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血压背后的真相
书名:疾病密码
作者:唐云

    我们都有这样的经验,自来水要顺利、通畅地流进每户人家,需要一个合适的水压。当水压过低时,高楼的用户水流就会变得细小,甚至停水。所以,适当的水压对供水非常重要。

    血压起到的作用,也正是如此。
    人体的各个细胞、组织、器官,就像是一幢楼的各个住户,血压的任务就是把足够的血液输送到这些住户的家里。
    白天或运动时,是人体这幢大楼里各住户的“忙时”,对血液的需求量就大,这时就需要相对较高的血压来增强供血,不然,用血量大的住户(如心、脑、肝、肾等)就很可能出现“断血”状况。
    夜间或休息时,是各住户的“闲时”,对血液的需求量会明显减少,所以只要较低的血压就能保证各住户的用血。
血压的这种动态波动有三大好处:
    一是节能。该高时高,该低时低,就像一台变频空调,可以最大限度地节省能量的损耗。
    二是按需供给。该多时多,该少时少,这样既不浪费,也不会出现短缺,确保每一处都能获得恰到好处的血液供给,以保持最佳的工作状态。
    三是保护血管,延长血管的使用寿命。血压的按需升降,可以使血管弛张有度,不必长时间承受较大的压力,从而减缓血管的老化。
    那么,人体又是如何实现血压的这种动态调节的呢?
    这就需要大脑出马了。
    大脑,作为人体的总指挥和总决策者,时刻监控着人体这幢大楼里各住户(尤其是重要住户,如心、肝、肾、脑等)家里的供血状况。当然,大脑这么做,并不是要偷窥住户(器官)的隐私,而是为了保证人体这幢大楼安全、有序地运行。
    当大脑监测到某住户(器官)有明显的缺血状况时,就会立即启动防缺血紧急预案。

    这一紧急预案包括加快心率,增强心脏搏动,启动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升高血压等措施。通过这一系列措施,可以有效增强对缺血住户(器官)的供血,于是各住户(器官)又能继续愉快地工作了。

    可以这么说,每个高血压背后,都存在一个或多个缺血的住户(器官)!

    那什么原因会导致住户(器官)缺血呢?

    最常见的有以下几种情况:血液黏稠度高(如高血脂、高血糖、高血小板、高红细胞等都可以导致血液黏稠度增高)、血栓形成、血管痉挛或狭窄、血管硬化、血容量不足等。

    而这才是高血压病的真正罪魁祸首。

    如果我们把高血压作为一种疾病来治疗,那后果就是这样的:

    在降压药的作用下,血压被强制降到西医认可的正常范围(90—140mmHg/60—90mmHg),可是血压一下降,供血刚刚得到改善的器官又开始缺血(严重的甚至断血)。

    这个时候,大脑不高兴了。

    我费了好大劲儿才把血压升上去,眼看着就要大功告成,原本缺血的器官供血开始慢慢增加,马上就要恢复到正常水平了,你倒好,不问青红皂白,给我来个釜底抽薪,血压一下子被打回原形,这不是让我前功尽弃吗?

    大脑很生气,后果很严重。

    它给出了更强烈的升压指令!

    于是,在大脑的指挥下,人体动员一切可以动员的力量,将血压升得更高。

    患者一看刚降下去的血压又高上来了,这肯定是降压药剂量不够,于是加大剂量(或者增加药物),进一步增强对血压的控制。这样,一边(药物)要降压,而另一边(大脑)却要升压,最后的结局只有两个:一是药物降压占上风,于是血压被强行控制在“正常”水平,可是器官们不得不过着缺血断血的苦难日子;二是人体升压占上风,在多种药物都无法压制的情况下,血压失去控制,血管不堪重负,时刻承受着爆裂的危险。

    无论哪种结果,对人体来说,都是输。

    所以,要想真正解决高血压这个难题,“武力镇压(药物降压)”是不行的,最好的办法是“安抚”

    怎样“安抚”?当然是找到身体内器官缺血的原因,并改善之!具体怎么做?我们来看几个病例。

病例1】都某,男性,60岁。血压高达180/100mmHg,每日需要服用7片降压药(常用量为1—2片)才能控制,但血压波动明显,非常不稳定。畏风寒,时时汗出,手足烘热,两颧鲜红如妆(红而鲜艳,如同化过妆、搽过胭脂)。饮食不思,大便稀溏不成形,小便余沥不尽,乏力感明显。舌淡红,苔白腻。脉弱而微。

    从西医角度来讲,这是一例顽固性的高血压病症,降压药的效果并不好,一则需要大剂量药物才能把血压降下来,二则由于降压药剂量大,患者常在服药后出现低血压反应,但减少剂量后又起不到降压效果,因此患者的血压常常会上下大幅波动,并由此产生明显的不适,对日常生活造成极大的不便。

    从中医角度来讲,这是一个典型的“阳虚”患者。

    什么叫“阳虚”呢?就是体内的阳气不足。

    那什么又是阳气呢?

