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天策上将军的成名之旅——开唐四战

杨广决心到江都后,天下随之风云色变,太原留守李渊起兵迅速攻克长安,自立为大丞相,其实就是唐朝了。不过这时候的唐朝其实危机四伏,不说其他,同样在关中的还有秦王薛举,凉王李轨,以及依附突厥的刘武周等人,当务之急是先稳固后方,因此政治手段高明的李渊用言语哄骗了李密,让李密志得意满,随后开始了唐兴起的战争,而经历过浅水原,洛阳,虎牢关和柏璧四战后不仅奠定了大唐的基础,也奠定了李世民的赫赫威名和秦王府庞大的人才基础,然而这位秦王是怎么一步步走向天策府上将军的,中间又经历了多少风雨,且让我们娓娓道来。

首战浅水原,先败后胜:为夺取陇西,李世民带领刘文静,殷开山等人以西讨元帅的名义进军,结果李世民患病在床,殷开山等人草率出兵战败,李安远,刘宏基等人被俘虏,后来李世民病好了采取守势和薛举对峙,不久之后薛举病故,他的儿子不是李世民对手,很快就兵败被杀。这场战争作为李世民的第一场军事秀可以说是开局不利,被薛举沉着应变击败,很大的可能是李世民指挥失误,最终手下背锅,面对挫折李世民能够迅速调整策略,转攻为守,等待转机(薛举病故),最终在浅水原以逸待劳,等敌军疲惫之时突袭而胜,之后乘胜追击,消灭了敌军有生力量后围城,直到薛仁杲恐惧而投降。可以说这场战争的转机在于薛举的死,李世民也因此有了再次统兵的资格。浅水原之战代表秦王府力量的雏形已经出现,刘文静,殷开山等人必然是看好李世民才会为他背锅,随后后方安定,李世民调转矛头参与了洛阳之战。

高潮,洛阳之战和虎牢关之战:攻克薛举后,李渊决心采取先郑后夏(先打王世充,后打窦建德)的策略,620年,李世民领兵八万进攻王世充,同时李渊派出使者和窦建德示好,为前线创造有利条件。那边的王世充认为虽然实力不如李唐,但是以守待攻加上占据主场可以一战,派出他的三个侄子镇守襄阳,淮州,虎牢等战略要地,自己带兵精兵三万迎战唐军。结果被李世民一阵突袭,被迫撤回洛阳,随后李世民开始扫荡洛阳周围的城池,用8个月的时间两王世充麾下除洛阳全部占领(投降居多),随后进逼洛阳,继续围困。洛阳之战随即爆发,当然,洛阳城池坚固,王世充死守洛阳而等待增援,李世民久攻不下,但是洛阳一地孤城不过是时间问题,李世民声威再一次增长,排兵布阵,运筹帷幄而令手下归心。窦建德击败孟海公后本着唇亡齿寒的道理派兵救援王世充,李世民力排众议,决心先打窦建德,派出军队增援虎牢关等战略要地,双方对战于虎牢关。当时李世民士兵比较分散,守卫虎牢关的并不多,只能是凭借地利抵抗,而窦建德认为擒拿李世民此战可定,双方对峙于虎牢关之下。只是夏军因为劳师远征,再加上刚击破孟海公休息不充足,因此士气低落,双方打了一个多月后虽然虎牢关的唐军是在勉强坚持,但是窦建德的军队也士气不振,这时候李世民敏锐的抓住了机会,认为可以突袭(不打不行了,洛阳的王世充已经准备行动了,这里虎牢关也坚持不住了,不拼一下,就是兵败了),随后李世民派出一些不对引诱窦建德出战,自己率领精锐部队玄甲军等待机会,等窦建德的部队和唐军交战之时,从侧翼杀出,以猛虎下山之势打了窦建德军队一个措手不及,于是夏军匆忙后撤,而这时候的窦建德在大帐之中议事,商议下一步的行动策略,没有人紧急指挥的败军就这样冲散了窦建德的大营,随后便是大溃败。慌乱之中的窦建德来不及逃跑就被俘虏了,虎牢关之战迅速结束,随后李世民押送着窦建德到达洛阳城下,王世充见事不可为而投降,李世民风风光光走进了洛阳。经过这两战,李世民的威望基本达到了顶峰,一战定双王(窦建德的妻子和部属决心不再反抗,归顺唐朝)。而进入洛阳的李世民因为有长孙无忌(长孙晟之一,继承了长孙晟的影响力)等的支持,在洛阳迅速站稳了脚跟,招贤纳士,扩充自己的班底,实力大涨,更是在次年被封为天策府上将军(大唐战神),有了自己的府衙,开设文学馆(秦王府十八学士),和天策府相互配合,基本相当于一个小型政府。

