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如果没有珠峰,印度洋暖风是否就可以流入内陆,浸润大西北?

1997年,冯小刚拍了一部电影,里面提到了这么一个构想:说是用炸药,给喜马拉雅山脉开一道50公里宽的口子。然后把印度洋上的暖风引入内陆,让青藏高原变成鱼米之乡。

值得一提的是,如此天马行空的想法,并不是电影杜撰,而是有着历史原型的。众所周知,我国的大西北地区气候条件相当恶劣,常年干旱少雨,黄沙漫天。这严重阻碍了当地的生产发展,许多人为了生存,不得不背井离乡。而在南亚次大陆上,却是气候湿润,降雨充沛。温和的气候,让南亚充满了生机,鸟语花香,绿意盎然。

南亚和我国西北的环境差异,主要源于大气环流。南亚次大陆毗邻印度洋,有着大洋暖风浸润。每每季风吹来,印度洋上的水汽便可顺流直上,为南亚次大陆带来充沛的雨水。而我国的大西北深居内陆,远离海洋,得不到水汽滋润,自然也就没什么雨水了。

这时候有人就在想,要是让印度洋上的暖风吹进内陆,那么大西北的干旱问题岂不是就能解决了。而想要达成这一目的,喜马拉雅山脉绝对是绕不过去的一个槛。

喜马拉雅山脉位于我西部边陲,是东亚大陆与南亚次大陆的天然界山。印度洋的水汽想要北上进入大西北,这里乃是必经之路。

学过地理的朋友应该都知道,喜马拉雅山脉是世界海拔最高的山脉,平均海拔超过6000米。这样的高度对于印度洋的水汽而言,乃是不可翻越的。因为在翻越高山的过程中,水汽的温度会因为海拔的升高而不断降低。水汽遇冷凝集,然后化成雨落下。在气象学中,我们往往会称这一过程为“脱水”。

水汽脱水的高度是有限的,正常情况下都是在海拔2000米以下。而即便是水汽充足,加上地形配合,脱水高度也很难超过4000米。很明显,这样的脱水高度,是无法翻过喜马拉雅山脉的。他们通常最多只能爬到喜马拉雅山脉的半山坡上,然后就变成雨水落到地上了。而正是这个原因,为喜马拉雅山脉的南坡带来了充沛的雨水,甚至连世界雨极都在这里。

总而言之,喜马拉雅山脉是印度洋水汽北上的拦路虎,是改变大西北气候的最大阻碍。如果想要把千里戈壁变成万亩良田,那就得解决喜马拉雅山脉的这个障碍。

于是“炸开喜马拉雅山脉,改造大西北”,在上世纪90年代成了一个相当热闹的话题,许多人都在讨论,其中不乏一些风云人物。比如著名企业家牟其中先生就提出:用炸药给喜马拉雅山脉炸开一道口子,将缺口的海拔降到4000米以下,然后引印度洋暖流进入大西北,让沙漠变绿洲。

牟其中这个人可是来头不小,他曾是内陆开放后的第一批企业家,长期位列内陆富豪前几位的宝座,甚至在一些机构统计中,一度还拿下过内陆首富的头衔。他的一生相当传奇,有过不少轰动一时的大手笔。比如罐头换飞机,开发满洲里等等。

有着牟其中这种类人物的背书,“炸开喜马拉雅山脉”这种天方夜谭,即便是听起来再怎么不靠谱,那也能吸引大量的目光。所以,冯小刚将其放到电影中去,那也不足为奇了。

好了,这时候我们回到问题上来。如果依据“炸开喜马拉雅山脉”这么一个说法,珠穆朗玛峰存在与否,似乎对于我国的气候影响就会比较大。

因为珠穆朗玛峰是喜马拉雅山脉的一部分,是阻碍印度洋水汽北上的关键路卡。只要珠穆朗玛峰消失,那么就相当于给喜马拉雅山脉开了缺口。如此一来,前面牟其中的大胆想法,无疑就能变成现实了。

事实上,这个想法其实是错误的。不管有没有珠穆朗玛峰,都无法对西北气候造成明显影响。

首先你得知道,喜马拉雅山脉不是一堵墙,而是一座南北长2500公里,东西宽约300公里的巨大山脉。珠穆朗玛峰虽然是世界上最高最雄伟的山峰,但也只是喜马拉雅山脉群峰中的一员。在珠峰的前后左右,依旧还有峰峦叠障,群山阻隔。也就是说,珠穆朗玛峰的消失,并不代表喜马拉雅山脉的缺口完,顶多就是相当于在喜马拉雅山脉中间挖了一个坑而已。和牟其中他们所设想的水汽通道,还有着相当长的的距离。

所以,即便没有珠峰,印度洋的暖流也无法翻越喜马拉雅山脉。而没有了印度洋暖流的滋润,大西北的气候自然也无法改变。

退一步讲,就算我们扩大珠峰的范围,将其当做喜马拉雅山脉的节点。它的消失与否,也很难给内陆的气候带来变化。

因为就算是真的炸开了喜马拉雅山脉,成功开辟出来水汽通道,印度洋上的水汽也很难到达大西北。

印度洋水汽在北上途中,将会面临诸多拦路虎,喜马拉雅山脉仅仅只是其中一条而已。不说别的,单就喜马拉雅山脉背后的青藏高原,就能把印度洋上的这些水汽给消耗一空。前面我们提到过,水汽的“脱水”高度不会超过4000米,而青藏高原作为“世界屋脊”,平均海拔就在4000米以上。

印度洋上的水汽如果想要通过青藏高原,那就需要这里再有一道口子才行。而青藏高原总面积约250万平方公里,比喜马拉雅山脉还要宽广。想要在这上面开辟一条水汽通道,该是一个多么庞大的工程?

当然,在基建狂魔面前,我们可以认为这个项目具有可行性。但问题的关键是,就算是基建狂魔足够给力,能够继续在青藏高原上开出一道口子,水汽也不一定会往大西北走。毕竟水汽这东西是不会自己动的,需要大自然给予驱动力。

在南亚次大陆上,因为没有山势的阻隔,印度洋上的季风可以给予水汽足够的动力,让其北上。而到了咱们这边,季风遭到喜马拉雅山脉和青藏高原的复杂地形阻碍,就很难给予水汽持续的动力支撑了。当水汽的动力被消耗殆尽之后,那么它的北上运动也就会停下来,无法到达大西北。

关于这一点,雅鲁藏布大峡谷就是最好的例子。雅鲁藏布大峡谷是全球第一大峡谷,横切喜马拉雅山脉,深入青藏高原。从某种意义上讲,这就是大自然在喜马拉雅山脉和青藏高原上开出的一道口子。印度洋上的水汽,顺着雅鲁藏布大峡谷北上,在青藏高原的东南地区,打造出了一副江南景象。但是,由于季风动力的问题,水汽无法持续扩散,最终只能是在北上过程中逐渐消失。

所以总结来讲,“炸开喜马拉雅山脉,引入印度洋暖流”这个想法,无论是从理论科学,还是实际操作的角度,都不太靠谱。而没有珠穆朗玛峰,都不会对印度和咱们的气候造成影响。常下雨的地方依旧大雨滂沱,常干旱的地方依旧烈日当空。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世界奇景——喜马拉雅山脉
新年,珠峰上空出现这样一抹壮美的云
1300万年前珠穆朗玛峰曾经超过12000米
炸开珠穆朗玛峰,引2000公里印度洋水汽,新疆将再造两个江浙沪?
珠穆朗玛峰ppt
中国再次测量珠峰高程的科学意义在哪里?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