    简单地说,人体的阳气,就好比是天上的太阳。(关于阳气的话题,后面我们还会专门探讨。)

    太阳给地球万物提供热量,是万物生长的动力来源。而阳气则是人体细胞生长、代谢、繁殖、工作的能量来源。

    阳气在人的一生中并不是一成不变的。一方面,随着年龄的增长,它会自然衰减(人的衰老死亡,就是阳气逐渐消耗直至耗尽的过程);另一方面,它又会因饮食起居失宜(如熬夜、喜食生冷、贪凉等)或滥用药物(如中药里的清热解毒药、西药中的抗生素等)而额外损耗。这种阳气因消耗或受损而导致不足的情况,中医称之为“阳虚”。
    阳虚会造成什么后果呢?
    我们先来看看自然界“阳虚”会发生什么。
    自然界的阳虚,就是冬天。冬天的最大特点就是,日照时间变短,气温下降,草木凋零,万物潜藏。
    人体阳虚也是一样。
    由于热能不足,所以各细胞的生长、代谢、工作都处于迟缓甚至停滞状态。细胞一“冬眠”,脏腑就无法完成其应有的生理功能。所以,人体阳虚的最主要表现就是各脏腑功能低下。具体的症状有:畏寒怕冷、神疲乏力、抵抗力低下、食欲减退、心悸气短、腰膝酸软、小便频数、大便稀溏、精神不振、头晕健忘、声低懒言、面色苍白、脉象细弱等等。
    好,现在我们来看这位患者的症状。畏风寒、乏力、食欲差、大便稀溏、小便不净、脉细弱。这明显是“阳虚”的特征。但如果就此判断患者就是“阳虚”还为时过早,因为还有两个症状需要给出合理的解释。
    哪两个症状呢?
    一个是两颧鲜红,另一个是手足烘热。
    既然阳虚的本质是体内热能不足,那么患者应该表现为脸色苍白、四肢不温才对啊,为什么这个病例会两颧鲜红而且手足烘热呢?
    这是个很好的问题。
    下面我就来解释一下其中的奥妙。
    我们都看到过这样的现象,当火堆快熄灭的时候,会有火星向上飘浮,这种现象我们称之为“无根之火”。
    阳气也是这样。当它极度虚弱的时候,也会成为一种“无根之火”,无法安守在身体内部,为五脏六腑提供温煦的“阳光”,而是向身体的上部或外部飘散游走,这就造成两颧鲜红、手足烘热等症状,中医将此称为“虚阳上浮(外越)”,也称 “戴阳证”。
    问题又来了。
    虚阳上浮(虚热)时,会出现面红的症状,但身体内部热量过多(实热)时,由于热血沸腾也一样会导致面红,我们又该如何区分呢

    主要有三点:

(1)虚热的面红,主要出现在颧骨周围。实热的面红,往往是整个面部均发红。

(2)虚热的面红,颜色红而娇嫩,如涂胭脂,浮于肌表。实热的面红,颜色深红而苍老。

(3)虚热者,脉象细弱,舌苔淡而多水。实热者,脉象洪大,舌苔黄而干。

逐一对照下来,我们很容易确定,该患者的面红,是属于虚热。

    好,现在患者的各种症状,都最终指向一个结论:阳虚。

    那么,阳虚为什么会导致高血压?血压又为什么这么难控制?

    其实,道理很简单。根据前面所讲的血压的作用和机理,我们就可以做出如下推断:

    阳虚→血液循环动力下降→重要器官缺血→大脑启动紧急预案→血压升高→使用降压药物→血压下降→器官缺血加重→人体再次主动升高血压→血压不稳定→增加降压药物剂量。最终进入恶性循环状态。

这就是患者的整个病理过程。

解决方案:给人体增加阳气。

【处方】附子15克,干姜10克,炙甘草15克,炒白术15克,党参30克,砂仁10克,龙骨30克,煅牡蛎30克。

其中附子、干姜、炙甘草称“四逆汤”(后面还会有详细探讨),是回阳救逆的要方,具有强大的温补阳气的功效;炒白术、党参、砂仁健脾开胃,增强脾胃运化,使饮食增加,给人体补充能量;龙骨、煅牡蛎收纳浮游的无根之火。【疗效】此方加减服用约两个月,畏风、自汗、颧红、手足心热、小便余沥不尽等症状基本消除,胃口明显增加,大便成形,体力增强。多次测量血压稳定在105/60mmHg,于是停药观察,未见反复。

