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上海面馆的半壁江山,就藏在这3家店里

中国人,挚爱一切碳水,米、粉、面、馒头,要是高兴,能一个星期可劲儿吃的不重样。

说到吃面,“南米北面”的说法如约定俗成般牢牢的掌控着食客们觅食的轨道。那些“拿生命在吃面”的北方人,对吃面这件事,有一种近乎无敌的骄傲感。

在他们眼里,包邮区的人民好像只能天天吃大米。毕竟什么兰州牛肉面、山西刀削面、东北冷面、北京炸酱面···通通来自北方。

关于以上,上海人民表示通通不同意!

上海人对于面的热爱,完全不亚于任何地方。星罗棋布的各色街道中,掩映了数十万家的面馆,各种“老上海风味”、“老上海传统”字样的招牌昭示着上海人对“面”的发言权。

面条韧道,汤面、干拌各领风骚,除此以外,上海人还发明了各种喷香浓郁的浇头。日常的辣肉、肥肠、黄鱼自不用说,还能切合各种时令季,灵活变化,演绎了活色生香的“面食江湖”。

在吃米还是吃面的“南北差异”上,上海人实现了大一统!

上海面馆繁多,藏于各种烟火小巷,市井弄堂,偶然走进一间,可能你只是想随意解决一顿午餐,但谁知这顿“上海面条”便能满足你对一碗好面的所有预期。

暑气已远,上海正式走入了短暂的秋日,美味君在这样的季节,探访了三家上海小面馆,带来一份充满碳水香气的文章。

靠近音乐学院附近的襄阳路,在盛夏时分,茂密的梧桐叶在微风中发出“沙沙”的声响,“老地方面馆”就藏在这些梧桐身后。

卡着午饭点过来,门口几乎都在排队,没有什么等候区,大家就一字排开,乖乖在门口等着。足可见它名声在外。(你看,上海人为了一碗好吃的面条,多有耐心。)

▲图片来源于网络

走进店里,也就3张桌子,2个圆桌,1个小一点的方桌,桌上有着大家拼桌坐着,虽说互相不认识,倒也能互相搭个话。

面馆的老板很是“霸总”,最热的两个月,老板都是歇业不做的,据说冬天过年也要休息很久。门口的玻璃上贴着营业时间,别家店周末恨不得开全天,老板也表示休息啦!

穿着白大褂的干练大姐是老板娘,整个店里就她一人忙活,不过依然有条不紊,吃啥吆喝一声,老板娘马上就记下了,分毫不差。

美味菌来了碗爆三样面,搭配一个百叶结,一个豆腐皮包肉。一上桌,铺的满满当当,颇有几分充满仪式感的郑重。

爆三样是猪肝、腰花、肉丝,炒的浓郁鲜香,深得“老上海”的精髓。吃之前拌一拌,酱色的汤汁包裹着每一根面条,泛着油亮亮的光泽,实在惹人喜爱。

第一口当然将面条嗦入口中,浇头的汤汁咸鲜中带着丝丝微甜,根根圆圆的面条嚼起来韧劲儿十足,毫无那种“软烂如无物”的感觉。

他们家的浇头都是每天现炒,卖完了就没了,无论猪肝、腰花还是肉丝,都是切成小块,入味到了骨子里,单吃有点咸,但配面真是一绝。

百叶结和豆腐皮包肉搭面也是上海面条的特色,豆腐皮里的肉馅真的饱满夯实,不过说实话,7块钱一只真的不算便宜。

老地方面馆在这条路上开了快20年的时间,说是陪着一部人老去也不为过。不大的面积,虽然几经装修,但大体没什么变化,依然是那口熟悉的滋味,便锁住了来来往往的人们。

一个小彩蛋。

在老地方面馆不远处,就有另有另一家小面馆,之前的门头应该都没换,直接挂着“老上海阳春面”的招牌,门口放几张小桌就出街了,依然多的是人捧场,上海人的爱面之心,可见一斑!

