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谣言止于智者(资治通鉴卷九十六之六)

  乙未日(十六日),东晋朝廷任命司徒王导为太傅、都督中外诸军事,任郗鉴为太尉,庚亮为司空。六月,任王导为丞相,取消司徒的官职,并入丞相府。

  王导性情宽容仁厚,所委任的许多将领,如赵胤、贾宁等,大多不守法令,大臣们为此感到非常忧虑。庾亮作为掌权的皇亲,更加不满。有一次,他在给另一个辅政重臣郗鉴的信中说道:“皇上从八九岁以至长大成人,在宫内则由宫女守护,在宫外则只有武官、小人们陪同,读书无从学音句,顾视询问则未曾遇见君子。秦始皇当时想让百姓都愚昧,天下人尚且知道这样不对,更何况有人想使君主愚昧呢!君主既然正当年华,就应当还政于贤明的主上。王导不恭敬地归还政权,却开始自居太师太傅的尊位,豢养许多没有能力的士人,您和我都身负先帝托付佐政的重任,这样的大奸之人不清除,又有什么脸面到地下去见先帝呢!(主上自八九岁以及成人,入则在宫人之手,出则唯武官、小人,读书无从受音句,顾问未尝遇君子。秦政欲愚其黔首,天下犹知不可,况欲愚其主哉!人主春秋既盛,宜复子明辟。不稽首归政,甫居师傅之尊,多养无赖之士;公与下官并荷托付之重,大奸不扫,何以见先帝于地下乎!)”因而想和郗鉴一起起兵废黜王导,但郗鉴不同意。

  南蛮校尉陶称是陶侃的儿子,把庾亮的谋议告知王导,有人劝王导秘密地加以防备,王导说:“我和庾亮休戚与共,像这种庸俗的传说,不应当在智者的口里传播。即使如同你所说,庾亮假使到这儿来,我就头带方巾,归隐还乡,又有什么可惧怕的!(吾与元规休戚是同,悠悠之谈,宜绝智者之口。则如君言,元规若来,吾便角巾还第,复何惧哉!)”王导又给陶称写信,认为:“庾公是皇上的大舅,你应当好好侍奉他。(庾公帝之元舅,宜善事之)”征西参军孙盛悄悄地劝谏庾亮说:“王公经常有辞绝政事、优游于尘世之外的愿望,怎么会干俗人所干的事情呢!这一定是奸佞邪恶之徒想离间内廷与百官的关系而已。(王公常有世外之怀,岂肯为凡人事邪!此必佞邪之徒欲间内外耳。)”庾亮这才作罢。

  此时庾亮虽然驻守于外镇,却遥遥控制朝廷大权,权势显赫,又拥有强大的军队,趋炎附势的人大多归附于门下。王导心中也不免有些不平,每当遇到西风扬起尘埃,便举起扇子遮蔽自己,缓缓地说:“庾大人的尘土污染了帝都的空气!(元规尘污人!)”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资治通鉴》396:不义之人,总是看见别人的不义,看自己都是义
激荡四百年修订版(73)苏峻覆灭(附音频)
庾亮传
《世说新语》注释及译文(中)
白话世说新语 企羡第十六
【国学典籍】《世说新语》---俭啬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