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隋唐强军皆源此一一北周府兵制的前世今生

隋唐无疑是我国古代历史上国力十分强盛的朝代之一。而隋唐的国力强盛的一大原因就在于其兵强马壮。

究竟是什么使得隋唐军队实力得到如此大的提升呢?这就是很多人都不知道的北周府兵制。府兵制究竟是什么?它又如何使隋唐兵强马壮呢?

历史背景

其实府兵制并不是隋唐时期才兴起的,它有着一个非常漫长的发展周期。而它的发展主要分为三大时期。第一为西魏,第二为北周,第三为隋唐。

显然,这种府兵制也在随着时间的不断变化而不断得到巩固。

西魏时期,由于动荡的政治格局,国家几乎时刻都有战事爆发,这就对军队人数的要求很大。

这样的背景也推动了一个重要人物的出现,他就是西魏的实际掌权者——宇文泰。

宇文泰的父兄早年死于战乱,他经过很长一段时间的打拼才顺利走入国家权力中心。进入权力中心的宇文泰很快表现出了一个战略家的野心。

他先是将包括宰相在内的敌对势力悉数绞杀,确立了自己在朝中的绝对地位后,又将刚入关不久的魏孝武帝弑杀。

弑杀魏孝武帝后,宇文泰扶持元宝炬为帝,自己则专管军国大政。也就是在这个时候,宇文泰基本确立了自己在朝中的中心地位,北魏朝政几乎掌握在他一人手中。

宇文泰渴望建立起一个全国性的军事体系。为此,宇文泰特地相仿北魏时期的鲜卑、巴布洛的政策,重新建立起八柱国体系。

就这样,宇文泰重新团结起了全国上下的势力,这也就是最早的府兵制体系的雏形。第二个阶段就是北周时期,也就是府兵制的完善时期。

宇文泰一手将元宝炬扶持上皇位,一直到他驾崩的这段时间内,宇文泰都牢牢地将大权掌握在自己手里。

虽然期间也有宗室不甘于宰辅的局面,企图从宇文泰手里夺回政权,但最终都以失败告终。

西魏恭帝三年,宇文泰又推出一系列新官制,将地方官吏任免之权收归中央,进而推动了中央集权的加强,间接推动了府兵制的巩固。

但不幸的是,同年,宇文泰在北巡途中不幸感染重疾。在得知自己命不久矣后,宇文泰紧急派人联络自己的侄子宇文护,将国家大事托付于他。

在宇文护的扶持和帮助下,宇文泰的儿子宇文觉在宇文泰去世后不久顺利继承了他的太师之位,由宇文护辅政。

宇文觉

一年后,宇文觉称帝,改国号为周,北周就此建立。北周建立后权力相争更是不断,期间府兵制并没有得到明显的发展。

一直到572年,周武帝宇文邕诛杀宇文护,将大权独揽到皇帝一人手中,这场中央权力的争夺闹剧才告一段落。

随后,周武帝就开始着手对府兵制的改革。周武帝最先下的一步棋就是,将军队的元帅重新选拔任用,此举可以说是将宇文护之前的耳目全部清除干净。

此后,他又高调接见了府兵中的下级将领,将他们的名字统一改为“侍官”。

以名称的角度来看,“侍官”一词,无疑是将将领与皇帝的关系拉近,从而也拉近了皇帝与府兵之间的距离。

其次,周武帝将府兵的福利大幅提升。不仅允许普通的百姓加入府兵,还特别规定:加入府兵的百姓可以免除民籍。

这就意味着,成为府兵的百姓彻底告别了百姓所需负担的徭役。

就这样,百姓们为了逃避国家沉重的徭役,最终都踊跃报名参军。据记载,当时北周的府兵甚至一度达到了20万人之多。

另外,周武帝还尤其重视府兵的训练。周武帝在野期间,曾多次亲自带兵训练。这样一来,不但提升了府兵的社会地位,还拉近了皇帝与府兵之间的距离。

在周武帝的一番改革下,府兵在北周时期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在数量和质量上都得到了显著提升。

