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供应链金融的前世今生

供应链金融(SupplyChainFinance,SCF)顾名思义就是供应链上的那些产业与金融的故事,那么必然的前提就是必须有供应链的存在和供应链管理的存在和盛行在前吧?!没有生存环境,哪里来的生存?显然,供应链金融绝对不是单纯的金融概念,也不是银行一家的事情,这里包含两个对象,一个是资金供应端的银行、一个是资金需求端的在链的企业(也就是这个融资对象,必须是一个在链的展现形态,要么有完整的资讯证明其真实的在链运营行为,要么就是信息化的供应链上的的企业)。我们绝不可以将供应链金融看成一个纯粹的金融服务行为。首先供应链金融是伴随供应链管理信息化的进程发展起来的新型金融服务业态,供应链管理信息系统的两个相辅相成的支柱就是供应链金融服务和共供应链物流服务,一个保证供应链资金流的高速运转、一个保证供应链上物流的高速运转,供应链管理的目标就是保持供应链上的物流和资金的可靠周转、并持续提高周转率,由此提高供应链的竞争力。而供应链竞争力就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供应链管理的信息化、网络化、平台化、智能化一直是国际巨头的全球化竞争利器。与此相伴,供应链金融平台化、数据化、智慧化确保了其去担保化的优势和智能化水平,供应链物流的网络化、自动化、智能化也确保了供应链上企业之间货物贸易真实性的可检测和安全性,由此在产业供应链领域形成了紧密结合、相辅相成、高度信息化和智能化的供应链金融和物流综合服务系统。这些系统的存在和高速发展,为银行业提供新型供应链融资业务提供了全新的市场和全新的服务方式。但是,在整个供应链金融服务领域,银行只是一个服务方,如何构建科学的供应链金融服务网络则不是银行业的优势,其主要资产依然掌握在产业供应链的链主手里,因此,供应链金融是一个高度产融结合的领域,在今天还必然是一个互联网 课题,它不是一个独立的金融服务行为。对于供应链管理松散的行业和产业,或者供应链管理缺失的企业或行业,则存在一个企业转型升级的鸿沟,因此供应链金融应用是存在一定前提的。

 如果我们对供应链金融感觉陌生或者是新奇,如果各种解说众说纷纭,那是因为供应链金融是一个发生在异域的、企业信息化和产业供应链信息化普及后的故事了!就发展历程而言,在国际产业供应链信息化发展30多年后,我们的产业发展却放弃了、或忽视了、或轻视了世界产业供应链高速发展的这个历程


伴随信息网络技术的发展和普及,在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中,我们的企业更多的选择了在产业链的局部做大做强,我们重视了产业链的具体环节,比如集中优势力量聚焦生产制造与代工环节,而忽视了全球资源配置和全球化供应链竞争意识,我们的企业更多选择了并入国际化企业的供应链这样一种龟缩,放弃了对产业供应链、以及配套服务资源和产业生态圈的控制。这在制造业和科技产业尤为突出,当然,在区域壁垒森严、或者区块化的产业供应链生态圈内,我们的一些产业依然可以获得竞争优势让外国企业难以染指,但是站在资本的范畴看,这种区域壁垒也是脆弱的,比如房地产,商业零售、旅游等。因此,我们可以说,企业的竞争力就是供应链竞争力,产业竞争力是产业的全球化资源配置和国际化供应链竞争力,这一切又离不开信息网络技术也就是“互联网 ”的帮助。

今天我们可喜的是已经进入了全民信息化时代,我们有巨大的互联网人口,六亿万民、大约五亿移动互联网用户,这是巨大的互联网人口红利,是发展网络消费,以互联网消费拉动产业发展的一个巨大机遇。但是,产业的发展要跟上互联网时代,跟上客户的需求,却依然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因为我们的企业远没有完成企业信息化的进程,尤其是中小企业,而且更多的企业远没有进入供应链管理和供应链竞争时代,更没有普遍的进入供应链管理信息化时代,对大数据时代更是望洋兴叹了!没有完成信息化改造和“互联网 ”的传统企业严重滞后于互联网经济的发展,这便是我国互联网金融创新的尴尬所在---资产荒! 企业普遍的缺乏互联网形态的信用表达方式是根本问题,但并非它没有信用 !有交易规模、有市场的企业就一定有信用,为什么有几百万、上千万交易的中小企业就不能展现交易信用呢?这是企业自身的问题,不全是银行的问题。

