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艾灸百科 | 灸后反应与处理方式



艾灸疗法几乎无任何不良反应,比针刺疗法等更加安全。即使是不了解艾灸的人,也不会因为操作方法不规范而产生坏的调理效果,所以在家中就可以放心大胆地操作艾灸疗法。虽说艾灸很少出现晕灸情况,即使是偶尔产生的灸疮,也是有助疗效提高的,但是在出现此类灸后反应时,应了解基本的处理方法。




一、晕灸 



“空心恐怯,直立侧而多晕。”


——《标幽赋》      



(一)产生晕灸的原因


关于晕灸的原因,常见者有下列几种。


 1.  体质原因

为最主要诱因之一。体质虚弱,精神过于紧张、饥饿、疲劳,特别是过敏体质,血管神经功能不稳定者。不少无明显原因的晕灸者,往往可以从体质中找到原因。


 2.  刺激原因

穴位刺激过强,可致晕灸。所谓过强,因各人情况不一,很难度量比较。


 3.  体位原因

一般来说,正坐位或直立施灸时易发生晕灸。


 4.  环境原因

环境和气候因素也可促使晕灸,如气压低之闷热季节,诊室中空气混浊,声浪喧杂等。




(二)晕灸的处理


在施灸过程中,偶然出现发热、疲倦、口干、烦躁等现象,不必过于担心,可以尝试活动身体,饮适量温开水。一旦患者有先兆晕灸症状,应停止施灸,将患者扶至空气流通处。抬高双腿,头部放低(不用枕头),静卧片刻即可。如患者仍感不适,给予温热开水或热茶饮服。若是重度晕灸,停灸后让其平卧(如情况紧急,可令其直接卧于地板上)。据临床经验,此类患者在百会穴艾灸有较好的效果,灸至知觉恢复,症状消退。

(温馨小提示:灸疗结束后,最好能嘱患者在诊室休息5~10分钟后始可离开,以防延迟晕灸。)



二、过敏 


(一)产生过敏的原因


 1.  体质原因

导致过敏反应的主要原因是患者本身具有过敏体质,多有哮喘、荨麻疹史或对多种药物、花粉过敏史。


 2.  药物原因

一般指艾灸致敏:可能因为艾叶中含有某些致敏物质。有人曾将温灸盒盖的油烟取下,敷于曾因艾灸导致急性荨麻疹的患者前臂内侧,结果10小时后,被敷处发痒难受,并出现过敏性皮疹,证实艾叶中的某些物质确可引起过敏。




(二)灸疗过敏的处理方法


有局部或全身过敏性皮疹者,一般于停止艾灸后几天内自然消退。在此期间宜应用抗组织胺、维生素C等药物,多饮水。如兼有发热、奇痒、口干、烦躁不安等症状时,可适当应用皮质类激素,如泼尼松,每日服20~30毫克。情况严重者应及时去医院就诊。



三、灸疮 


古人认为,灸疮是治疗上的需要,不过要达到调病的目的,不一定要形成灸疮。


(一)产生灸疮的原因


 1.  灸量过大。

 2.  灸疮是因灸后起疱所致。起疱后被抓破感染,化脓后形成灸疮。



(二)灸疮的预防与处理


适量控制施灸量,便不致会起水疱;起疱后,要保持局部清洁,小者可不必挑破,5~8天即可自然吸收。发生痒感时,绝对不可抓破。


若水疱大者,可用消毒针刺破水疱,轻轻抽出疱液,用消毒纱布或淡膏药(如美宝烧伤膏或者绿药膏等)覆盖固定,加以保护,直至水疱消失愈合。若偶因不慎擦破时,立即消毒后包扎起来,便不至化脓溃烂。


若发生灸疮化脓,还要保护疮面,为避免感染须作适当处理。可以用消毒液、酒精清洗清洗之后,可用艾益生艾灸仪器温和灸伤口处,让伤口保持干燥,促进伤口愈合。



 艾心贴士: 


1. 施灸产生灸疮后为了促进灸疮的正常透发,可适量食用有助于灸疮透发的食物,如鸡肉、鲤鱼、笋、豆类、蘑菇等。当灸疮开始愈合后,便应当减少此类食物的摄入,以免延长灸疮愈合的时间。


2. 灸疮处在化脓期间,应避免重体力劳动。灸疮受到污染而发炎时,可用消炎药膏涂敷疮口,必要时服用消炎药。疮口未愈合时饭菜宜清淡,忌食鱼、虾、蟹、鹅、鸡、羊肉及辛辣食物,忌烟酒。否则易生痰涎,致病气滞留,灸疮不愈。




四、微红灼热 


施灸后,患者局部皮肤会有微红灼热的现象,这是正常的,无须特殊处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治疗带状疱疹一次立刻痊愈绝技
治未病▎6.22,该贴“三伏贴”啦!
特别策划┃为什么说冬病夏治是夏令的补剂?
身上为什么会长疱疹 是什么导致疱疹的发病的
灸疱、灸疮如何处理?艾灸注意事项
正确施灸,手到病消——灸后反应及处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