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颜面五脏法:面部经络丰富,气血充盛,一眼能看穿内脏的毛病!


颜面五脏法


面部经络丰富,气血充盛,加之皮肤薄嫩,所以身体内部的变化就会在面部有所反映。虽然古今面部分属各有所不同,但都是在《黄帝内经》有关脏象、气血、经络分布的理论基础上而形成的。


古代面部分区



《黄帝内经·灵枢·五色篇》把整个面部分为:鼻部称为明堂,眉间称为阙,额称庭(颜),颊侧称为藩,耳门称为蔽。



古代面部脏腑分属



1 庭为首面。

2 阙上为咽喉。

3 阙中(印堂)为肺。

4 阙下(下极、山根)为心。

5 下极之下(年寿)为肝。

6 肝部左右为胆。

7 肝下(准头)为脾。

8 方上(脾两旁)为胃。

9 中央(颧下)为大肠。

10 挟大肠为肾。

11 明堂以下为膀胱、子宫处。


现代面部脏腑分属


现代面部各部分属,是在生物全息理论指导下形成的,它在面部呈现一个倒置内脏图形,也是一种整体内脏在面部的缩影。


现代面诊法就是在此基础上形成并发展起来的。


值得注意的是,由于面部对应脏腑与传统中医不同,诊断方法也有所区别。



1 额头正中近发际处为子宫、膀胱。

2 额中线两侧为输尿管。

3 额中部为小肠。

4 两眼上下胞为左右肾。

5 鼻头为胃。

6 左颧处为脾。

7 右颧处为肝。

8 口唇处为心脏。

9 下颏处为咽喉。

10 两颊为左右肺。

11 支气管位于唇角两侧至下颏。



【现代面诊法治病小贴士】


人身体内脏腑的异常变化,可能出现在面部产生变化之前或之后。


所以一旦发现面部骨的形状、肌肉紧张度、弹性等发生变化,或者出现肿胀、皱纹、面部皮肤颜色改变及充血、疼痛等,要及时检查对应的脏腑有无异常变化。


一般来说,如果面部出现皱纹、斑点等,表明所在部位的相应脏腑功能失调;如果面部出现小疙瘩、充血、肿胀,则表明相关脏腑遭受病菌感染;出现黑眼圈,则表明肾脏、卵巢或膀胱有病。




⊙版权声明:文章源于网络,如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中医药“驻颜”有方法
中医体控电疗健康法与美容有何关系
美容养生
内经临床运用 (疾病诊法)10.13.灵枢·五色
中医美容的自我保健疗法,懂点中医让你拥有由内而外的美!
美容—强烈推荐针灸(经验方法)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