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供应链金融精华解析

供应链金融是指处于产业链核心地位的企业,依托高信用优势广开门路获得廉价资金,通过相对有效的征信系统和完善的风险防范措施,向产业链上下游客户提供融资服务,获得新利润增长点,构建更紧密的产业链生态系统。


供应链金融作为产业模式升级的自然演化,“从产业中来,到金融中去”,具有深厚的行业根基,颠覆了传统金融“基于金融而金融”的范式,打开另一扇窗,兼具金融的爆发力和产业的持久性。


供应链金融给予了中小企业全新的融资工具,这在中小企业融资难背景下,具有强大的生存空间;同时,又满足了核心企业产业转型升级的诉求,通过金融服务,变现其产业链生态系统的价值;而对于银行等资金供给方而言,由于核心企业的隐性背书,降低了向中小企业放款的风险。这种多方共赢的生态系统,正是供应链金融未来的商业价值和发展方向。


不同的行业,不同的方式,不同的速度,相同的却是双向的渗透和融合。供应链金融正是产业资本与金融资本跨界的融合。或迅疾如风、或激烈如火、或柔韧如水,跨界融合,正孕育全新的商业逻辑和投资机会。


为什么看好供应链金融?真正解决了多方痛点!


首先,供应链金融本质上是弥补了中小企业年化融资成本8%-20%的空白,给予了中小企业全新的融资工具,这在中小企业融资难背景下,具有强大的生存空间。其次,满足了核心企业产业转型升级的诉求,通过金融服务,变现其产业链长期浸淫的价值。

再次,对于银行等资金供给方而言,由于核心企业的隐性背书,降低了向中小企业放款的风险,且获得较高的回报。这种多方共赢的生态系统,没有理由不看好。再者,从市场博弈层面看,传统金融的投资者教育已经较为充分,而供应链金融存在较大的预期差。

空间有多大?2020年15万亿!


供应链金融在美国的实践提供了有价值的观察窗口,成为核心企业重要的盈利来源,UPS和GE金融业务占总收入可达17%和30%。我们认为,供应链金融在中国将“出于蓝而胜于蓝”。究其原因,大致有二:

一是相比美国的金融自由化,我国金融管制造成金融资源配置的低效率,众多中小企业融资成本居高不下,供应链融资的诉求远高于美国;

二是以互联网为特征的金融创新在国内如火如荼,已经引领世界潮流,创新工具施用于供应链,全面拓宽了资金来源,突破了美国模式下核心企业自身信用天花板的限制,令金融具备成为主业的可能。目前,中国已经摘得全球供应链业务规模的桂冠,我们预测至2020年,供应链金融业务规模将达15万亿元。

国内供应链金融何时爆发?就在当下!

目前时点看,核心企业已经具备了相当优越的内外条件:深耕产业的根基、转型的动机、金融变革窗口以及互联网的极速渗透,再加上融资租赁、保理、P2P等金融工具的快速发展,为供应链金融敞开了资金的大门。

因此,我们认为,当下是供应链金融爆发的前夜,催化剂在于资金端和风控模式上获得突破。对于进展,我们认为,发展初期,资金渠道决定供应链金融上限规模,而中长期,行业因素决定供应链金融整体格局。

如何评价供应链金融的业务质量?五维模型!


我们提出五维模型:大产业、弱上下游、强控制力、低成本与高杠杆、标准化。大产业是指产业空间大,不易触碰天花板;弱上下游是指客户端中,至少有一环较为弱势,无法从银行获得廉价资金;强控制力是指线上具有真实交易数据和征信、线下拥有物流仓储作后盾,从而控制风险;低成本是指资金的成本低,让供应链金融有利可图而又不过度增加融资方负担,高杠杆是一定本金投入能撬动较大资产体量;标准化是指用于融资的抵押品(抵押)相对标准化,有公允市场,即便出险,也能快速出清。我们认为,如果同时具备五大要素,则供应链金融水到渠成。

潜在标的有哪些?看下文!根据五维模型,大宗商品、行业或区域龙头、行业信息化服务商、电商平台、专业市场等五大领域是供应链金融的沃土。

一、抢滩金融服务空白


主流金融服务缺席的市场


中小企业融资难一直是社会顽疾,在经济换挡期,尤为如此。扩大再生产,要么通过内生式积累,要么借道民间高利贷。年化8%-20%之间的融资成本,成为传统金融的盲点,也因此成为金融创新的主战场。

供应链金融最大创新在于填补8%-20%的融资利率空白,打开中小企业融资阀门。理论上银行是中小企业最理想的融资对像,成本在6%-8%之间。但从收益风险配比角度看,银行更愿意将资金大门向大型企业敞开,而不愿承受过高风险。


