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黄赤交角及其影响
9.22日,秋分日。大家直观感受都是天气一下子凉下来了。秋分是每年9.23日左右,而这个日子确定离不开黄赤交角的影响。本期,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下黄赤交角吧。

1、概念
黄赤交角是指地球公转轨道平面(即黄道平面)同赤道面的交角。目前,其大小是23.5°。
2、特点
黄赤交角的特点,可以概括为“一轴、两面、三角度”和“三个基本不变”。
①一轴:地轴。地轴总是倾斜的,并永远指向北极星
两面:黄道面(地球公转的轨道平面、赤道面(地球自转的平面,与地轴垂直
③三角度:a.地轴和赤道面夹角为90°;b.黄道面和赤道面夹角为23.5°;c.黄道面和地轴夹角为66.5°。
三个基本不变:地球在公转过程中,地轴的空间指向基本不变,北极始终指向北极星附近;黄赤交角的大小基本不变,目前保持23.5°;地球运动的方向不变,总是自西向东。

3、黄赤交角的影响
①划分五带黄赤交角的大小等于太阳直射点的范围。全年被太阳直射的地区为热带;有极昼和极夜的地区为寒带;全年既无极昼和极夜又无直射的地区,为温带。全球被划分为南寒带、北寒带、热带、北温带、北寒带。

②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
引起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的周期性往返运动,其运动周期为365日5时48分46秒,叫作1个回归年。

4、黄赤交角变化带来的影响

①黄赤交角=回归线的度数=90°-极圈度数。当黄赤交角变大时,回归线度数变大,而极圈度数变小。因五带的划分是以回归线和极圈为依据的,所以影响到五带范围的大小。黄赤交角变大时,五带中热带和寒带的范围变大,而温带的范围变小。
②黄赤交角的大小等于太阳直射点的范围等于回归线的度数。黄赤交角变大,太阳直射点的范围就会扩大,回归线的度数也会扩大。
黄赤交角变大,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年变化幅度增大;昼夜长短的年变化幅度增大 (赤道与寒带除外)季节的变化也会随之变得明显。
接下来,小试牛刀下吧。
下图为某同学演示地球公转的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该同学在进行地球公转演示的过程中,需要做到( )

①使地轴与公转轨道面夹角成23.5°

②使“地球”公转和自转方向相反

③保持地轴的空间指向不变

④使“太阳光线”与球心在同一平面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2.若黄赤交角为20°,则可能出现的情况是( )

A.回归线的纬度数减小 B.地球公转速度变慢 

C.地球上热带范围变大 D.极圈的纬度数减小

1.D 2.A

【解析】1.地球公转演示中应使地轴与公转轨道面成66°34'夹角,①错误;使“地球”公转与自转方向相同,②错误;地球在自转和公转时,应保持地轴空间指向不变,③正确;还应使“太阳光线”与球心在同一平面,④正确。故选 D。

2.若黄赤交角为20°,则回归线纬度数为20°,比原来减小,A正确;因黄赤交角度数和极圈度数互余,故黄赤交角为20°时,极圈纬度数为 70°,极圈纬度数增大,D错误;公转速度与日地距离有关,与黄赤交角度数大小无关,回归线度数变小,热带的范围就会变小,BC错误。故选A。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赤道平面 vs 黄道平面;黄赤交角又是如何定义的?
如果“黄赤交角”的度数发生变化,地球上的五带划分会怎样变化?
2024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新人教版) 第1部分 第2章 第2讲 课时7 黄赤交角及其影响
地球运动原理的应用例析
地理小常识:黄赤夹角
2014三维设计课时跟踪检测课时跟踪检测(三)地球的公转运动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