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散文天地 | 高巧燕:院中绿树说流年

2017年还剩121天,你还没有关注我?

院 中 绿 树 说 流 年

文 | 高巧燕

几年前,先生从省城退役回到老家,在自家的院子里先后种下了一株枣树,一株丹桂和数棵香椿树。丹桂金秋飘香,花香甜美怡人。香椿的嫩芽在清明节掐下,洗净切碎,拌匀蛋羹煎炒,其味鲜香,是春日餐桌上一道不可多得的时令野蔬。那株其貌不扬的枣树,是搬家回来的第一个春天,先生从市场上买回来栽在院中的。先生与枣树的特别情怀,要追溯到十余年前的冬天。

那是第一次随他回他老家拜年,见一棵约摸一人合抱的枣树,几乎半倒伏着生长在他家门前的空地上,枣树掉光了叶子,先生说:"小时候经常打枣子吃,又甜又香啊!这几年不知为什么枣子结得少了。”

先生望着远方连绵起伏的山丘,淡淡的向我说,"等我们安顿好,一定要在院里栽上枣树。"那时的他,年轻羞涩,面对初次去他家的我,像个腼腆的少年。

后来读《飞廉的村庄》,领略到作者笔下围绕着村庄,亲人一样的绿树。那些柳、杨、香椿、苦楝等,蓬蓬勃勃,使乡村热闹而又永远那么年轻。

爷爷还在世时,每年清明节回去,总是一件令人十分向往的事情。不仅可以观赏满目的桃红柳绿,更有爷爷奶奶慈祥的笑容,还有他们早早准备好的一大桌充满田园气息的农家饭菜。餐桌上,一定少不了奶奶在屋前的椿树上,新摘下的香椿叶炒鸡蛋。翠绿金黄的香椿鸡蛋饼,看着就让人垂涎欲滴,吃起来更是清嫩爽口,唇齿留香。

前几年,九十二岁的爷爷因病去世,奶奶已被她最小的儿子接去南方养老。香椿树,像无人看管的孩子,孤独寂寞地生长在老家屋前的池塘边。去年清明节回去给爷爷上坟,先生将香椿树周围丛生的几棵小苗拔了带回来,种在我们自家的院子里。"这树肯活,好养,不娇气。"三月温暖的阳光下,先生一边用铁锹挖坑一边说。

香椿树果真好种,去年春天种下时不足三尺高的小苗,今夏已是郁郁葱葱,高过人头了。

 “把叶子都摘了去,我和婆婆(奶奶)都不吃这个。”一一站在老家门前,我的耳边似乎又响起了爷爷在世时那苍老的声音。

我们婚后第二年,为使先生弟弟成家,家里又筹钱在镇上买了一间前店后院的老房子。

老家是座明清古镇,老街上的房子都有近二百年历史。家里买下的房屋大约已几易其主了,屋内摆设的物件也不知换了几轮。唯独后院里,不知哪一任主人植下的一棵桂花树,已经碗口粗细了,树冠如盖,四季苍翠欲滴。国庆节回去,正是桂花盛开的季节,繁密的枝桠间,缀满了一簇簇粉黄的小花朵,微风吹过,清香让人陶醉。那时,在我父母的帮助下,我们已在孝感城郊购置了一小块宅基地,准备盖房。先生说,"等房子建好,一定要在院子里种枣树、桂花树、香椿。"

如今,当年安家时种下的香椿、丹桂、枣树,都已高过院墙,它们的枝叶一半在院内,另一半伸到院子外,院外浓荫下是一条大路,走过的人,有时会踮起脚尖,观院中的绿树。

每棵树,都有它们成长的故事。风过,叶沙沙,似在细诉光阴深处的芬芳。

- 关于作者 -

高巧燕,孝南作协会员,偶有散文诗歌散见《孝感日报》《孝感晚报》及南方某报刊。闲时爱看庭院花开花落,爱天空云卷云舒;更爱在文字的海洋中阅读他人的故事,丰富自己的人生。所有的书写只为在人生的路上,在时光的流逝中成全出一个更好的自己和遗憾更少一点的母亲!

阅读往期经典

诗歌星空 | 郁弦诗歌三首

小说看台 | 戴希:生日玫瑰

散文天地 | 郭丹霞:烟雨田园

小说看台 | 徐国平:一 村 荒 凉

小说看台 | 侯德云:轻轻地爱你一生

第 一百七十七 期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作家专栏」杨岸:滚滚黄河,驮不动世代乡愁
​【燕庭筑鼎】专栏 || 我思念的香椿树
【散文作家】王冬良II院中有棵老枣树
老屋听冬
文友主页丨骏捷:对枣树的愧疚
鲁明||家有香椿树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