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马岛战争,二战后第一场真正现代化意义的海空大战

马岛战争,是发生于上世纪80年代的一场大规模现代化战争,这场战争对如今各国海军和两栖登陆作战都有着非常深远的影响。

马岛,又称马尔维纳斯群岛,位于南大西洋,在17世纪的时候首先被英国人发现,后来英国人、西班牙人、法国人都先后在该岛建过定居点,只不过英国长期以来一直是海洋上的霸主,所以马岛就最终就落到了英国人的手上,后来岛上的居民也基本是英国人。

而在1816年,阿根廷独立了以后,就一直宣称自己是继承了西班牙在南美的所有财产,而这些财产,自然就包括了英国人占据的马岛,所以长久以来,关于马岛的主权问题,阿根廷与英国之间就一直存在着矛盾,只是这个矛盾基本都停留在嘴炮阶段,并没有真的去付诸实施。

二战以后,阿根廷凭借其优质的农产品,经济得以高速发展,成为了世界上最为富裕的国家之一,1969年,阿根廷的人均GDP就在世界上排到了26位,超过了西班牙、爱尔兰这些发达国家,甚至在一段时期里,阿根廷人都成了有钱人的代名词。

有了经济基础作底子,阿根廷的军备也一度发展迅速。在海军方面,二战前阿根廷就拥有了无畏舰和装甲巡洋舰,战后,阿根廷也开始了现代化升级,到了80年代的时候,阿根廷海军就拥有2艘万吨级别的巡洋舰、2艘当时最为先进的英制42型防空驱逐舰以及包含2艘209型在内的4艘常规潜艇。

除了这些常规海军,阿根廷也很早就玩起了航母,先后从英国购买了勇士号和五月二十五日号两艘航母,到马岛战争爆发的时候,五月二十五日号航母还在服役。

五月二十五日虽然是艘二手航母,但在当时也经过了荷兰的改装,加装了蒸汽弹射装置和电子系统,战力不容小觑。

五月二十五日号航母

1972年,阿根廷从美国购买了16架A-4天鹰攻击机,这些攻击机就组成了日后著名的第3战斗攻击机中队。而到了1981年,阿根廷还从法国购买了当时处于先进水平的超军旗攻击机,而在马岛战争中对英国舰队造成重创的飞鱼导弹,就是这些战机的随机装备。

此外,再加上阿根廷原有的4架搜索者反潜机和2架海蝙蝠直升机,五月二十五日号就成了南美唯一的一艘具备相对完善的反舰、反潜和对地攻击能力的航空母舰。

而五月二十五日号航母唯一的缺陷就是锅炉老旧,导致航行动力不足,最多只能跑到25节。

不过阿根廷人在组建了航母战斗以后,也没闲着,经常开出来搞各种拉练,不断地提升战力,这些努力最终也没白费,在之后的马岛战争中就显现了出来。

而反观英国,在经历了一战和二战以后,原有的大英帝国早已分崩离析,其世界主导权为美国所替代,战后英国的经济也陷入了长达20多年的低迷。

由于经济上的疲弱,英国在军备上的投入也自然处处掣肘,80年代,是英国皇家海军史上最为薄弱的时期,战后英国原有的50多艘航母,也是退役的退役,封存的封存,到了1981年马岛战争爆发的时候,英国人也只剩下竞技神和无敌这两艘轻型航母可用了。

无敌号航母

一方面是阿根廷海空军实力的日益提升,另一方面又是英国军力不断下降的现状,这就使阿根廷军政府对于武力收复马岛,自然信心倍增。

战后,虽然阿根廷的经济一直高速发展,但一个国家如果只有单一产业的话,这种发展模式也通常不能长久,进入上世纪70年代以后,阿根廷就爆发了严重的经济危机,民众收入日益下降,民众对政府的不满也日益高涨,在这样的背景下,1976年,阿根廷军队就发动政变,推翻了原有政府,建立了军政府。1981年,军人出身的加尔铁里上台,而此时阿根廷的经济依然没有出现好转,军政府实行严厉的社会管控,也更是加大了民众的反抗情绪,最终加尔铁里为了缓和内部的不满情绪,便将斗争的矛头指向了外部。

1981年3月19日,阿根廷出兵占领了距离马岛以东1400公里的南乔治亚岛,而这里原先也是英国人管辖的地盘,而加尔铁里在占领了南乔治亚岛后,马上就宣布了阿根廷对该岛的主权。

消息传到国内,人们原先对经济现状的不满,就被收复领土的喜悦一扫而空,人们开始对加尔铁里刮目相看,一时间,加尔铁里就成了阿根廷人的英雄。

而在南乔治亚岛事件中尝到甜头的加尔铁里,就将收复领土的行动进一步升级了起来,随后就将目光放到了马岛。

1982年4月2日凌晨,阿根廷出动了一支1500人的部队向马岛发动了进攻,而当时英国在岛上仅有182名士兵,在兵力悬殊且无外援的情况下,结果也毫无悬念,最终这182名英国士兵尽数被俘。随后,加里铁尔亲自登岛视察,并宣誓了阿根廷对马岛的主权。

