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蜀素帖——临帖心语

米芾的“八面出锋”。岂止八面?八面出锋,其实是很多面,用的是既厚重又灵巧的劲。

点画上一笔的出纸决定了下一笔的入纸,笔势的连贯性及连带要时刻营造,要分析每一个点画从哪里起,哪里出,又要走到哪里。如果单独的摆点画,忽略了点画之间的关系,没有连贯的表达,少了自然书写的闭合性原理和块面组合,实不可取。

“臣书刷字”,“刷”是米芾的用笔特征,讲究的更是力感,因为节奏感同样来源于力感,感受不疾不厉的书写。字的细节是自然连带出来的,各种形态皆为因势利导的用笔与组合。书写节奏并非快而无当,而是快中有慢,慢中有快,含蓄的表达。

米字点画看似直白,却含蓄灵动。临米字,要用腕力,手腕要放松且沉着,让腕带着笔走,“腕力可抵千钧”。米字侧锋用笔比较多,为了避免扁薄,逆顶的用笔很有必要,让点画厚重、圆劲、形态丰富。

米字大多一边重一边轻,而点画却饱满。临习时要临出它的疏密对比,写出块面感。若上一个字左侧重,到了下一个字,往往就是右侧重了。可见米芾当年书写时也在不断调整,绝非信手为之。

米芾的笔法直追王羲之的雄强,但很多笔法又来源于《智永真书千字文》,在智永千字文里能找到米芾用笔的渊源。米字的有些点画看似断开,但却是笔不离纸的运行,“连”意弥满。懂得连带,精彩的细节就很好表达。

临米字,细线与粗线的过渡不能突兀。线再细,也要含着力走,不能浮漂,写出自然而然。越是流畅的地方,越要注意连贯性。因为流畅的地方更要见细节。

米芾与唐欧阳询一样,也是一位结构大师,结字看似出其不意,却又沉雄跌宕,很有特点很性情,有不疾不厉的,也有风流婉转的,非常精彩。(梁镛)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想要写好行书,这些“用笔细节”注意到没?|墨客书院
米芾行书尺牍技法(5-8)
薛元明--《“八面出锋”辩》
书法里什么叫“”八面出锋?
论董其昌的书法用笔观
话说米芾的“八面出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