在发达国家供应链金融作为信用融资的佳话早已经深入人心,为什么却很难成为普惠我们中小企业的喜剧呢?供应链金融在欧美主要是商业银行信贷业务的一个分支领域(银行层面),也是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的一种新式融资渠道(企业层面),其核心目标就是去担保化的信用融资,这个去担保化也是逐步形成和发展的,最初是银行向客户(核心企业)提供融资和其他结算、理财服务时,同时向这些客户(核心企业)的供应商提供应收账款融资、或者向其分销商提供应付款融资代付和存货质押融资服务。简单地说,就是银行将核心企业和上下游企业联系在一起提供灵活运用的金融产品和服务的一种融资模式。

银行为什么能提供这种服务呢? 主要是因为一些大型企业企业或企业集团,在他们掌控了一个或一些产品的的产业供应链的控制权成为链主后,为博取最大利润和竞争力,他们需要做出最佳效率的财务安排,这种安排必然是针对整个供应链上下游全部企业的。比如,一个特定商品的供应链从原材料采购,到制成中间及最终产品,最后由销售网络把产品送到消费者手中,将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零售商、直到最终用户,在供应链上是连成一个整体的,在这个供应链中的一个企业可能存在扮演买手和卖手的双重机会,一些扮演买手的企业有时会表现出强势,在交货、价格、账期等贸易条件方面对扮演卖手的企业要求苛刻,从而给这些企业造成了巨大的压力。而上下游配套企业恰恰大多是中小企业,难以通过传统的担保融资方式从银行融资,结果最后造成供应链上资金链断裂或者资金流停滞,整个供应链运转不畅,这对链主企业是不可以容忍的。因此,传统的、最初的供应链金融业务最大的特点就是核心企业主动邀请银行为其上下游企业提供信用融资服务,核心企业也很乐意根据产业链上真实的贸易需求为企业提供担保,这也是后来很多企业或企业集团成立财务中心、金融服务中心的动力,很多核心企业可以自己直接为上下游企业提供供应链融资服务,因为上游的应收款融资,还贷本就是核心企业的责任,对下游的应收款核心企业也存在很大的控制力,因此对背后提供资金的银行来说只要考虑核心企业的信用就可以,核心企业从银行获得资金后,再根据上下游企业的实际需要安排融资,而不考虑传统的担保需要,于是就诞生了链主视野下的这种新型融资和风控模式。这种模式的兴起,使得银行形成了新的体验,找到了新的服务模式。

推而广之,于是银行发现:只要在供应链中寻找出一个大的核心企业,以核心企业为出发点挖掘上下游中小企业的动态的、符合真实贸易背景的交易信用,就可以为其提供信用融资。

如此,供应链金融一方面将资金有效注入处于相对弱势的上下游配套中小企业,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和供应链失衡的问题;另一方面,将银行信用融入上下游企业的购销行为,增强其商业信用,促进中小企业与核心企业建立长期战略协同关系,提升供应链的竞争能力。银行也通过核心企业获得了批量的客户。      

三个要点和启示

1.理想状态下,银行透过核心企业可以获得上下游中小企业的交易信用,这是银行认可的、银行视角下的信用,是企业间贸易背景真实可靠的信用,互联网时代这种贸易真实背景可以体现为大数据信用,大数据征信使得去担保化成这个理想目标成为现实,但是我国的银行要彻底改变“担保 信用”的融资习惯、甚至放弃担保,则是另外一回事了。

2.在供应链融资模式下,处在供应链上的企业一旦获得银行的支持,就等于银行信用注入了相应企业,也就等于进入了供应链,从而可以保证整个“链条”的可靠运转,而且借助银行信用的支持,还为中小企业赢得了更多的商机。

