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杨家岭的早晨
红个艳艳的老阳儿白亮亮的照
沉睡的杨家岭醒来了
白羊肚手巾红腰带
老乡们跨着腰鼓围拢来
满川的钻天杨秀个溜溜长
一世界的人尖尖向着共产党
翻一道道梁来走一道道川
一群群的好后生奔延安
苦苦菜花开蓝个英英
走过苦走过难才见天明
一沟沟松柏万年青
共和国的旗帜火一样的红
六十年的岁月转瞬就落
甜蜜蜜的日子红火火过
吼一嗓信天游把情歌场
永永远远不忘咱共产党
这是组诗《延安,延安》杨家岭的早晨中的一段。
为的就是能早一天看见巍巍宝塔山,滚滚延河水;还有杨家岭的早晨,枣园的灯光;还想看一看那羊肚子手巾,再听一回信天游......
清晨,当列车员把我从梦中叫醒,告知马上就到延安时,太阳出来了,车窗外的山绿了,白云在山间缭绕,天空是湛蓝湛蓝的,那种恬静那种美丽那种祥和会让人不由自主地想起那首老歌:“解放区的天是明朗的天,解放区的人民好喜欢……”
延安,我来了!
安顿停当,我们首先来到杨家岭。杨家岭是中共中央驻地旧址,位于延安城西北2公里处。从外表上看,和普通的农家小院并无区别,但这里却曾经是当年党中央的中枢所在。当年,毛泽东主席坐镇杨家岭,为中国革命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时至今天,当我们伫立在黄土窑洞前,仍然能从那些粗糙的门窗、简陋的桌椅中感受到平凡中蕴藏的伟大,感受到革命先驱“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的从容。悠悠岁月,能涤荡尽“千古风流人物”,但却不能消减至今还萦绕在宝塔山、延河水的革命先驱的丰功伟业。
1938年11月至1947年3月,毛泽东等中央领导和中共中央机关在此居住。这期间,中共中央继续指挥抗日战争敌后战场并领导了解放战争,领导了大生产运动和整风运动,召开了党的“七大”和延安文艺座谈会,1942年在此建成中央大礼堂。
1945年4月23日至6月21日在中央大礼堂隆重召开了党的第七次代表大会,出席大会的正式代表547人,候补代表208人,代表全国121万党员。“七大”选举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朱德、任弼时为中央书记处书记,毛泽东为中央委员会主席、中央政治局主席、中央书记处主席。
中央大礼堂除了召开“七大”负有盛名外,当年中央机关的同志以及延安的一些文艺团体经常在这里举行文艺晚会和演出活动,歌剧《白毛女》的首场演出就是在这里进行的。
中共中央办公厅旧址
杨家岭毛主席旧居
顺着讲解员的指引,我用长焦镜头拍下山谷深处毛主席种过的菜地~~
我们看到山坡下有一块菜地,那就是在大生产运动中毛主席亲自开垦出来的。繁忙的工作之余,他总是身体力行,抽出时间参加生产劳动。当年地里种着辣椒、西红柿、土豆等蔬菜。在主席的精心管理了,地里的菜长得非常好,他用这些菜招待前来谈工作的中央首长,还招待过华侨领袖陈嘉庚呢!大家见主席工作很忙,都劝他不要种地,主席却笑着说:自己动手,克服困难嘛!大生产运动是党中央的号召,我应当和同志们一样,响应党的号召,参加生产劳动。
多年前小学《语文》教材里的有一篇《杨家岭的早晨》的课文。
还记得小学课本上《杨家岭的早晨》的文章吗?
“太阳刚刚升起来。毛主席走出窑(yáo)洞,来到他亲手耕种的地里。
毛主席一手扶(fú)着水桶(tǒng),一手拿着瓢(piáo)。瓢里的水缓(huǎn)缓地流到小苗上。毛主席身边的小八路端(duān)着水,望着小苗笑。他好像在说:“小苗啊小苗,你喝了延河的水,长吧,快长吧!
远处,八路军战士也在忙着挑水浇(jiāo)苗。
杨家岭的早晨,一片金色的阳光。”
因为是一年级所以都标上拼音。时光飞快地流逝,小学最初几册课本里的那些课文尽管简单,大多数已经从后来的课本上消失了,对于70年代出生的人来说,它们却是终生难以忘怀的。那些课文如同清泉一样,久久地流淌在心头……
由此在多少稚嫩的心中早早埋下了对革命圣地的思慕与向往。毛主席浇灌着小禾苗,宛如清泉滋润了一颗颗年轻的心。
树下的这个小石桌却不同寻常,这是当年毛泽东和美国记者安娜·路易斯,斯特朗谈话的地方。斯特朗来延安访问时,正值全面内战爆发,蒋介石在美帝国主义的扶植下,依靠军事上的暂时优势,扬言要在3~6个月内消灭共产党,在这种情况下,能不能打赢这场战争,就成为全世界十分关注的问题。斯特朗也就是带着这样一些问题来拜访毛泽东的。
毛泽东逐一回答了斯特朗提出的各种问题。为了说明自己的论点,他利用石桌上的茶壶、茶杯等做了形象的比喻。他揭露了美帝国主义和一切反动派的腐朽本质,指出,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翻译把“纸老虎”译成英文中“地里吓鸟的稻草人”,毛泽东摇头表示不对。翻译又译成 “papertiger”即“纸做的老虎”时,毛泽东满意地笑了。后来斯特朗把这一论断称做是 “一个现时代的伟大真理”,传播于世界各国。
那时的延安,是金戈铁马,是战火连绵,是鱼水情深,是艰苦朴素,也是自力更生,那些剥落了油漆的木门、那些老一辈革命家用了许久的桌椅以及那些经过风吹雨打的窑洞上的窗格子,都是历史留给我们后人感知那个烽火年代艰苦和创业精神最好的史料。
难忘啊!这杨家岭的早晨!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延安杨家岭革命旧址导游词
【陕西延安】在杨家岭回顾伟人们的窑洞岁月
延安魅力 ■裴宇飞
收藏!啥时间?走了哪些地方?看看毛主席在延安和陕北的足迹!
杨家岭革命旧址:中央大礼堂和中共中央办公厅(“陕西之旅”之五十四)
枣园雕塑与旧址(西北游39)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