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说'繁'就'简'

汉字作为中华民族文明的重要象征,从古至今,从繁到简,经历了几千年文化长河的洗礼,成为中华文化最根本、最核心、最耀眼、最具代表性的部分,是中华文明的源头。

繁体字和简化字,都是中华文化的瑰宝,是复繁弃简?还是弃繁就简?亦或兼二有之?一直以来成为学术界争论不休的话题,近几年呼吁繁体回归的报道屡屡见诸报端和网络,特别是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并且还将继续加速发展。这给中华文化的发展带来了机遇,国民文化大幅跃升,对世界的影响越来越大,特别是周边国家和海外华侨,越来越重视中华文化的传承与学习,繁体汉字自然就成为谈论的焦点。目前,除了中国大陆以外基本上都使用繁体汉字,所以呼吁恢复繁体汉字的呼声越来越多,大有愈演愈烈之势。那么,有无恢复之必要呢?首先可以肯定的是,简化汉字也是有繁体字简化而来的,并不是独创的另一种文字,而且简化字并不是近代以来特别是解放后才有的,从历史上看,汉字的演变经历了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从『秦代篆体字』到『汉代隶书』就经历了一个大的演变过程,唐代的草书和行书也是繁体简化的一种形式,民国时期也提倡简化汉字,并推出了《第一批简体字表》,只是后来反对的呼声高涨,没有推行而已。

上世纪50年代,国家推行的文字改革,说是改革,其实只是对民间的简写形式进行了统一规范和普及教学。简体字推广的最大成效就是方便了普通劳动群众的学习和书写,对于扫除文盲、普及教育和文化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功不可没。汉字是世界上使用人口最多的文字,而且简化汉字又是其中使用最多的,没有必要再去恢复繁体字,更没有必要去迎合少数国家和少数人的观点。

有人担心,简化汉字可能造成中华文化的中断,理由是现在许多年轻人读不懂由繁体书写的古代文献,其实这有些杞人忧天。中国人有一种先天的认字本领,从识简到认繁似乎成了一个很自然的过程。

简化字在最初的时候,也曾在海外引起过轩然大波。我国恢复在联合国大会中的合法席位之后,简化汉字自然就成为联合国官方使用文字之一,并逐步被世界各国所认可。

汉字简化以后,笔划减少,结构清晰,方便了识字教学,对建国初期的扫盲工作发挥的积极的重大作用。据资料显示,在现行的简化字中,始建于先秦到明清的共有341字,占87.88%;始见于民国的有46字,占11.86%;建国后仅有一字,占0.26%。可见,简化字是一种自然的演进过程,是劳动人民的发明和创造,代表的是一种进步的力量。

当然,繁体字也有它的优势,在书法中就表现的非常的优美,是字如画。更重要的是,繁体字是简化汉字的源头,是汉字演变过程中的重要一环,是阅读经典古籍的前提之一,也是传承中华文化的重要工具。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国强民富的时代终将到来,中华文化对世界的影响力将大大提高。繁体字和简化字何去何从?是摆在人们面前的重要课题。笔者认为,走中庸之道,繁简兼二有之,比较适应今后的发展。既不可以完全恢复繁体字而放弃简化字,也不要过分强调简化字而反对繁体字的使用,实际上在现实的国际国内文化交流之中,已经开始了简繁并举,以简为主的文化形式。简繁相互渗透,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局面早已形成。繁体字和简化字是同根同源的孪生兄弟,共同使用必将为中华文化的发扬光大铸就新的辉煌!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周溯源 简化汉字并非是割裂文化传统
为什么要简化汉字?
谭汝为:善待繁体字
没有理由恢复繁体字
繁简之争:本就一脉相承,何来不利于文化传承
简化汉字是不是破坏了中华传统文化?恢复繁体字,有没有道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