3.既然银行信用切入供应链,可以为企业增色,那么还有其他银行金融服务介入就更好,供应链金融解决了缺钱融资的问题,把银行的投资理财业务和互联网创新金融服务加入,还可以有钱增值,让银行提供流动资金增值服务,这样供应链资金的增值效益就更突出了。这也是今天,为什么很多B2B电商平台积极打造供应链金融综合服务平台的原因。可以预测,在互联网 的时代,未来银行的交易金融业务,直销金融业务将会全面介入产业供应链的金融服务。中国必将出现产业互联网和互联网交易金融和直销金融的并行发展局面。

可以预见不远的将来,我国'银行业 互联网'必将形成两个未来的金融业态,以交易为核心的交易银行业务,以投资理财消费为核心的直销银行业务。而这两项业务都可以介入产业供应链的发展,实现缺钱融资、有钱增值的在链在线实时服务,并将会加大提升产业供应链的竞争力。整合这两类新型金融服务作为企业平台的标配,必将成为实体链主(核心企业)、虚拟链主(平台)的核心竞争力之一。

面对产业领域,银行业正围绕产业供应链建立新型的互联网交易金融服务体系,但是从产业领域和供应链融资端看,很多的B2B电商平台和大型企业级电商平台都存在一个严重的挑战,就是在行业和产业领域如何有效的建立银企对接的金融综合服务平台?!实践证明,在平台上照搬银行产品和复制银行融资交易流程是于事无补的,如何重构平台化的产融交易结构才是突破的关键!如何构造适合产业供应链需要的金融服务交易结构,这有待于产融结合团队的创新和突破,远非单方面因素可以完成的。需要科学理想的研究和创新 。

但是,在目前的实际探索和执行过程中,如果银行无法通过核心企业获得上下游企业的交易信用,或者核心企业不能有效呈现其供应链上下游的动态信用,银行就会倒退一大步,要求核心企业为其上下游融资企业提供担保或者风险准备金,这显然就会大大的萎缩供应链融资的适用范围,核心企业可以为七大姑八大姨提供担保,还不一定都是情愿的,对非亲非故的企业就很难了。这是目前供应链金融在我国演变成了宫廷戏剧的原因,普惠中小企业成了传说,供应链金融还是堕入嫌贫爱富的俗套,很多银行业的供应链金融业务员也依然宁愿在宝马车里哭也不愿座铁皮火车去相亲,供应链金融业务继续成为银行为优质客户改善融资效率的工具,而没有冲破传统的供应门槛而普惠中小企业。一些B2B 电商平台也依然没有解决这个问题,所谓自营也和担保是一样的代价,很多细分行业的B2B平台是无法承受自营和担保的压力和责任的,因此这些虚拟的核心企业或虚拟链主依然无法爆发供应链金融的潜力。如何构造有效展现产业供应链的交易信用并有效对接银行银行供应链金融服务正是我们的企业和银行业面临的共同挑战,知识、技术、人才、投资成了应对挑战的挑战。而跨界盲区、浮躁、忽悠、急功近利等社会因素也成了战略行动的沼泽。

今天,“互联网 ”的大潮应时而起,确实为供应链金融摆脱束缚、走出庙堂、辐射社会打开了广阔的空间。国际先进企业的它山之石,大数据金融,也证明互联网供应链金融存在巨大的、切实普惠中小企业促进产业供应链发展的巨大能量,但同时也要求广大的中小企业迅速完成供应链信息化、或向供应链平台的迁移。“互联网 ”是供应链平台化的利器,也是中小企业迎接供应链金融服务的基础。从世界大势所看,互联网供应链金融将是产融结合的关键,也是银行业全面走向互联网 的基础,由此诞生的交易银行业务也将成为我国商业银行业互联网化的一个主要发展方向,唯有互联网 能彻底解放传统供应链金融的生产力。另外一个极端重要的问题是:普遍遭遇融资难、融资慢、融资贵的中小企业该如何迎接这种变革呢?难道静等交易银行的到来吗?如果等,它来了也不认你。

中小企业在做出转型升级和迎接新型金融服务的战略选择时,一定需要清晰一些供应链金融的基本概念。后文罗列了一些基本的观点和看法。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区块链驱动供应链金融创新
供应链金融被产业巨头目光锁定 中小企业2017供应链金融如何存活?
【案例解析】深发展:供应链金融制胜
2020年,供应链金融将迎来怎样的新形态?
创新供应链金融服务对中小企业发展的影响
供应链金融,20万亿产业的危与机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