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慧眼识中药:真正的恒山黄芪,是这样子的!


导读中药的世界,因为家族庞大,成员众多,再加上历时千年,同一种中药经过漫长的发展变迁后,出现了不少的“旁系血亲”药,现如今,要真正识得一味道地药材,还真是有那么些难度!今天,小编和您一起来学习一下恒山黄芪,看看这味道地药材的真面目是什么样子的!

温馨提示悦读中医微信顺利进入首届“大众喜爱阅读微信公众号”推荐活动的终评阶段啦~作为出版社类唯一一个医药类入选的微信公众号,悦读中医倍感荣幸!现需要进行网络投票,请大家多多投票支持并转发!点击阅读原文投票,在第二页第三个,就是悦读中医哟!小编在此谢过!投票时间:即日起至7月22日!每天都有一次投票机会,期待您宝贵的一票哦!

ps1:投票并转发至朋友圈或微信群的,截图发送至悦读中医微信后台有机会获得精美图书一本哟!每天都有赠送

ps2:本周一至周三的获奖用户在文末!



1.来源及植物学性状

1.1黄芪的来源及植物学性状

豆科植物蒙古黄芪AstragalusmembranaceusFischBgevarmongholicusBgeHsiao或膜荚黄芪AstragalusmembranaceusFischBge的干燥根。多年生草本植物,高50~150cm。主根肥厚,木质,常分枝,灰白色。茎直立,上部多分枝,有细棱,被白色柔毛。羽状复叶有13~27片小叶,长5~10cm;小叶椭圆形或长圆状卵形,长7~30mm,宽3~12mm,先端钝圆或微凹,具小尖头或不明显,基部圆形,上面绿色,近无毛,下面被伏贴白色柔毛。总状花序稍密。荚果薄膜质,稍膨胀,半椭圆形,长20~30mm,宽8~12mm,顶端具刺尖,两面被白色或黑色细短柔毛,果颈超出萼外;种子3~8粒。花期6~8月,果期7~9月。蒙古黄芪植株较原变种矮小,小叶亦较小,长5~10mm,宽3~5mm,荚果无毛。

1.2恒山黄芪的来源及植物学特征

恒山黄芪为豆科黄芪属植物蒙古黄芪AstragalnsmembranaceusFischBgevarmongholicusBgeHsiao在山西恒山及其周边地区的仿野生栽培品,药用部位为根。蒙古黄芪为多年生草本植物。根直而长,圆柱形,近茎端直径10~30cm,表面淡棕黄色至深棕色。茎直立。奇数羽状复叶互生,小叶12~18对;小叶广椭圆形或椭圆形,下面被柔毛;托叶披针形。总状花序腋生;花萼钟状,密被短柔毛,具5萼齿;花冠黄色,旗瓣长圆状倒卵形,翼瓣及龙骨瓣均有长爪;雄蕊10,二体;子房有长柄。荚果膜质,半卵圆形,无毛。

2.历史沿革

黄芪以“黄耆”入药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味甘微温。主痈疽久败创,排脓止痛,大风,痢疾,五痔,鼠瘘,补虚,小儿百病。一名戴糁。生山谷。”列为上品。黄芪产地最早记载于南北朝。《名医别录》曰:“一名戴椹,一名独椹,一名芰草,一名蜀脂,一名百本,生蜀郡白水汉中,二月十月采,阴干。”据《重修政和经史证类备用本草》记载,黄芪在梁代以前黄芪出产在陇西(今甘肃岷县之南)者,色白,肌理粗,新者亦甘而温补。唐代《新修本草》记载,道地产区“今出原州(今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县或甘肃镇原)及华原(今陕西耀县)者最良,蜀汉不复采用”。宋代《图经本草》记载的“河东”即山西产黄芪的记载。民国初陈仁山著的《药物出产辨》载:“正芪产区有三处:一关东,二宁古塔,三卜奎,产东三省,现时山西大同(以浑源为最大量)、忻州地区,内蒙古及东北产者为优。”《浑源县志》记载,早在1500多年前的北魏时期,即有上恒山采黄芪入药的历史,宋代以后的医家始终把浑源黄芪视为正宗和上品,故有正北芪之称。元朝末期开始,野生黄芪大面积发展,作为贡品。它也是我国外贸出口的名贵药材,享有“世界黄芪在山西,山西黄芪在浑源,浑源黄芪甲天下”的美誉。

3.质量特征

3.1质量要求

应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对黄芪的所有质量规定。

3.2药材性状特征

3.2.1黄芪药材性状特征

呈圆柱形,有的有分枝,上端较粗,长30~90cm,直径1~35cm。表面淡棕黄色或淡棕褐色,有不整齐的纵皱纹或纵沟。质硬而韧,不易折断,断面纤维性强,并显粉性,有放射状纹理和裂隙,老根中心偶呈枯朽状,黑褐色或呈空洞。气微,味微甜,嚼之微有豆腥味。

3.2.2恒山黄芪药材性状特征

条匀顺直,长35~100cm,有的可达100cm以上,直径12~3cm,分叉少或无。质柔韧,断面纤维性强,粉性足,有明显的纵皱纹。横切面上,外圈(皮部)黄白色,中心(木部)黄色或淡黄色,中间有一棕色的形成层环,习称金井玉栏。空心小或无,闻之有豆腥气,味微甜,嚼之豆腥味明显,嚼后渣少。

3.3化学成分特征

含亚油酸、亚麻酸、胡萝卜素、甜菜碱、胆碱、多糖和多种氨基酸等活性物质,富含硒、铁、锰等微量元素,其中毛蕊异黄酮葡萄糖苷(C22H22O10)不得低于0070%,总糖含量不得低于700%,水溶性浸出物含量不得低于2400%,以上指标显著高于其他产区黄芪。

4.包装、标识、运输及贮存

4.1包装

以纸箱、布袋或透气纤维袋为宜,每袋不宜超过20kg

4.2标识

应附标签,标签应注明产地、采收时间、批次和采收人等信息,标签应符合GB/T191的规定。

4.3运输与贮存

应选择清洁、卫生、无污染、通风干燥、防潮的运输工具和贮存场所。运输、贮存过程应防止雨淋和曝晒。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广盛原传奇》纪实文学连载第十六章
金世元讲道地药材的形成与演化
中药图片【止血药】
【药对口诀】中药配伍100对
【音频讲座】心脏病“药人”系列之“黄芪人”(上)
中药图片【消食药,涌吐药,驱虫药】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