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散热器供热设计技术总结

一、散热器设计

1.1系统水温、压力、管材的选择

1.1.1  5.3散热器供暖系统应采用热水作为热媒;散热器集中供暖系统宜按75℃/50℃连续供暖进行设计,且供水温度不宜大于85℃,供回水温差不宜小于20℃。

1.1.2 采暖系统最低点的工作压力 ,应根据散热器的承压能力、管材及管件的特性 、提高工作压力的成本等因素经综合考虑后确定 ,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建筑物的采暖系统 ,高度超过 50m时 ,宜竖向分区设置 ;

2 采用金属管道的散热器采暖系统 ,工作压力不应大于 1.0MPa;

3 采用热塑性塑料管道的散热器采暖系统 ,工作压力不宜大于 0.6MPa;

4 低温地面辐射采暖系统的工作压力 ,不应大于 0.8Mh

1.1.3  2.5.11建筑物内的供回水干管及共用立管 ,应采用热镀锌钢管 (丝 扣连接)或焊接钢管 (焊接连接)

2.5.12 室内连接散热器的明装供、回水支管,宜采用金属管道 (镀锌钢管)、 铝合金内衬聚丁烯(PB)或铝合金内衬耐热聚乙烯 (PE-RT)的管道。

1.2敷设要求:

1.2.1热水采暖系统水平管道的敷设 ,应保持一定的坡度i,不同管道的坡度及坡向宜符合下列规定:

1 供 、回水水平干管的坡度 ,宜采用i=0.OO3,不应小于 0.OO2;坡向应有利于空气排放和管道泄水 ;

2 与采暖立管连接的散热器供水支管 ,i 0.01(坡向散热器);

3 与采暖立管连接的散热器回水支管 ,i≥ 0.01(坡向立管);

4 当受条件限制 ,供回水干管 (含单管水平串联的散热器连接管)无法保持必要的坡度时,允许局部无坡度敷设 ,但该管道内的水流速度不得小于0.25m/s,对于汽水逆向流动的蒸汽管,坡度不得小于0005

1.3水系统设计

1.3.1  5.3居住建筑室内供暖系统的制式宜采用垂直双管系统或共用立管的分户独立循环双管系统,也可采用垂直单管跨越式系统;公共建筑供暖系统宜采用双管系统,也可采用单管跨越式系统。

1.3.2   2.5.9 室内的热水采暖系统 ,应优先采用共用立管的分户独立系统型式 ,干管环路布置应均匀 ,各组共用立管的负荷宜相近 ,并应符合下列要求:

1 共用立管宜采用双管下供下回式系统 ;

2 共用立管的顶部应设置 自动排气阀;

3 共用立管应敷设于管井内,管井应邻近楼梯间或户外公共空间;各户的入 口装置应设置于管井内,分集水器宜设置于户内;

 4每组共用立管连接的用户数不应过多 ,一般不宜超过们户 ,每层连接的户数不宜多于 3户 ;多于3户 时,管井内宜分层设置分、集水器 ,使人户管通过分 、集水器进行转接 ;

5 连接 2层及 2层 以上的各层支干管和立管管径 ,不应小于入户管管径 ;

6 并联于共用立管上的各户 ,宜采用相同的系统形式 ;

7 采暖系统应进行严格的水力平衡计算 ,并宜符合下列要求:

1)室内共用立管的比摩阻保持为30~60Pa/m;

2)户内系统的计算压力损失 (包括调节阀、户用热量表)不大于 30kh

1.3.35.  3垂直单管跨越式系统的楼层层数不宜超过6层,水平单管跨越式系统的散热器组数不宜超过6组。

1.4管径选择及阀门设置

1.4.1  2.4.7 采暖系统中供水干管末端和回水干管始端的管道直径,不宜小于DN20。供回水立管及水平串联管的管径 ,不宜大于DN25

1.4.2  2.4.8 热水采暖系统中的最高点及有可能积聚空气的部位 ,应设置自动排气 阀或集气罐。空气的排除,应符合以下规定:

1 上供下回采暖系统:系统中的空气应通过设置在供水干管末端的自动排气 阀或集气罐集中排除;每组散热器上可不设手动放气阀;

2 下供下回采暖系统:系统中的空气应通过设置在供回水立管顶部的自动排气阀或集气罐集中排除,或在顶层的散热器上设置手动或自动排气阀;

3 水平双管或水平单管串联采暖系统 :每组散热器上应设置自动或手动排气阀;

4 排气阀应优先选用阀体下部带阻断阀的铜制立式自动排气阀,这时水管与排气阀之间的连接管上,可不装设供维修时应用的关闭阀。自动排气阀的口径 ,一般可采用DN15mm,系统较大时,宜采用DN20mm

1.4.3  2.4.9 热水采暖系统中的最低点及有可能积水的部位 ,应设置排污泄水装置 ;泄水管 (附间阀或球阀)的直径 ,应保持DN20mm

1.5控制系统设计

1.5.1  5.10新建和改扩建散热器室内供暖系统,应设置散热器恒温控制阀或其他自动温度控制阀进行室温调控。散热器恒温控制阀的选用和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当室内供暖系统为垂直或水平双管系统时,应在每组散热器的供水支管上安装高阻恒温控制阀;超过5层的垂直双管系统宜采用有预设阻力调节功能的恒温控制阀;       2 单管跨越式系统应采用低阻力两通恒温控制阀或三通恒温控制阀;       3 当散热器有罩时,应采用温包外置式恒温控制阀;       4 恒温控制阀应具有产品合格证、使用说明书和质量检测部门出具的性能测试报告,其调节性能等指标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散热器恒温控制阀》JG/T 195的有关要求。

1.6建筑结构提资及总结

1.6.1结构降板50mm

1.6.2高低分区立管,低区立管在管道井内部,高区立管在管道井外部

1.6.3管道保温厚度参考民规附录K

1.6.4柔性套管与刚性套管的选择(大小大于管道保温后管径2号)

柔性防水套管用在上下会发生沉降或震动的地方(管道从地下室外墙进入地下室、水泵房水泵给水管穿泵房剪力墙)

刚性套管用在地下室内部的穿剪力墙

密闭套管用在人防与非人防剪力墙

1.6.5 热力管网道与建筑物或其他管线的间距,详见CJJ 34-2010 城镇供热管网设计规范8.2.11

1.6.6管道井内立管布置

参考文献:

1、2009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暖通空调动力-带目录

2、JGJ 142-2012 辐射供暖供冷技术规程

3、2017年注册暖通考试复习教材校对版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供暖系统设计要注意什么?10年设计师总结21条经验,减少工作出错
暖通管道安装方法是什么?
暖通空调工程施工图识读
项目4-1.采暖工程计量与计价
这是一期供热干货分享,答应我认真看完他好吗?
供暖系统漫谈 | 如何给独立采暖系统排气?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