当阿根廷攻占马岛的消息传到英国国内以后,作为首相的铁娘子撒切尔夫人就遭到了来自各方的压力,虽然此时的英国早已不复当年日不落帝国的荣光,但也并不意味着英国就可以任人宰割。

前有南乔治亚,现有马岛,阿根廷两次三番地找茬,这也使英国民众觉得,是可忍孰不可忍,于是民众也坚决要求政府收复马岛,在民意的支持下,铁娘子硬了起来,在阿根廷占领马岛48小时后,英国就宣布对阿根廷开战。

到了4月5日,英国很快就组成了一支由45艘舰艇组成的特混舰队,浩浩荡荡地杀向了马岛。

除了武力收复,撒切尔也不忘在外交上争取更多的支持,尤其是美国。战前,美国还想通过外交途径解决两国争端,毕竟当时的阿根廷也是亲美的,只不过当美国看到英国为了马岛而展现了坚定的决心后,也坚决地站到了英国一边。

英国人的舰队在海上航行了三周,到了4月30日的时候就开到了马岛附近,英国人随即宣布,马岛附近200海里海域为交战区,至此,英阿马岛战争战争正式爆发。

5月1日,也就是双方交战的第二天,英国人就袭击了位于马岛上的斯坦利机场。虽然英国人的空袭并没有给阿根廷造成多大的损失,但也引起了阿根廷方面的高度戒备,在马岛遭到空袭后,阿根廷就紧急将幻影3战斗机调往了布宜诺斯艾利斯附近,以拱卫首都,不过这就分散了阿根廷的空军,使阿根廷只能抽出有限的战机去攻击英国舰队。

同时,阿根廷也迅速出动了一支航母编队、一支巡洋舰编队和一支驱逐舰编队,分别出现在英国舰队的西北、西南和西侧三个方向,对英军构成了严重威胁。

不过阿根廷舰队的动向很快就被英国掌握,4月30日,当时阿根廷的贝尔格拉诺将军号巡洋舰在马岛禁航区的边缘徘徊的时候就被英国人发现了。该舰原产自美国,1946年的时候被卖给了阿根廷,后来经过了2次现代化升级,安装了荷兰的雷达和英国的防空导弹,拥有较强的防空能力,却没有配备声呐设备,防潜能力几乎为零。阿根廷海军也知道这艘巡洋舰的弱点,所以在贝尔格拉诺将军号的身边,就配备了2艘声纳驱逐舰。只是贝尔格拉诺将军号巡洋舰已有46年的舰龄,各种设备过于老旧,舰船开动的噪音太大,因此在航行的时候,两艘声纳驱逐舰也不得不离得远远的,以避开其震耳欲聋的噪音,这就为英国潜艇攻击贝尔格拉诺将军号提供了机会。

5月1日,英国的征服者号攻击核潜艇率先发现了贝尔格拉诺将军号,并进入了攻击位置,只是此时贝尔格拉诺将军号已离开了英国人设置的禁航区,就是否要对其发动攻击,潜艇请示了英国政府。

对此,英国内阁在经过一天的讨论后,撒切尔夫人下定决心,要对贝尔格拉诺将军号发动攻击。

于是到了5月2日下午,征服者号就向贝尔格拉诺号发射了3枚鱼雷,其中两枚命中目标,将贝尔格拉诺将军号击沉。

贝尔格拉诺将军号曾是麦克阿瑟的座舰

这艘麦克阿瑟曾经的座舰,随着一声巨响,很快就消失在了大西洋的海面上,这次袭击造成了阿根廷海军323人死亡,几乎占了整个战争中阿军死亡人数的一半(共649人)。

贝尔格拉诺将军号被击沉后,阿根廷人也愤怒了,他们纷纷要求军政府对英国展开反击,要给英国人一些颜色瞧瞧。

只是阿根廷军方也知道自己的实力,在反潜能力偏弱的情况下,如果继续出动大型舰艇,那就等于是送死了。此后,阿根廷的海军就一直龟缩在了港口,取而代之的是通过空军来挽回战局。

5月4日,英国当时最为先进的导弹驱逐舰,谢菲尔德号被阿根廷的巡逻机发现,阿根廷随即就派出了2架超军旗战机对其发动了攻击。

这两架超军旗战机采用了超低空掠海飞行的方式,有效地避开了英国人的雷达,在接近谢菲尔德号时,就发射了一枚“飞鱼”反舰导弹,很快,谢菲尔德号就被“飞鱼”导弹炸沉,这次空袭,造成了英军20人死亡,24人受伤。

击沉谢菲尔德号,“飞鱼”导弹也因此一战成名,原本20万美元一枚的价格,瞬间就暴涨到了100万美元。如果当时阿根廷空军能拥有足够多的“飞鱼”导弹的话,那么这场战争的胜负就很难说了。但遗憾的是战争爆发后,法国就拒绝向阿根廷提供飞鱼导弹,而在击沉了“谢菲尔德”后,阿根廷的手上就只剩下了三枚“飞鱼”。