最后一战,洺水之战:回长安后,窦建德被杀,他的旧部没有安抚好,徐圆朗,刘黑闼等人起兵造反,因为窦建德在河北之地民心归附,很快就拉起了一大堆人马,自封大将军,和李渊叫板,先是攻克了河北的贝州,魏州,深州等地,还有主动投降的,可见李唐还没人心归附。之后李神通联合幽州罗艺一同出兵结果被刘黑闼击败,还俘虏了大将薛万均,薛万韧(后逃走)兄弟,一时间威胁河北。之后的刘黑闼更是猛虎下山一路追击唐军,甚至攻克定州,俘虏了宗室李玄通(后不堪受辱,自杀)。之后继续进攻又打下了冀州,在宋州打败了李世勣,再次俘虏薛家兄弟(我估计李世勣兵败更多是一种态度,希望李世民可以继续领兵,因为太子的缘故,李世民被剥夺了很多权利)。总之,现在刘黑闼猛的一批,好像除了战神李世民,无人可比。这时候的李渊也很纠结,李世民已经尾大不掉给李建成造成很大麻烦了,到底要不要派他出去呢?621年,刘黑闼和突厥结盟让李渊意识到了威胁,他明白已经到了生死存亡的时刻了,于是他命李世民挂帅出征,为了掣肘他一下,让李元吉当副帅,双方对峙于卫州,后刘黑闼见唐军增援到达,为暂避锋芒,先撤军回洺州,后来为了应对罗艺而撤军,结果其他将领不是李世民对手,刘黑闼已经有些失去了分寸,直到622年,双方于洺州大战,刘黑闼围困洺州,李世民的援军都被拦截,不得已之下派出勇将罗士信率二百个进城增援,结果成了送菜,唐军士气被影响。其实这时候朝野对李世民非议不小,因为李世民手握重兵,却迟迟不肯决战,毕竟唐军精锐还是比刘黑闼强很多的。但是李世民的性格注定他不会打没把握的仗,他找到了刘黑闼的粮道,派出程名振骚扰,随后断粮的刘黑闼被迫进攻李世勣,李世民带兵救援,结果被伏击,幸亏有尉迟敬德的保护(二次救驾,上次是在洛阳城外,还会有第三次),李世民得以逃出。随后双方在洺水决战,双方实力差距不大,唐军的玄甲骑兵和刘黑闼的步骑混合,不过李世民偷偷在洺水上游修了一座堤坝,算是胜负手。最终的结果是大战了一天一夜后刘黑闼丢下手下逃走,虽然很迷,但是李世民再次获胜,刘黑闼流亡突厥,李世民继续追击徐圆朗,一路顺风。

最后的结果是李渊为了制衡,把李世民调走,派出了李建成挂帅,刘黑闼得到突厥支持后卷土重来,结果李渊和突厥达成同盟,刘黑闼失去支援后被李艺(罗艺被赐李姓)和李建成围殴致死。至此,唐朝天下基本稳定,江南的杜伏威,辅公佑也不过是秋后蚂蚱,而李世民经历过四场大战后声望达到了顶峰,而李建成在最后的洺水之战后拿到了胜利果实,又有了李艺这个臂助,和李世民达成了新的平衡,大唐面对的,将是继承人的争斗,不可质疑的是,李唐的天下,基本上是李世民打下来的,战功赫赫而根基稳固,李建成勤勤恳恳而大义名分,所以李渊的为难也就是在所难免,最终导致兄弟倪墙,令人叹息。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被低估的战争天才——秦王李世民
虎牢关之战:唐朝统一中原决定性一战,李世民大战窦建德、王世充
虎牢关之战简介,虎牢关之战资料
唐朝的建立,李渊趁机夺权上位,开始了一个新王朝。
为什么说李世民是史上最能打的君主,看了洛阳之战后你会有答案
唐朝统一战争:李世民打遍天下无敌手,百分之八十的功劳都是他的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