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为什么有人认为东晋十六国延续了“八王之乱”的派系斗争?

“八王之乱”是西晋灭亡的主要原因,而中国历史在西晋灭亡后进入东晋十六国。在很多人的印象中,“八王之乱”与东晋十六国没有直接联系。不过有些人认为:东晋十六国其实就是“八王之乱”派系斗争的延续。这又是怎么回事呢?本鬼接下来谈一谈自己的看法,是一家之言。

“八王之乱”后期,参加动乱的西晋藩王和大臣逐渐形成两派:一派以成都王司马颖为核心;另一派以东海王司马越为核心。因为“八王之乱”此时已经发展为北方的大规模内战,所以迁居中原和生活在西晋边境的“五胡”也参与了“八王之乱”,要在成都王与东海王之间选择站队。

根据史书记载,司马颖的封号虽然是成都王,但他的封地是邺城(今河北省邯郸市临漳西),主要势力范围为现在的河北南部和山西南部。该地区正是东汉以来的“五胡”聚居地区,如匈奴和羯。正因如此,汉赵的开国皇帝刘渊和后赵的开国皇帝石勒都曾是司马颖的部下。

为了对付司马颖,司马越有两个布局:第一是将自己的主要支持者、琅琊王司马睿派到南方,是为“狡兔三窟”;第二是争取到了宁北将军、青幽二州刺史王浚的支持,对司马颖形成了战略包围。因为王浚与鲜卑各部的关系很密切,所以鲜卑各部也就加入了司马越的派系。

另外,西部的地方势力(如张轨、氐、羌)相对倾向于司马颖。于是“五胡”在“八王之乱”中分成两派:匈奴、羯、氐、羌属于司马颖派系;鲜卑属于司马越派系。除了立场相对中立的李氏成汉之外,南方的地方势力大多支持司马越。可以说东晋十六国的雏形此时已经形成了。

综上所述,汉赵、后赵、前凉、前秦可以算作是司马颖派系的延续,而东晋、前燕、段齐、代国可以算是司马越派系的延续。东晋十六国延续了“八王之乱”的派系斗争。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西晋是正统王朝,东晋却不是,东晋十六国延续了“八王之乱”的派系斗争
【音频版通鉴之八王之乱】12 “八王之乱”第五王:长沙王司马乂死得有点可惜了!
长达369年分裂的魏晋南北朝,究竟是怎样的一段历史呢?
《铁血北朝》5:逐鹿中原
此人吃里爬外,竟将八千妇女沉江喂鱼,终得报应
八王之乱是由哪八王引发?此事件如何成为西晋灭亡的关键?(第3页)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