虽然英国人损失了一艘舰船,但阿根廷海军由于缺乏防空和反潜能力,也不敢出海作战,在没有遭遇阿根廷海军阻拦的情况下,英国海军很快就完成了对马岛的包围。

5月21日,英军两栖部队开始登陆,登陆地点选择了马岛东西两大岛之间的圣卡洛斯湾,此后,阿军就频繁出动战机,对登陆的英军实施空袭,企图阻挡英国人的登陆作战。

截止5月底,阿根廷空军对登陆的英军就发动了数十次空袭,尤其是5月25日,也就是阿根廷独立日这天,更是出动了200架次的攻击。

而英军负责拦截阿根廷战机的鹞式战机,其性能十分有限,尽管配备了美国人提供的AIM-9J响尾蛇导弹,也很难将阿根廷空军驱逐。

天鹰攻击机无法携带反舰导弹,因此阿空军选择了低空突袭+凌空投弹的模式,最终以自身惨重的伤亡,换取了击沉对方驱逐舰1艘、护卫舰2艘、登陆艇1艘的战果。

当然,阿根廷空军主力的超军旗也没闲着,25日下午4点,他们在海上发现了3个目标,于是超军旗就向其中最大的目标发射了2枚“飞鱼”导弹,而这个目标正是英国人的无敌号航母,只是“飞鱼”导弹在发射了以后,很快就遭到了无敌号航母的干扰,其中一枚“飞鱼”失去了目标,另一枚则不得不重新锁定目标,击沉了英国最大的运输船,15000吨的大西洋运输者号。

而随着大西洋运输者号的沉没,英军损失了大量装备和物资,虽然迟滞了英军的进攻,但并没有改变战局。

5月28日,经过14小时的战斗,英军占领了达尔文港和古斯格林机场,从而切断了马岛阿军南北之间的联系,而北路的英军则迅速清除了阿军的多个据点,到6月2日,英军就完成了对斯坦利港的合围。

由于英军后勤保障有力,所以登岛的英军在获得源源不断的补给后,就能持续不断地对岛上的阿军发起进攻,而反观阿军,由于战争储备不足,再加上开战以后,被英国人掌握了制海权,补给物资很难送到岛上,士兵们往往在吃不饱的情况下还要与英军作战,战斗效能和士气自然十分低下,很多时候也只能龟缩在据点里被动防守了。

截止6月10日,英军登岛部队已达9000余人,前锋更是推进到了距离斯坦利港20公里的地方,到6月13日晚,英军发动总攻,次日,无险可守的阿根廷守岛部队便全体向英军投降。

对于这场战争,我们或许会认为英国人赢得有些侥幸,如果阿根廷人有更多的“飞鱼”导弹和超军旗战机,如果在开战以后加尔铁里没有把众多的战机拿去保卫首都而是用于攻击英军舰船,那么英国海军在遭受了重大损失后,还能赢得战争吗?

甚至在战争刚开始的时候,五月二十五日号航母就曾发现过英国竞技神号航母的踪迹,甚至阿根廷人还将8架天鹰战机挂满了炸弹,只等升空,就能对竞技神号实施空袭,如果这次阿根廷人的战机能够出击的话,此战也会成为二战之后的第一次航母对决。

只可惜由于五月二十五日航母上的弹射器过于老旧,只有在顶风的状态下才能将天鹰战机放飞,由于当时海上无风,这次出击也只得作罢,阿根廷人也就错过了狙杀英国航母的最佳时机。

虽然英国人在战争中出现了不少失误,但战争打的其实是整个体系。从外交来说,以美国为首的欧美国家都站在了英国的一边,这就使得战争开打以后,阿根廷就无法从国外买到先进装备,尤其是法国的“飞鱼”导弹,所以只要英国人能下定决心,即便英国舰队遭受了重大损失,但英国人仍能源源不断地生产出先进装备,并投放到战场上。

而反观阿根廷,由于自身缺乏生产先进装备的能力,所以阿根廷的装备就只能越打越少,这样下去,战争的结果也可想而知了。

其实纵观整场战争,我们也不难看出,战争的主动权始终都牢牢掌控在英军的手中,英国能决定什么时候打、在哪里打、以及该打成什么样,这才是真正的制海权。

由于马岛战争的失败,加尔铁里的军政府很快倒台,加尔铁里也黯然下野。而撒切尔夫人也凭着马岛战争的胜利,提升了自己的权威,并赢得了1983年的大选,当然,这也是后话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马岛海战,为何法国不卖阿根廷飞鱼导弹?真相竟如此残忍
猎杀「谢菲尔德」号,空舰导弹的首次实战,打出了1:750的换比
马岛战争中阿根廷用飞鱼导弹击沉了英国哪些舰艇?
英阿马岛战争启示录 - 品茗论史 - 环球军事论坛 军事|国防|全球防务|武器装备|时势|...
没落帝国与新兴国家的夺岛对决:马岛战争40年
马岛战争30周年档案志:现代战争创世纪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