发扬光大的府兵制

第三个阶段就是隋唐时期,这也是府兵制的巩固时期。

杨坚建立隋朝后,立马在中央进行了一次“大换血”运动。他在中央施行了三省六部制,以此加强了中央集权。

杨坚自己就是北周的宰相,因此,他深知府兵制的弊端,正如他深知府兵制的优势一样。

北周时期,宇文政权推出“赐姓”制。这种制度,有利于宇文家族将府兵制转化为鲜卑部族的私兵制,使王室对军队的控制最大化,从而实现政治的稳定。

杨坚

但杨坚上任后,很快认识到了这种做法的弊端。北周晚期,汉人占整个国家人口的绝大多数。“赐姓”制度其实更多地是将汉人的“旧姓”改变,让他们遵循鲜卑族的传统。

姓氏对于很多中国人来说,都是一脉相传的文化,更是一个家庭的感情寄托,轻易修改不得。所以,“赐姓制”显然触犯了很多汉人的利益。

杨坚上任后立马决定:让被改姓的汉人恢复旧姓。

一方面,改姓使得社会面消除了北周时期的影响;另一方面,改姓也使得杨坚政权得到了很多汉人的支持,更加有利于王朝政局的稳定。

但是,杨坚对府兵制的改革远远不止于此。他最为重要的改革,当属将府兵编入户籍,使兵民合一。

杨坚认识到,北周时期的府兵长期需要驻扎在军营中。因此,他们的家属也会和府兵一起在军营中驻扎。

长期以来,随着战争的进行,府兵需要不断调度,而家属的生活也会因此受到影响。

更有府兵常常因为家属过着颠沛流离的生活而感到担心,更加无暇打仗。如此一来,府兵的效用并不能发挥到最大化。

为了改变这种局面,隋文帝杨坚开始着手把军人编入民户中。不同于北周时期的军民分离,隋朝的府兵制完全将军籍和民籍结合。

这样一来,府兵平时可以像一般农户一样从事农业生产活动,又可以在征兵时期入伍服役,进行军事训练,执行战斗任务。这样的改革可以说是“一箭双雕”。

既可以将劳动力投入到农业生产活动中,促进国家经济的发展;又能将府兵及府兵家属安顿好,解决好府兵的后顾之忧,让他们的家属可以固定在一个地方生活。

如此一来,府兵自然能够专心打仗,使府兵效益最大化。不仅如此,杨坚还规定:男子年满21须得服役,50岁便可退役,每次服役的时间为20天。

要知道,前朝的规定是:男子年满18岁就得服役,每次服役一个月,到60岁才能退役。

但杨坚的改革显然是推后了府兵的服役年龄,提前了他们的退役年纪。这样一来,青壮年可以有更多时间留在家乡从事农业生产工作。

而退休的老年人也可以参加农业活动。这样国家的农业生产就可以两头发力,实现生产效益的提升。

走向破灭

经杨坚之手改革过的府兵制显然战斗力得到很大程度的提升,甚至一度让隋朝实现了兵强马壮的局面。可是,府兵制既然如此强大,为何隋朝还会灭亡呢?

用中国古代的一句俗话来说“物极必反”。凡事适度就好,任何事情过了一个度都会适得其反。

府兵制虽然极具优越性,但也需要更高层次的制度来维持。而维持府兵制基础的制度便是均田制。

因为府兵制中有一条硬性规定,对很多百姓来说也是一种诱惑:凡是加入府兵的农民,就可以抵消农民身上的赋税和徭役。

由此可见,府兵制其实是和土地始终都有挂钩的。而试想,如果某天农民失去了土地,那他们还愿意当兵抵税吗?答案是否定的。

时间来到唐朝,武则天执政时期,均田制遭到了严重破坏。

农民们失去了家园和赖以生存的土地,只得四处逃亡。而杨坚曾经规定:军民一体,这就意味着,府兵也在四处逃亡。

士兵都在四下逃亡了,军队自然无法维系,府兵制可以说在这时期完全是名存实亡了。但府兵制度的淘汰,其实不仅仅是因为均田制的被破坏。

首先,这个兵制本身就存在很大的弊端。因为在府兵制度下,大部分时候都是某地突发战争之时,朝廷才会下达征兵令。

而从征兵到出征,前前后后都需要耗费时间。如果国土面积较小的话,这样的制度或许没有太大问题。

可是到了唐高宗时期,国家的疆域面积大幅扩大。这就意味着战线的拉长。而边境又经常是各朝最容易爆发战事的地段。

如此一来,一旦边疆战事爆发,府兵才会重新聚集、出征……等到府兵们赶到战场时,也许都已经吃败仗了。

所以,在此时期,唐朝显然对军队的机动能力有很高的要求。府兵制显然不符合这一点要求。由此来看,府兵制被淘汰都是符合历史所趋的。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优秀的对手成就优秀的你—鲜卑(下)
杨坚为什么能够篡周建隋?有何深层原因?
极简隋朝史
多爱女人就有多“怕”女人,这恐怕是隋文帝一生都怕老婆的原因
初唐武德全靠关陇集团?杨坚:淦!我大隋好不容易才解决了这玩意好不好!
问答:关陇集团怎样一手制造了北周、隋、唐的兴亡|文史宴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