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长安十二时辰》里闪过 5 秒的画,大有来头

一幅古画

现在的古装剧,如果不加几张古画进去,都不好意思开播。

宋徽宗的 《瑞鹤图》、刘松年的 《四景山水图》、赵孟頫的《鹊华秋色图》...都曾被搬进剧中。口碑不错的《长安十二时辰》,在第二集第 27 分钟也出现了一幅画,虽然它只闪过了 5 秒钟,并且只露出了三分之一,但我还是好事儿地把它揪了出来。

《长安十二时辰》第二集第 27 分钟

细读这幅画之前,我们先看一下它在剧中出现时的场景。

那日,太子对李必说:“圣人为看这骊山晚照,竟要此后协同严太真,久居骊山温泉宫,纵情歌舞...”结合对白与画面可知,太子口中的骊山便是画中之山,而这座山,可不是只值 5 秒的小角色,它参与的戏比老戏骨都多——

西周末年,周幽王表演“烽火戏诸侯”的那出戏就在这里;秦始皇更是将他的陵寝建在了骊山脚下;现代史上,著名的“西安事变”也发生于骊山。

不过,最为香艳的,还是唐代时的骊山。

马伯庸笔下的《长安十二时辰》发生在天宝三载,这是唐朝的极盛时期,也是唐玄宗渐渐丧失向上求治精神、政治走向腐败的时期。那位曾经创造了“开元盛世”的唐明皇,开始逐渐怠慢朝政,他几乎每年 10 月都要与杨贵妃到骊山游幸,岁尽始还长安,而山脚下的“汤泉宫”就是二人的主要游乐沐浴场所。

在当时,专注“养生”事宜的李隆基同学甚至还将“汤泉宫”这个乡土气息浓厚的温泉名字,改成了皇家气派的“华清宫”。当然,他不会想到,此独一无二的名号,在 1000 多年后将会被用在各种不可言说的霓虹场所中,欲罢不能。

剧中古画与真实画作局部

故事背景就是这样,但实际上,它们与此画没有太多关系...

现实中的这幅画叫《江堤晚景图》,是晚唐玄宗 200 多年的五代画家董源之作。画中的山并非骊山,而是江南某地山脉。此画与剧情唯一的联系,或许只是都取了“晚景(晚照)”之意。

不过,剧组为了凸显“骊山晚照”的真实感,在画中强加了一个不太符合当时绘画风格的太阳上去,还是有点突然的...

剧中画作加上的太阳

说这幅画大有来头,首先体现在流传过程上。《江堤晚景图》原为张大千旧藏,而在此之前,颇有一段曲折经历。

1938 年初,他第一次见到此画,一见倾心。不久,驻北平日本司令部多次派人劝其出任伪职,张大千推诿不从,最终逃出北平,购画一事只好作罢。

抗战胜利后,他回到故都,第一件事就是寻觅此画,当得知令他朝思暮想的《江堤晚景图》已流入一位爱好收藏的军阀手中时,他并没有死心,几经波折,终于以 500 两黄金外加 20 幅明画的代价将其购入——不得不说,大千同学的财力还是相当可观的——此后,在《韩熙载夜宴图》等名作纷纷卖出时,唯有《江堤晚景图》依然被其藏于家中,不舍易手,足见它对张大千的重要性。

江堤晚景图 董源(存疑)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最初将《江堤晚景图》断定为董源画作的也是张大千,不过,这个说法已不被学界认可。

董源的山水作品笔力沉雄,幽深平远,平淡天真,皴法如麻皮,后人称为“披麻皴”。《江堤晚景图》虽然也用了披麻皴技法,但却与董源的《夏景山口待渡图》《潇湘图》等作品风格相去甚远,或者说《江堤晚景图》较五代画风过于“完美”了,因此作者为董源的可能性不大。

夏景山口待渡图 董源 辽宁省博物馆藏

而当我们把《江堤晚景图》的主峰放大,并将其与北宋天才少年王希孟的《千里江山图》局部对比时,发现两者造型极其相似,这说明两者定有“师承”及谱系关系。而从两幅画的技法与风格来看,《江堤晚景图》更像是元代左右的画家对前代山水画的重新阐释。至于有没有可能是唐代的猜测,答案当然是毫无可能性的。

《江堤晚景图》与《千里江山图》局部

那么,唐代绘画到底是什么面貌?

最具代表性的一幅画是李昭道的《明皇幸蜀图》,此图中的山水、人物和驼马的形体都是用线条表现,这种线条带着刚劲,能表现出山石硬度,加上作者的精心布局,严密推敲,使线条产生横竖、疏密的不同组合,很好的表现了山脉的奇峭险峻。

与前人相比较,《明皇幸蜀图》在如何构成画面的空间关系上作了可贵的探索;与后人相比,整幅画没有一笔皴法(唐代之后有皴),反而更增加了古意和天真之气。

明皇幸蜀图 李昭道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明皇幸蜀图》局部

《明皇幸蜀图》与《千里江山图》《江堤晚景图》都是典型的青绿山水。

所谓青绿山水,就是用矿物质石青、石绿作为主色的山水画,由于石质属性的颜料极少变色,所以当我们看《千里江山图》时,会惊奇地发现,流传了近千年作品上的那抹青绿色,竟依然鲜亮。

而随着唐代中期水墨山水画的兴起,这种古艳的青绿山水画渐渐冷落。一直等待了 300 年,在北宋后期画坛的“复古”潮中,画家们将水墨山水精湛的“勾、皴、擦、点、染”的笔墨技法融入其中,创造出了既艳丽而又脱俗的臻于完美的青绿山水。至元明时期,依然有许多画家在不断回望,继续进行青绿山水画的创作。

至于那幅出现在《长安十二时辰》里的《江堤晚景图》到底是谁画的,目前尚无定论,有人说是元代赵孟頫之子赵雍所画,也有人说是其传派所作...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说说董源《江堤晚景图》
董源 江堤晚景图
五代董源《江堤晚景图轴》
他仿造了两幅假画,比真画还贵,一幅卖7千万,另一幅卖1.3亿!
五代董源江堤晚景圖
陈无忌临南唐董源《江堤晚景图》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