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乌梅丸方证的医案集结号(2)
原创 王彤彤 东汉末年 2021-06-26 22:27

1.乌梅丸治饥不欲食

女,50岁,早上起来感觉头蒙心慌,饥不欲食,舌质淡,舌苔白。--强哥医案

药证:饥不欲食:黄连和人参证。头蒙:甘草干姜证或者茯苓白术证。心慌:桂枝甘草证或者茯苓证。

方证:326条的饥而不欲食。

体会:饥而不欲食的乌梅丸,饥不能食的栀子豉汤,消谷喜饥的抵挡汤,容易出现饥饿痛的黄连汤和小建中汤,甚至理中丸也可以出现饥饿感,吴茱萸汤也可以出现似饥非饥,似饿非饿的感觉,按照这个医案怎么区别?

栀子豉汤伴心中懊恼而不是心慌。抵挡汤得有淤血表现,医案里没有。小建中汤多是饥饿痛为主,也可以有头晕心悸。理中丸偏手脚凉点,小便不利的饥饿感,乏力。吴茱萸汤的似饥非饥的感觉,伴吐酸水多头痛。而黄连汤按照症状都具备,要是有脉细的话更倾向乌梅丸点。

2.乌梅丸治失眠

女,主诉入睡难,左寸脉促,口渴,大便偏硬,舌苔稍微偏厚,舌尖红,其他正常。--强哥医案

药证:口渴:乌梅证,石膏人参证,花粉证,泽泻证。舌尖红:黄连证或者石膏证。大便偏硬:甘草干姜证或者白术证。左寸脉促:桂枝证。

方证:326条的消渴。

黄连汤和乌梅丸,桂枝人参汤都有机会。但黄连汤一般口干但喝水不多,乌梅丸有消渴。桂枝人参汤也可以大便硬,脉促,但舌尖不红,不会渴,排除。所以,综合看是个乌梅丸证。

3.乌梅丸治失眠

老师:我也试写一个乌梅丸的医案吧。

两年前,青岛一个推销饲料添加剂的,女,46岁:经表姐推荐上我这扎针,严重失眠十五六年:半夜更清醒:吃几年安眠药,现在吃精神病医院开的镇静药,少吃不当事,多吃时间长大脑反应慢怕自己发傻,还同时腰疼,颈椎痛,还说上半身热,下半身凉,扎一些镇静安神和病症相对应的针,扎完正腰颈椎3天,腰颈疼轻多了,有一天多睡一会,失眠没当啥事,说到时还醒,细问到啥时候醒,说半夜1一一3点:乍困这段时间无比清醒,过了3点多还能稍迷糊一阵。想起一句话,半夜1一3点的病,还好象是无论啥病,乌梅丸都好使,又想起乌梅舌,用乌梅丸更有效,一看她舌暗点点不少个,没小孩粉红草莓舌象新鲜,跟她说,你试一付汤药试试,她还真信着我(给她家亲戚也有几个人用过药):

记着原方不敢加味,晚饭后半小时服,她从晚8:30一直睡到早6:30,半夜也没醒,直到招唤吃早饭才醒,跟亲戚说,20多年没睡这么好觉了,又吃3付巩固,这两年她亲戚说睡的都不错。

老师:这样写算不算医案。当时还不知药证,也没背过条文,就凭记忆中一二句话,就治好这么难治的病,更想向更多《伤寒论》高手学习--康复医案

只是下半夜不睡(包括1一3点厥阴肝:),再一点就是舌上的点,用的这个方。

药证:腰疼,颈椎疼:支节烦疼,桂枝证。上身热:黄连黄柏证。下身冷:附子干姜证。1-3点失眠:当归证或者桂枝证。舌暗:桂枝证。舌上点点:黄连证。

方证:338条的其人躁无暂安时。

体会:灵兰那边的宋柏杉老师就提出乌梅丸四大证:上热下寒,口干,脉沉,夜间1-3点阵发性症状,整体的乌梅丸方证。再加上具体的药证,妥妥地乌梅丸。

4.乌梅丸治半夜哭闹

还一小孩感冒了,到后半夜咳嗽哭闹的,一付就不再醒来咳嗽哭闹,又小量巩固3付,完全治:--康复医案

整体方证:夜间1-3点阵发性发作症状这个特点。

体会:医案没有太详细描述,只是抓住夜间1-3点阵发性发作一个特点用药就好了,要是我的话,还得再仔细看看具体药证,然后加上这个特点,可能会更把握些。

5.乌梅丸治牙龈出血

女35岁,牙龈出血,口苦口干喝水一般。经常吃不好胃不舒服,时疼,时痞。怕冷,手脚凉,便溏。小便黄。稍微贫血。脉玄重按无力。舌有红点,苔白,--郑先生医案

药证:口苦,牙出血:黄连证。怕冷:桂枝证。手脚凉:细辛证或者当归证或者干姜证。舌有红点:黄连证。口渴:乌梅证。胃痞,脉无力:人参证

方证:338条的久利。

体会:整体看也有黄连汤机会,但偏口渴,贫血,倾向乌梅丸多点。贫血:当归证。口渴:乌梅证。与半夏泻心汤的区别:都有心下痞,痛,口干口渴,下利,但半夏泻心汤,一般手脚热就是得有黄芩证,没有怕冷,就是没有桂枝证。

6.乌梅丸治确丘疹伴痒

主述:全身多处红斑,丘疹伴痒1年余

现病史:患者1年前无明显诱因下躯干、四肢出现红斑、丘疹,伴渗出,瘙痒甚。曾但多家医院诊治,具体治疗不详,现仍反复发作,夜间痒甚,寐欠安,二便调,咽部无疼痛,无呼吸困难,无腹痛腹泻,无发热及咳嗽,今日前来我院就诊。不易出汗,口干,口苦,喝水多,大便先硬后软,小便灼热。胃纳可,平素怕冷,舌红,苔薄黄,脉弦滑。--yyz医案

药证:口干喝水多:乌梅证,或者花粉证,或者石膏人参证。口苦:黄连证。怕冷:桂枝证。小便热:黄柏证。大便先硬后溏:干姜证。皮肤痒:桂枝证或者麻黄证。渗出:茯苓证或者黄连黄柏证。

方证:326条的消渴。

体会:医案出现口干喝水多,那么柴桂姜,五苓散,白虎加人参汤,肾气丸等都有机会。但没有往来寒热,胸肋苦闷的柴胡证,排除柴桂姜。口渴的泽泻证,渗液的茯苓证,痒,怕冷的桂枝证,五苓散也有机会,就是舌和脉有点偏热,排除。怕冷,痒的桂枝证,渗液的茯苓证,渴的泽泻证,肾气丸也有机会,但脉弦滑,弦多滑少的话,才有肾气丸的机会。白虎加人参汤没有表证才能用,排除。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中医的特殊治法·温寒并用法》
张文选 《叶天士用经方》写在篇首节选之二(2011-12-07 11:11:30): 杂谈
天使说伤寒56(95)
皮肤病经方诊治专栏:急性荨麻疹医案(一)
厥阴病主方:乌梅丸的临床应用
徐书:厥阴病主方乌梅丸的临床应用经验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