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书法 | 洪厚甜:定位古人作品,选择学习内容

我们学习书法第一就是要扣紧线的表现技术,第二是线的转换技术,从一个线转换到另外一个线的技术转换,还要研究一条线的生成和另一条线的生成之间的环节技术。因为书法是时空关系的基本美学特征,也就是所有线的存在是一个有序的存在,从第一画到最后一画,从第一个字到最后一个字,这个过程是清晰的。就是说第一是线本身的生成技术,第二是线与线之间,从一条线到另外一条线之间的转换技术,同时在线和线出现的过程里面所带出的符合于汉字结构的空间关系。这种空间关系又可以随着人的情绪对它进行一种变化、调整,王羲之可以在《兰亭序》里面二十多个“之”字不一样,就是对同一个字不同形态的描述和表达。

有人说洪老师你说了这么多,我们究竟怎么做?我不是说你怎么下笔、握笔,我说的就是一个宏观的观照,看书法看什么东西?当了这么久的书法家,都在入选国展了你还没有思考过这个问题,你这个书法家当的是不是有点窝囊?书法艺术的核心内容就是线和线的空间关系,但是你从来没有追问过线的生成技术和线的空间关系,成天就拿本字帖去写它的点画形,你这个帖写像又有什么意思呢?就是没有建立在一个大的前提下、观念下来对它进行一个观照。

你要训练小篆的线形,要训练阴柔的线形,《峄山刻石》是非过不可的,绕不开的。要进入阳刚的这一块技术体系,《石鼓文》和金文的这个体系是必须要做的,黄宾虹一辈子牛在哪里?他这一辈子写篆书,一辈子写金文,他深入研究的是金文的形还是金文的线呢?你去看他的山水画,笔笔是大篆和大篆线的变形。所以你看他晚年有些画像铁水倒上去的一样,一个钢笔擦过去就像那个锈斑在青铜器上的感觉,牛的不得了。为什么林散之的草书那么高?林散之每天早上要写汉隶,我们说沙孟海的线条厚重,沙孟海写篆书的水平了不得,篆刻水平也了不得,齐白石晚年的行书写的又平和又深刻,他的篆书功底谁敢不认同?只要成为大师,只要真正称得上旷世之才的,在这个领域都有相当的积累,所以说当我们建立了这种认识观的时候,我们来认识这些大师,认识他们的状态,认识他们的成功之点,我们再来设计我们自己的学习。当你梳理了这些以后,我们的学习内容自然就出来了,要追问的技术就是生成它的技术,那么你这个技术是不是符合于自然书写的这种线的状态?

我们有了科学性的梳理以后,才能带的出符合于科学性的技术方式、行为方式和内容,没有认识的前提无从谈我们的正确与否。你说我这个线写的不厚,本来就是阴柔的线要那么厚干吗?你说我这个线写的不流畅,我本来就是要用枯涩的线,我要它流畅干吗?你去品味徐渭的书法的时候,你就是觉得他写的不规范,不理性,徐渭如果写的理性了哪里还有徐渭?你去看大王的时候你觉得他的线条太碎,它就是小草,没有王献之那种长线条。它如果搞成那种连写,线条与转换之间的技术那么密切相连,那还有王羲之没有?

所以说你一定要先看清楚对象然后再去判断他技术使用的内容。你把董其昌的线条写的很单薄,哪里还有董其昌?我们看一件唐寅的字,如果转换全是专业书家的技术,那肯定不是他写的,唐伯虎就是介乎于画家的那种状态,他不是职业的书法家,唐伯虎的书法技术不是一个完整的、真正进入帖学的技术体系的东西。所以我们在选择学习对象,追问他的时候一定要注意,他都会对应一个技术内容,我们要对他进行延伸的时候,对他进行拓展的时候,我们就知道他的边界在哪里。就好像舞台一样,你要在上面舞蹈你先要知道它有多宽有多长,我经常给大家说,你把北京扩大二十倍,中国的国界没有拓宽,但是你把云南的边界挪一寸,中国的版图就增加一寸,就是说我们在进行艺术创造、艺术学习、艺术研究的时候,要知道我们拓展它的理由和可能会出现在什么地方,你首先得知道它的边界有多大。

在魏碑里面什么元素成就了魏碑?魏碑和唐楷的技术共性点在哪里?反过来说,在唐楷里面有多大程度上我们能够接纳魏碑的元素?我们既知道它自己独立的技术体系,同时还知道它的技术交叉点在哪里,那么我们才能够合理的把魏碑里面的元素吸纳到对唐楷的表达上去,反过来说我们也可以把唐楷的东西运用到对魏碑的表现里面去,但是别人一看还是魏碑。所以说这个体系很重要,你一定要把它搞清楚,第一是线条的训练,第二是技术表现力的训练,包括线条自身的表现力和空间关系组合以后的表现,这些都是我们学习思考的内容。

当我们理清楚了中国书法这两条线,那么所有的表达首先要选择是什么样的线的表达,我们要对线所对应的审美的系统要有一个范畴。纯粹小篆线的表达是哪些东西?小篆里面掺加了一定大篆成分又对应了哪些东西?小篆里面有比较重的大篆成分又表现对应的什么东西?你说有没有这种风格的东西存在,怎么没有呢?《中山王器》如果你纯粹用小篆去表现,它就是美术字,《中山王器》的线就是小篆外在的线形,大篆线条的内质。也就是说在这条线的表达上有充分的大篆的内容,那么你写出来的《中山王器》它才能让人感觉有骨力,但是你去看现在社会上哪一个是用大篆的线形内容去表达的?

所以说对古人作品的定位,对我们选择的取舍都是我们当下怎么来培养、推进、提升我们的非常重要的内容,所有的学习都是为了我们能力的提高,哪个能力的提高,围绕两个能力来思考问题,第一,驾驭毛笔的能力,就是让毛笔听你的话,第二,运用毛笔进行表达的能力,也就是说你懂这个语言,把它运用的非常清楚,你还要会用这个语言来讲故事,会营造一个艺术氛围。你有一流的毛笔运用能力,还有一流的讲故事能力,你就是高手,你看我们历史上哪一个优秀的经典不是这两个能力的表现?我们一说《兰亭序》,你闭着眼睛都知道它是什么味,它的技巧有的说吗?毛笔的转换有的说吗?它讲故事的能力、表达的氛围有的说吗?那么,怎么来实现这两个能力的提高呢?面对庞大的书法艺术经典体系,只有一条路,就是进入它。那么怎么来进入呢?分门别类,你培养哪一方面的能力你就做哪一方面的选择。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洪厚甜:以当代立场建立书法的技术体系
洪厚甜:抓住这两点就掌握了书法的核心内容
于钟华:什么是篆书
洪厚甜课徒稿:线条是书法的核心
洪厚甜:从初级走向高级一一谈书法学习的路径
书法知识大全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