病例2】陆某,女性,56岁。清晨外出锻炼时受了些风寒,之后连续两三天头痛、头晕胀不适,伴有阵发性怕冷,无发热,腰酸明显。去社区医院量血压为150/100mmHg,医生诊断为“高血压病”,建议服用降压药。并告诉她不及时控制,会有中风的危险。由于患者和我较熟,来咨询我的看法。

    我询问了起病的经过,诊了脉象,我说,不用担心,你的血压高和受风寒有关。

    患者问,高血压怎么会和风寒有关呢?

    我说,你的脉象表现为弦紧而浮,这是血管在风寒的刺激下,产生收缩、痉挛的一种表现。而血管一收缩,血液流经血管的阻力就增加了,这样,大脑等重要器官的供血量就会明显减少。当这个“缺血”的信息传递到大脑之后,大脑就会发出指令,主动升高血压来加强供血,这就是你血压升高的原因。而头痛、晕胀不适这些感觉,也正是血管收缩,脑部缺血缺氧的反映。

    解决办法也很简单,只要用些祛风散寒的药,风寒去了,血管痉挛解除了,血压自然就正常了。

【处方】天麻9克,川芎9克,防风9克,荆芥9克,羌活9克,蔓荆子6克,生白芍9克,桂枝9克,当归9克,甘草5克。

【疗效】该方服用5剂后,患者头痛及晕胀感均消失。停药后多次在社区医院复查血压均在正常范围(120—125mmHg/75 —85mmHg)。

病例3】戎某,男性, 52岁。每日上午7时许、下午4时许头痛、头晕,并觉头部发热。多次血压测量在150/105mmHg以上,西医诊断为高血压病。同时化验结果显示:血尿酸、甘油三酯及胆固醇均高于正常值。胃口佳,大小便正常,略有疲乏感,不畏寒。天气变化时易感觉胸闷,时常会出现心前区疼痛,并牵掣后背。晨起有痰,浅黄色,不黏稠。体胖,活动时易气急,动辄多汗。舌淡红,苔白腻。左脉沉滑,右脉细涩。

    这例高血压又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呢?要想知道答案,办法只有一个,那就是从患者表现出来的各种症状中去寻找疾病的线索。

    经过整理归纳,患者的主要症状有如下四条:

(1)时常有心前区疼痛,胸闷气急。

(2)血脂(甘油三酯、胆固醇)高。

(3)体胖。

(4)舌苔白腻,左脉滑、右脉涩。

    初一看,这四个症状之间似乎风马牛不相及,也看不出和高血压有什么联系。

    别急,只要我们略加分析推理,疾病的脉络就会逐渐清晰起来,高血压的真相也会就此浮出水面。下面我们就开始一次“破案”行动吧,寻找发病“真凶”可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哦。

    我们先从第一条线索入手。

   心前区疼痛、胸闷气急。稍微有点西医知识的读者就会想到,这是心肌缺血的一种表现。心肌的血液供应主要来自冠状动脉,如果冠状动脉出现病变(如狭窄、堵塞等)或者流经冠状动脉的血流发生瘀滞,那么就会造成心肌缺血而产生心前区疼痛(心绞痛),严重者甚至可以导致心肌梗死。

   于是我们得出第一个结论:患者的体内(冠状动脉)存在着血流不畅的问题。

    是什么导致了血流不畅呢?这就要用到第二条线索“血脂高”了。血液中脂肪物质增多会使血液变得很黏稠,这又会导致血液流动变得缓慢而不畅通,而这就是导致心肌缺血的“罪魁祸首”。

    由于心脏是人体最重要的器官之一,它的缺血势必会引起大脑的高度“重视”,并且会尽一切努力来改变这种缺血状况。

    大脑又是如何行动的呢?

    对了,我们前面已经提到,大脑想出来的办法就是——升高血压。血压升高以后可以增加血液循环的动力,使血流加速,从而可以改善心肌缺血。

    这样我们就得到了第二个结论:患者高血压的形成和高血脂有着密切关系。

    分析到这里,我们已经初步把“犯罪嫌疑人”锁定到“高血脂”上面,但是要给它“定罪”(确定诊断)还需要更多的证据。

    证据在哪儿呢?

    下面就请“证人”上场,为我们提供证据。

    谁是“证人”呢?

    “证人”就是患者的身体。

    它一共给我们提供了三个证据:

(1)体胖。

(2)舌苔白腻。

(3)左脉滑、右脉涩。

    有人要说了,这三个证据和前面的“高血脂”一点关系也没有啊,它们能证明什么?

