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2日,秋分日。大家直观感受都是天气一下子凉下来了。秋分是每年9.23日左右,而这个日子确定离不开黄赤交角的影响。本期,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下黄赤交角吧。黄赤交角是指地球公转轨道平面(即黄道平面)同赤道面的交角。目前,其大小是23.5°。黄赤交角的特点,可以概括为“一轴、两面、三角度”和“三个基本不变”。②两面:黄道面(地球公转的轨道平面)、赤道面(地球自转的平面,与地轴垂直)③三角度:a.地轴和赤道面夹角为90°;b.黄道面和赤道面夹角为23.5°;c.黄道面和地轴夹角为66.5°。④三个基本不变:地球在公转过程中,地轴的空间指向基本不变,北极始终指向北极星附近;黄赤交角的大小基本不变,目前保持23.5°;地球运动的方向不变,总是自西向东。①划分五带:黄赤交角的大小等于太阳直射点的范围。全年被太阳直射的地区为热带;有极昼和极夜的地区为寒带;全年既无极昼和极夜又无直射的地区,为温带。全球被划分为南寒带、北寒带、热带、北温带、北寒带。引起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的周期性往返运动,其运动周期为365日5时48分46秒,叫作1个回归年。4、黄赤交角变化带来的影响
①黄赤交角=回归线的度数=90°-极圈度数。当黄赤交角变大时,回归线度数变大,而极圈度数变小。因五带的划分是以回归线和极圈为依据的,所以影响到五带范围的大小。黄赤交角变大时,五带中热带和寒带的范围变大,而温带的范围变小。②黄赤交角的大小等于太阳直射点的范围等于回归线的度数。黄赤交角变大,太阳直射点的范围就会扩大,回归线的度数也会扩大。
③黄赤交角变大,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年变化幅度增大;昼夜长短的年变化幅度增大 (赤道与寒带除外);季节的变化也会随之变得明显。下图为某同学演示地球公转的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1.该同学在进行地球公转演示的过程中,需要做到( )
①使地轴与公转轨道面夹角成23.5°
②使“地球”公转和自转方向相反
③保持地轴的空间指向不变
④使“太阳光线”与球心在同一平面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2.若黄赤交角为20°,则可能出现的情况是( )
A.回归线的纬度数减小 B.地球公转速度变慢
C.地球上热带范围变大 D.极圈的纬度数减小
1.D 2.A
【解析】1.地球公转演示中应使地轴与公转轨道面成66°34'夹角,①错误;使“地球”公转与自转方向相同,②错误;地球在自转和公转时,应保持地轴空间指向不变,③正确;还应使“太阳光线”与球心在同一平面,④正确。故选 D。
2.若黄赤交角为20°,则回归线纬度数为20°,比原来减小,A正确;因黄赤交角度数和极圈度数互余,故黄赤交角为20°时,极圈纬度数为 70°,极圈纬度数增大,D错误;公转速度与日地距离有关,与黄赤交角度数大小无关,回归线度数变小,热带的范围就会变小,BC错误。故选A。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
点击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