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经典魏碑《龙门二十品》对清代人有什么影响?

作者:金玉甫

(文章节选自:《龙门二十品》与清人的尚碑情结)

正文

《龙门二十品》对清代人的影响 。我国书法艺术源远流长。历代书坛名家辈出, 无名书手更是数不胜数。各类书体, 不同风格的作品丰富多彩, 蔚为大观。龙门石窟造像题记作为独具风格的碑刻书法艺术, 也早就引起了历代特别是清代一些书法家和书法爱好者的重视。

清人阮元在《北魏南帖论》及《南北书派论》中简述我国书法艺术的变迁, 大意说:书法变迁到东晋南北朝而分为南、北两派。南派不显于齐隋, 到贞观初, 因唐太宗独喜二王 (王羲之、王献之) , 以至欧阳询、虞世南、褚遂良等均习《兰亭》, 使王氏一家兼掩南北。但当时世间所习的还是北派。以后赵宋阁贴一行, 不重碑版, 北派就更趋衰微。

阮元的论述专以碑帖为界而分南北书派是不全面的, 关于这点康有为在《广艺舟双楫》中已经指出。但他仅从一个方面说明了书法艺术变迁中的某种倾向, 而且主要是针对清代书法艺术中的流弊而发的。明清两代, 由于一些帝王偏好赵 (赵子昂) 董 (董其昌) 书法, 所以习书者大都宗法赵、董, 以致片面追求纤丽、秀媚, 而流于柔弱。尤其是科举试卷规定必须书写一定格式的书法, 称之为“院体'或“馆阁体', 更使书法趋于单调、刻板, 大大束缚了书法艺术的发展。

康有为说:“元明两朝言书法者日盛, 然元人吴兴 (赵子昂) 首出……自是四百年间文人才士纵极驰骋, 莫有出吴兴之范围者。故两朝之书, 率姿媚多而刚健少'。至清, “圣祖 (康熙) 酷爱董书, 臣下摹仿遂成风气。……香光 (董其昌) 俊骨逸韵有足多者, 然局束如辕下驹, 蹇怯如三日新妇' (《广艺舟双楫·体变第四》) 。

所以, 书法艺术沿传至清代, “流弊既甚, 师贴者绝不见工。物极必反, 天然固然。道光之后, 碑学中兴, 盖事势推迁, 不能自己也。' (同上《尊碑第二》) 清乾嘉以来, 随着金石学的发展, 大量古代碑石被发掘、整理出来。这些古代碑刻的书法同时受到了人们的注意, 它为书法艺术提供了新的资料。

因此, 当时一些书法家和书法爱好者积极倡导学写碑体, 想借此为书法艺术的发展开辟一个新的门经。诚如康有为所说:“碑学之兴, 乘帖学之坏, 亦因金石之大盛也'。他们大力推崇北朝碑刻的书法艺术, 如阮元称北派书法为“中原古法, 拘谨拙陋' (《南北书派论》) 。包世臣也说:“北朝人书落笔峻而结体庄和, 行墨涩而取势排宕'。正是在这种风气下, 龙门造像题记的碑刻书法艺术备受重视。相继有二品、四品、五品、十品、二十品、三十品、五十品、百品乃至千五百品等选拓本或刊印本问世。

其中五十品以下都限于北魏时期的造像题记。五十品原为曾炳章所选, 他在二十品基础上增选了三十品, 时代均以北魏为界 (见《洛阳县龙门魏造像题记五十品目录表》) 。龙门造像题记选拓本称“品', 一般都认为始于清德林选拓之《龙门十品》。德林曾在河南作知府, 有《德砚香集拓》。

今龙门古阳洞中留有一则德林碑题记:“大清同治九年 (公元1870年) 二月, 燕山德林祭告山川洞佛, 五大木, 起云架, 拓老君洞 (即古阳洞) 魏造像, 选最上乘者, 标名曰《龙门二十品》。同事人释了亮, 拓手释海南、布衣俞凤鸣'。由于和中国古代书法美学“温柔敦厚'的审美原则相悖, 千百年来, 《龙门二十品》乃至整个魏碑书法都未得到世人重视。

隋唐以降, 因唐太宗对右军书法的极力推崇, 使得人们习“晋人风韵'而弃“魏碑阳刚', 只有欧阳询、李邕、黄庭坚等少数唐宋书家从魏碑书汲取精华。历代书论, 论及魏碑者亦寥寥无几, 即如欧阳修《集古录》中仅存“然其字画, 往往工妙'只言片语。

清代是中国书法史上一个重要转折时期, 也是魏碑书艺日上中天、灵光复现的良辰吉日。从清雍正、乾隆至嘉庆前期, 是清代书坛发展的高潮期, 也是从帖派为主流向以碑派为主流过渡的时期。乾嘉年间, 金石考据之学盛极一时, 龙门造像题记也正是在这一时期, 由篆刻家兼书法家 (被称为“西冷八家'之一) 黄易首先发现的。嘉庆以后, 清代书坛发生了重大变革, 碑派大盛, 碑学勃兴。

阮元所著《南北书派论》、《北碑南帖论》起到了先导作用, 继之以包世臣的《广艺舟双楫》将碑刻书法立为正宗, 以“峻劲'为书法的最高审美标准, 从而使以往在文人书法中无立足之地的民间书法——魏碑, 一下子获得了与秦汉碑版同样的正宗地位。

至光绪时, 康有为所著《广艺舟双楫》为碑学的重要论著, 七年间再版18次, 在日本以《六朝书道论》译名出版发行。书中对《龙门二十品》论述及赞美颇多, 从而使龙门造像题记身价百倍, 饮誉华夏扶桑。可以说, 是康有为第一个对《龙门二十品》的书艺进行了高度评价, 虽然书中不乏溢美之词, 但毕竟有开创之功。

及至民国, 书法大家于右任先生从元赵子昂入手, 后专攻魏碑, 曾作《杂忆诗》云:“朝临《石门铭》, 暮写《二十品》。辛苦集为联, 夜夜泪温枕'。可见于氏对《龙门二十品》、《石门铭》的钟爱。其早期作品宗法龙门, 多用棱角森挺的方笔, 稍后渐用圆笔, 最终形成其独具特色的魏碑书风。

李叔同先生, 在其出家之前, 学习《龙门二十品》一派的书体, 曾在夏丐尊先生三十岁生日之时, “集始平公造像字造句', 赠对联一幅:“兹流年三十, 靡答恩万千', 作品神采酷似《始平公》。出家后, 法号弘一, 书法渐脱模拟形迹, 成一家面目。

当代人努力追求的自由、活泼、抒情、个性的大胆坦露等审美倾向, 在《龙门二十品》等魏碑中也得到了共鸣, 魏碑的自由性、变化性, 给世人的艺术创作提供了极大的变通性和广阔的艺术原野, 使得当代魏碑体的发展, 出现了超越本体、异于清人的崭新局面。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希望高人指教一下魏碑入门,最好能推荐一下教程?(压力山大67402951的回答,9赞)
《龙门二十品》及相关问题的思考
龙门二十品:广川王祖母太妃侯为亡夫广川王贺兰汗造像记
免费下载:魏碑精华《龙门二十品》
龙门二十品之二:《一弗为张元祖造像记》,端庄整肃,大气凛然
龙门二十品《元燮造像题记》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