    少安毋躁,且听我慢慢道来。

    首先来看第一个证据:体胖。

    中医有句话叫“肥人多痰”,意思就是肥胖的人体内往往存在“痰”(“痰”在后面还会隆重登场,这里先和大家见个面,混个脸熟)。

    大家注意,中医讲的“痰”并不单单指感冒咳嗽时咯出来的痰,更多的时候是指存在于人体脏腑、组织之间,具有秽浊、黏滑、油腻特征的病理物质,如多余的脂肪、囊肿,包括某些肿瘤,都可以是中医“痰”的范畴。

    因此,第一个证据告诉我们,患者体内存在“痰”这样一种病理物质。

    接下来看第二个证据:舌苔白腻。

    舌苔是我们观察人体内部环境的重要窗口。当体内秽浊物质过多时,就会在舌苔上形成“腻苔”(舌苔表面滑腻不清爽)。所以舌苔白腻,从另一个侧面证实了我们前面对患者“体内多痰”的判断。

    最后来看第三个证据:脉象。

    中医认为左脉主血,右脉主气,滑脉主痰,涩脉主气血瘀滞。而患者的脉象是左滑、右涩,这就意味着血中有“痰”,气血运行不畅。

    结合上述三个证据,我们得出这样一个结论:患者体内存在着“痰”。这个“痰”混杂在血液中,使气血无法顺畅地运行。

    说到这里,大家可能还有疑惑,这个结论和前面说的“高血脂”有什么关系?

    请大家思考一下,混杂在血液之中,具备黏滑特性的“痰”会是什么物质?不就是血液中的脂肪嘛!

    至此,这例高血压病的“案情”已经真相大白,而高血脂(痰)就是幕后“真凶”。

    最后,还有一个小问题需要我们来解答(当然,这已经不影响前面的“判决”结果):患者为什么在上午7点和下午4点容易出现头痛、头晕和头部发热的症状?

    上午7点,一般都是起床不久,而人从睡眠状态清醒过来时,血液循环还比较缓慢,在“痰”的影响下,大脑容易缺血缺氧而产生头晕头痛。

    而下午4点时,由于经过一天的工作,消耗了较多的能量,此时血液循环的动力往往处在衰弱状态,大脑也容易因“痰”的堵塞而无法获得足够的血氧,于是头晕头痛就发生了。

    那头部发热又是怎么回事呢?

    大家有没有看到过这样的情景:在冬天翻动一堆堆得很高的垃圾,可以看到里面会冒出腾腾的热气。中医对此有一个描述,叫“痞坚之处,必有伏阳”。这是什么意思呢?痞,是堵塞不通的意思;坚,是坚硬牢固的意思;伏阳,就是指隐藏、蕴积的热量。整句话连起来的意思就是:在堆积严实又闭塞不通的物体内部,往往会有热量蓄积。

    对该患者来讲,由于体内存在“痰”这种病理物质,它如果堵塞在头部,那就会造成热量蓄积而引起头部发热。

    好,现在所有的疑问都得到了解释,致病“元凶”(痰,或者西医讲的“高血脂”)也已经“抓获”,剩下的事就好办了。只要能消除患者体内的“痰”,一切问题都可以迎刃而解。

【处方】天麻12克,半夏10克,茯苓15克,胆南星10克,陈皮6克,枳壳10克,姜竹茹10克,瓜蒌皮10克,生山楂15克,丹参15克,钩藤15克,石决明15克。

    这是一个半夏白术天麻汤的加减方,主要作用就是化痰浊、通脉络。我在原方基础上加入生山楂、丹参以增强消脂活血的作用,又加入钩藤、石决明清理因瘀堵而产生的郁热。

【疗效】上方加减服用约一个月,各种症状逐渐消除,血压恢复到正常。

    以上三个高血压的病例生动地告诉我们一个事实,要想真正有效、彻底地治好病,一定要找到躲藏在疾病表象后面的“主谋”。

    也就是说,当疾病这锅沸腾的水放在你面前的时候,你该做的是“灭火”,而非“加冰”!

    既然如此,那为什么西医在治疗疾病时,仍然还要顽固地采用“加冰”而非“灭火”的方法呢?

    因为西医有它不得已的苦衷。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高血压不要总想着怎么降血压,阳气足了血压...
李士懋平脉辨治高血压经验
送给天下患者:高血压,其实就是阳气不足前...
临战三十年:阳气不足,痰湿不除,用再多降...
用四逆汤治疗阳虚型高血压
中医泰斗出险招:补阳气,血压才会正常!这张方子,确实值得研究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