客体关系方法?

 

客体关系方法要求你适可而止。如果你坚持极端的干涉主义者模式,这将带来大问题。如果家庭治疗师想要了解更多有关来访者家庭的信息以进行下去,或许他们将发现退而等待从此地-当前的体验中显现的方向是有用的。

 

处于前沿的家庭治疗师描述了家庭治疗领域中的一个变化,大家逐渐放弃确知家庭想要从治疗过程中获得什么的看法,转而将家庭看做不仅是其问题的信息来源,同时也是治疗的合作力量。客体关系方法基于在治疗关系的基质中成长的合作,这将在系统家庭治疗中大有用武之地。我们鼓励系统家庭治疗师发展出坐下来(不采取行动)的能力,从正在进行的体验中获取信息,而不是预知一切并将其强加在家庭系统上。

 

对此时此地的强调与经验性治疗中不是一样的吗?

 

和经验性治疗一样,客体关系理论和治疗也重视此时此地。不同的是,在客体关系治疗中,此时此地是与它在过去的根源相联系的。过去的体验在此时此地被重新创造出来。在客体关系治疗中,也必须建立这种联系。过去体验的潜意识影响可以意识化,这样一个人就可以控制当前的行为和联系的方式。

 

你同意客体关系治疗是女权扩张主义的方法吗?

 

客体关系理论没有诉及女权主义立场的中心主题,譬如贫困、无权、躯体虐待、性别刻板印象、生育选择、收入的性别歧视,等等。客体关系理论并没有将自己看做一个政治过程,客体关系治疗师也没有将分析对个人自由的阻碍提上议事日程。尽管如此,女性主义作家和治疗师黛博拉·拉普尼兹认为客体关系家庭治疗是与女性主义价值观最接近的精神分析方法,因为我们的方法不是独裁主义的,我们关心女性的经历。客体关系理论和治疗完全重视男性、女性和儿童,并且保证公平的、相互促进的方法,受到女权主义家庭治疗师的欢迎。我们的方法不足以成为女权主义者。另外,这也不是男性主义至上。我们重视性别平等的人道主义观点,同等致力于男性和女性的发展。

 

女权主义心理学家,如南希·乔多罗、卡罗尔·吉列根和珍·贝克·米勒批评了弗洛伊德和埃里克森以男性为中心的发展观,如从融合到自主性的发展。她们说那些男性治疗师常常不能对女性的发展作出解释。与男性重视个体力量不同,女性从她们对他人需要的迅速反应和保持关系的能力中获得自尊。女权主义心理学家从这些观察中得出结论,女性的自体是在与母亲和重要他人的持续动态交流中发展出来的。这一发现与客体关系理论的原则是一致的。

 

非指导性方法如客体关系治疗如何能够与行为治疗和性治疗取得一致?

 

我们已经详细地谈到过客体关系治疗方法与基于行为模式的性治疗方法的整合。客体关系治疗可以与除性治疗之外的其他行为模式进行整合。但是我们没有人有这方面的经验。在性治疗中,我们设置了行为框架,并遵守这个框架。如果行为策略陷入僵局,来访者或夫妻则会被要求结合一般的心理动力学方法来工作。客体关系历史的心理动力学理解及其在婚姻中的相关表达被应用到解决行为进展的问题。在实践中,性治疗不仅包括由威廉·马斯特和弗吉尼亚·约翰逊提出的行为模式类型,也包括很多性教育的内容。这与非指导性方法甚至也是一致的。当教育不能满足夫妻保持进展的需要时,在学习成为可能前我们必须对潜意识因素进行分析。

 

即使模式要求意识水平的指导性或教育的方法,我们在潜意识水平也要保持非指导性。这就是说,我们密切注意夫妻或家庭对我们的指导性干预的反应。我的继续关注联系的流动,以将我们导向隐含的潜意识主题。在工作过程中,我们使用反移情体验作为通过困难表达的移情的线索,我们再向夫妻解释移情的干扰。通过这种方法,我们在行为或心理教育的模式内使用分析技术。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心理治疗总结(皖南医学院)
自体主客体关系
《移情与投射》书摘
客体关系入门
『家庭治疗』第十章 移情和反移情
心理咨询中的移情关系及其转化过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