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UC头条:“武穆”可在武官谥号中排第几?古代武将谥号等级划分!

前一段时间有读者给小编留言问:“最早获得武穆谥号的是谁?”找时间查了一下相关资料,对此有了答案,今天在这里解答一下,顺便聊一聊古代武将谥号的等级划分。

谥号是干什么的?

谥号说白了就是对一个人的盖棺定论。当然这个人要有很高的地位,平头百姓是没有的,一般只有皇帝、皇后以及诸侯大臣才有。

谥号最早出现在西周时期,乃周公旦所创。据《逸周书·谥法解》所载,“维周公旦太公望,开嗣王业,建功于牧之野,终将葬,乃制谥,遂叙谥法。”

点击加载图片

自西周开始,除了秦始皇认为谥号是“子议父,臣议君”因而秦帝没有谥号外,其他封建王朝的每个皇帝都有谥号。当然谥号都是由下一任皇帝给出,所以亡国之君一般也没有谥号,除非后继王朝给出。

谥号分为官谥和私谥两种,官谥就是在死后由朝廷评定并授予,私谥则是由死者的亲戚、门生、故吏为之议定。

官谥有“美谥”、“平谥”、“恶谥”之分,对君主来说,由于都是子孙给祖宗评谥,所以除了亡国之君,一般都不会给恶谥,最多给个平谥。比如像文、武、明、睿、康、景、庄、宣等都是美谥,惠、怀、思、愍等算是平谥,厉、灵、炀等明显就是恶谥了。比较特别的就是孙权了,他的谥号是“大”,以孙权的功业来看,这应该是个褒谥,不过历史上仅此一例,所以后人也有点拿不准。

点击加载图片

而对于诸侯大臣来说,虽然多数时候都是皇帝为表彰大臣所做出的贡献而给出的谥号,但毕竟是自上而下、尊者给卑者授予,所以恶谥明显多了起来,比如秦桧的谥号是“缪丑”,曹丕“四友”之一的吴质为人放荡不羁,飞扬跋扈,卒后被谥为“丑侯”等等。

私谥因为是亲戚、门生、故吏评定,所以只有美谥,本文不做评论。

谥号的等级划分

其实,谥号在宋朝之前除了美、平、恶谥之外,并没有什么高下之分,但是在太平兴国八年,赵光义修订《周公谥法》,不但增加了谥号的字数,还有意的对谥号进行了排序,虽然没有明确说排名靠前的就是好谥,但排序明显与谥号在人们心中的评价相契合,让人不得不以为这就是等级划分。

点击加载图片

等到了明朝,成书于明孝宗弘治十五年的《大明会典》更是对谥号进行了比较明确的谥号分等。比如:

文官的谥号以“文”开头,谥号只有一个“文”字的最高,然后便是以文开头的两个字。比如周公旦、王安石、朱熹的“文”,范仲淹、司马光的“文正”、张居正的“文忠”、王守仁的“文成”等等。

点击加载图片

武将谥号分级

根据《大明会典》,武官的谥号以“武”开头,单谥“武”一个字为最高。历史上仅有两人,一个是西晋名将王浚、一个是南朝梁名将陈庆之。

其次便是以武开头的二字谥号。按照高低顺序依次为忠勇穆刚、德烈恭壮、宁毅敏惠、襄顺肃靖。

武官的二等谥号中等级最高的是“武忠”,其次是“武勇”,武穆仅列第三。

历史上能得“武忠”谥号的寥寥无几(不要与忠武混为一谈),好像只有朝鲜李朝的李舜臣曾得过这个谥号。此外,据说文天祥死后,忽必烈汗有感于他报国无门,并且矢志不移扶助南宋幼主力图匡复中原的忠节,给了文天祥“忠武”这个最高的谥号,不过对于这段历史,史学家们不愿提及,并且极力否认,一直坚持文天祥的谥号是明代宗追谥的“忠烈”。

点击加载图片

谥号为“武勇”的武将历史上仅有2人:

一个是明朝蒙古将领毛忠。史载,毛忠力大无穷,善于骑射,经常率骑兵冲杀,充当“敢死队”,以“勇”闻名,20岁时曾生擒瓦剌番王也先士于。毛忠以小兵起家,历经8代帝王,75岁时战死沙场,明宪宗朱见深有感于其忠勇,才给了他这么一个高谥。

另一个是明初大将蒋贵。史载,蒋贵身材高大、孔武有力,且擅长骑射,蒋贵早年以燕山卫卒随朱棣起兵,并在之后参与安南之役及远征漠北。宣德年间,蒋贵长期与松潘诸番交战,从右参将一路迁升至平蛮将军、松潘总兵官。明英宗即位后,两次南征麓川,立战功第一。年七十去世,获赠泾国公。

点击加载图片

历史上谥号为“武穆”的武将有七人,按照时间顺序依次是:

1、李光弼

李光弼,唐朝平定安史之乱的最重要的名将之一,绘像凌烟阁,与郭子仪郭老令公齐名,后世史料称李光弼“战功推为中兴第一”。

2、马殷

马殷,伏波将军马援之后,五代十国南楚的开国之君。马殷一开始是忠武决胜指挥使孙儒的部下,以勇武闻名军中,后作为刘建锋的先锋,攻占潭州,成为马步军都指挥使。刘建锋被杀后,马殷推为主帅,随后统一湖南全境,被唐朝任命为武安军节度使,此后,兼并静江军,夺取岭南数州,成为一方诸侯。

点击加载图片

3、高怀德

高怀德,北宋初年一代名将,出身将门世家,其祖父是白马银枪高思继,其父是五代名将高行周。高行周去世之后,高怀德在后周柴荣手下效力,曾大破北汉和南唐,立下赫赫战功,后随柴荣北伐,又屡破强敌。因功被封为江宁军节度,后任北面行营马军都指挥使。

4、岳飞

点击加载图片

5、曹玮

曹玮,北宋初年名将,昭勋阁二十四功臣之一。同样出身将门,其祖父曹芸,成德军节度都知兵马使,其父是北宋初年顶级名将曹彬。曹彬功绩虽大,但在为将上,却不如曹玮。曹玮曾破章埋族于武延川、灭拨臧于平凉,败吐蕃于三都谷,单论战功,为北宋中期第一名将。

点击加载图片

6、刘锜

刘锜,南宋初年名将,与韩世忠、岳飞、张俊三人并称为中兴四将,但是刘锜名气远不如另外三人。刘锜曾随父泸川节度使刘仲武出征西夏“多有战功”,后在顺昌之战中大破金将完颜宗弼,于柘皋之战再破金军。曾派兵协助岳飞北伐。

7、博罗欢

博罗欢,元朝初年名将,成吉思汗麾下大将畏答儿之后,年少时便随忽必烈平定阿里不哥,之后参与平定江南之役,随军攻破扬州,平定淮东。之后十年,多次平定元朝内部诸部的叛乱,深受忽必烈宠信。

点击加载图片

其他比较出名的谥号还有隋朝大将麦铁杖以及朱能的“武烈”、徐达的“武宁”、戚继光的“武毅”、陆炳的武惠、邓愈的武顺、李文忠的武靖等等,这里就不一一介绍了。

关羽的谥号属于哪一类?

不过,在这里要特别提一下关羽的谥号——壮缪。很多人都有疑问,说刘禅怎么给自己的“二叔”如此一个“恶谥”?其实不然。壮有豪壮、壮烈的意思,与关羽之死贴切,而且同时期的张郃、徐晃、许褚等都被谥为“壮”,所以“壮”算是一个比较好的谥字。

点击加载图片

大家心存不解的是其中的“缪”字。“缪”字何解?古语中“缪”的意思是“名与实爽曰缪、伤人蔽贤曰缪、蔽仁伤善曰缪”,关羽虽然有点小骄傲,但伤害别人和欺骗贤人这样的事情却没有做过,所以“伤人蔽贤”排除,欺骗仁义和伤害贤良这样“蔽仁伤善”的事情关羽也没有做过,所以只剩下了“名与实爽”,这句话可理解为名不副实、盛名之下难却。

考虑到关羽大意失荆州,导致蜀汉国力大减,这个缪有点追责的意思,所以“壮缪”并不是恶谥,而是带有一种同情和责备的谥号,算是一个平谥。比如曹魏的夏侯渊虽然与曹操有很深的渊源,但一旦兵败身死,最后也只得了一个“愍”的平谥;有过投降行为的于禁甚至得了一个恶谥——厉,可见三国时的谥号还是比较严苛和公平的。

点击加载图片

再加上当时的关羽还没有“武圣人”、“关圣大帝”这样的光环加身,所以给他一个“壮缪”这样的平谥就不足为奇了。

通谥

除了文官武将的谥号以外,还有一种介于二者之间,文武通用或文武兼备之人的谥号,叫做“通谥”,此类谥号以“忠”字开头,依次是武定烈简、肃毅敬献、敏烈靖襄、安穆威端、壮宣裕果、勇刚惠清。

所以通谥中以“忠武”最好,其次为忠定、忠烈、忠简、忠肃等。比如,蜀汉丞相诸葛亮、前秦丞相王猛、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中武将排名第一的尉迟恭、“再造大唐”的郭子仪、靖难之役的第一功臣张玉,谥号都是“忠武”。

点击加载图片

强调一点的是,岳飞最初的谥号为“武穆”,后来也改为了“忠武”。可见随着岳飞的平反以及逐渐神化,他的谥号也得到了提升。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七律 秋望之三
文正、忠武、武穆,你知道这些文臣武将的谥号等级怎么区分吗?
盘点历史上被谥为“武穆”的名将,个个不弱
岳飞抗金时,评书中著名的“呼杨高郑”家的后人在哪里?
第一期:穿越回去千万别对着刘彻高呼汉武大帝——谥号文化
关羽死后被刘禅给予“壮缪”的谥号,如何评价这两个字?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