店面:老地方面馆

地址:徐汇区襄阳南路233号(近永康路)

起初知道沧浪亭,是因为它的名字,来源于苏州四大园林之一的沧浪亭,文艺、缥缈、有着朦胧美感,好像和烟火十足的面条毫不相干。

其实1950开业的沧浪亭,当时的店主王寿平,正是苏州人,开店起名,便借用了家乡知名园林的名字。如今的沧浪亭,倒是有几分居民饭堂的意思,倒不是贬低它。

不同于老上海面馆的“个性”,只要在营业时间,无论什么时候去店里,几乎都能有一碗热气腾腾的面条等着你。错了饭点的外卖员、加了夜班睡了老半天才起床的深夜工作者、三四点突然嘴馋了的吃货····便可来沧浪亭。

其实,沧浪亭是经营苏式面的,但扎根上海几十年,面条也一点点成上海人的口味。

葱油开洋拌面是这里的一绝,葱过油炸的喷香无比,把面改的严严实实,一上桌那缠人的葱香就能直钻鼻尖,瞬间开胃。

虾干开洋的个头真的大,粉粉的点缀于微焦的葱上,很是饱满。

拌匀吃面,咸香滋味恰到好处,吃到嘴里确实蛮韧的,但是嚼起来有点硬,不过略有遗憾的是,干拌居然不配清汤,吃完最后,稍微有点涩。

Ps:面条真的很容易坨,要速战速决!

美味君还点了一份大排面,吃起来有点平平无奇,感觉对不起“百年姑苏面”的牌子,此处给大家排雷。

店面:沧浪亭(重庆中路店)

地址:老重庆中路好乐迪对面(近淮海中路)

老弄堂面馆坐落在定西路,附近有一家网红米线店,但就算如此,也依然阻挡不了它的人气。听说嬛嬛也来吃过他家。

不仔细找,就算路过它无数次,大概都找不到。一条长长的巷子就是他们家店了,上面拉了一层防雨布,就可以坐下直接吃面了。

美味君打卡的时候,正好是秋高气爽的9月,午后不再燥热的阳光经过防雨布的阻隔,只剩下暖暖柔和的光线打入室内,颇有几分粗糙版庭院的味道。在这样的环境里来一碗风味十足的老上海浇头面,实在是难得的体验。

往里走,有室内的位置,还有小小的后院,当然了,这边也有标志的“黄色条纹防雨布”,整个氛围有一种很接地气的海派情调。

在他们家,浇头是可以拼的,传统的辣肉和肥肠组合一下,就是一碗油光晶莹,馥郁无敌的浇头面。美味君来的巧,点单的时候肥肠浇头刚刚做好,上桌的是热乎乎的气息将肥肠的油润丰厚衬托的更加到位。

就算之前已经吃了两碗面,但依然对它失去了抵抗力,辣肉丁的个头不下,吃到嘴里肉感很夯实,还不错,倒不至于惊艳。

到是肥肠,真的一口打动了美味君的心,丰腴之感夹着那丝丝紧致弹滑,浓郁的酱香味让肥肠的腥气全部,却能保留一点点那股灵魂“臭味”。

八宝辣酱面可以做汤面,也可以干拌。八宝辣酱在本帮菜的地方大概可以和熏鱼持平,鸡丁、豆丁、土豆丁···等食材一起炒制,将浓油赤酱的准则完美还原。

他们家的虾肉是新鲜的,和开洋不同,也没有炒入八宝辣酱中,很清口。

最后,再来一份老上海名点——炸猪排,又是吃撑的一天。

店名:沪西老弄堂面馆

地址:定西路685号101(新华商务大楼北侧)

前一段时间,豆瓣小组里疯狂的讨论,江浙沪到底哪个城市是美食盆地,上海入选其中真的“委屈巴巴”。

作为拥有2000万常驻人口的超级大都市,天南海北的人们在这里齐聚,有着完全不一样的味蕾感官,本帮菜重鲜甜,是这一方水土滋养下的口味,有人喜欢,就有人不爱。七嘴八舌间,便有上海菜不好吃的传闻。

可是,光是一碗热气腾腾的面条里,就淋漓尽致的展现了上海人对美食孜孜不倦的追求。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这家吃了10年的面馆,味道毫无长进,地位却不可撼动!
【食】上海的夏天 从一碗冷面开始
重庆这家在大坪开了41年的老店,浇头比面更好吃!
这才是人人怀念的苏式面味道!
老卢湾「面霸」!8元一碗的板凳面馆,火了33年!
人均20几的店,成了南锣新网红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