中小企业被迫转向民间借贷,而民间借贷的平均利率在27%左右,高企的融资成本挤压了中小企业的生存空间,减少了中小企业的投资,不利于整个供应链的发展。


8%-20%融资服务的空白,背后折射的是金融服务的结构性缺失,以及社会资本对中小企业所要求的不合理的过高风险补偿。



和传统非银机构相比,供应链金融具备太多优势:

1)供应链金融依托在产业多年的浸淫,风控端天然具备优势;

2)如果说非银机构做的是纯粹金融,则供应链金融则是在试图构建金融生态;

3)在供应链金融体系中,各非银机构均成为体系中一部分;

4)供应链金融本质上属于大数据金融,延展性更佳。

痛点孕育变革


中小企业“融资痛”


宏观经济下行大背景下,中小企业生存状况堪忧,尤其是融资难问题更为突出。一直以来,由于信用缺失、固定资产等抵押担保品少、财务信息不透明等,中小企业的融资是个顽疾,近年来尽管国家出台了多项舒缓中小企业融资难的举措,但银行等主流资金供应方惜贷现象仍未有效改善,中小企业要么通过内生积累,要么高成本通过非银行金融机构获得资金。


中小企业痛点:融资难、融资贵、融资乱、融资险。多层次金融市场的缺失,使得中小企业暴露于无主流金融机构覆盖的尴尬境地,中小企业融资也多是“富贵险中求”,融资成本高企,且相应金融服务机构散、乱,对中小企业稳定经营造成重大影响。


从另一方面讲,针对中小企业的金融服务仍是一片尚未被充分开发的大市场,新的金融模式、新的技术应用都可能彻底启动行业崛起阀门。


除了融资难,中小企业资金亦受到行业挤占:


1)营收账款总规模超16万亿。以供应链上游企业为例,截止2012年应收账款余额已经达到16.6万亿,中小企业现金压力巨大;

2)赊销期的延长。根据《2014科法斯中国企业信用风险报告》,2013年31.7%的企业赊销期大于60天,明显高于2012年20.3%的企业占比,总体信用进一步恶化的趋势非常明显。


核心企业“转型痛”


中国正处于经济的换挡期,行业产能过程、转型压力自不必多讲,但就产业中企业来讲,由于自身优劣势禀赋不同,在转型大潮中表现出不同的诉求。小部分掌握了产业核心资源的企业,希望利用金融业务将其在行业中长期建立起来的优势变现;大部分中小微企业则对解决融资问题具有更强的偏好。


无疑,供应链金融对整个产业链的再升级都是战略级突破口。


产能过剩已经成为行业性趋势,核心企业亦未能幸免。如:1)粗钢产能利用率2014年降到最低点70%,产能严重过剩;2)截至2015年1月,工业企业利润总额累计同比负增长4.23%,盈利能力持续下滑。在行业性大趋势下,核心企业盈利能力也大幅下降。



直击痛点,多方共赢


行业层面无阻力,供应链金融的生长将极为舒展。行业趋势总是向阻力最小的方向发展,供应链金融无论对于核心企业还是中小微企业,乃至物流企业都具备明显的益处,利益的产生并非存量之间的博弈,而是增量的创造。同时互联网的发展更为供应链金融提供了难得的时代背景,多方共赢提供充足动力。


供应链金融如何开展?结论极其简洁:核心企业的“转型痛”创造供给,中小企业的“融资痛”创造需求,而两者的碰撞必将催生出新的蓝海业务。

供应链中主体将至少在以下方面获得益处:


1)核心企业切入供应链金融,构建新的优势领地,其掌握的物流、信息流、资金流将充分发挥优势;
2)中小企业获得低成本的稳定资金,为主业提供持续动力;
3)第三方物流企业业务量上升,同时个别优秀企业亦可通过物流、仓储建立的优势切入供应链金融业务;
4)通过供应链金融中的应用和拓展,电商平台价值将大为提升。




第三方物流企业发挥上下游桥梁优势,拓展自身业务空间。物流公司具有专业的货物存储管理、丰富的买卖双方的交易信息,在存货抵押为主要形式的供应金融中具 备优势,如仓单质押授信模式,物流企业具备充足的优势。物流企业亦可以通过搭建互联网交易平台,更深入的渗透供应链金融。

来源:武陟投资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供应链金融优势分析
供应链金融被产业巨头目光锁定 中小企业2017供应链金融如何存活?
【案例解析】深发展:供应链金融制胜
15万亿规模,看最新报告如何解读“互联网 供应链金融”三大趋势
专题研究丨纺织服装行业供应链金融研究
从4个关键词,读懂京东供应链金融科技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