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晋北文化之乡——山西大同县/列国志


大同县,隶属于大同市,属晋冀蒙交汇之地。大同县是中国黄花之乡、国家火山公园、生态休闲胜地。大同县远在新石器时代即有先民集居,系仰韶文化和龙山文化分布区。县城东北部的大同火山群是中国境内最典型的火山集中分布区,是东亚大陆稀有的自然遗产,此外还有南山睡佛、土林奇观,采凉积雪、马铺山"白登之战"遗址、昊天阐寺、吕家大院等。

 

大同观音堂


位于大同城西7.5公里的同云公路旁,寺创建于辽重熙年间。明清时期多次修葺,现存建筑系清顺治八年重建。寺院坐北朝南,分前后两院。布局紧凑,戏台、观音堂、三真殿、沿中轴线由前至后排列,迭层升高。所不同于一般寺院布局的是山门位于中轴线东侧,大大低于寺院地平。山门结构为砖券门洞。



门额-“观音堂”三字。前院有一倒座戏台,建造于离地8米高的券洞口上,洞下是古代车马人行之道。戏台与正殿(观音殿)之间有腰墙相隔,进入腰门,左右两侧各有钟鼓楼和碑廊。正殿面阔三间,进深两间,殿顶为悬山式,覆以琉璃瓦。殿前增置抱厦以扩大佛事活动场地,殿内正中一尊6米高的石雕观音像,头饰花冠直达屋顶。观音两侧有2米高的石雕胁侍立像两尊,系辽代所作。殿内东西两侧伫立十大明王。壁上还绘有二十四幅观音菩萨救难的故事。后院是一座砖券窑洞与木构楼阁相结合的三真殿,殿外东西两端各设砖梯楼道可拾级而上。上层即五间木构楼房,正中三间内塑观音、文殊、普贤像,四壁绘“普救老人”壁画多幅。


寺前有三龙琉璃照壁,是大同市唯一的一座双面照壁,为明代遗物。寺西摩崖上镌有三米见方的双钩“佛”字,据考证为辽代遗迹。

 

白登山遗址


白登山,从传说中的北岳长老古平国时代到金末,元代改名马铺山延用至今。当地有白登山、白登河是西夏皇族在灭国前建的基地传说。大白登王国是北魏皇族拓跋氏西迁建立的最初国家(西夏的前身)。白登之役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战争。公元前201年,韩王信在大同地区叛乱,并勾结匈奴企图攻打太原。汉高祖刘邦亲自率领32万大军迎击匈奴,先在铜辊(今山西沁县)告捷,后来又乘胜追击,直至楼烦(今山西宁武)一带。时值寒冬天气,天降大雪,刘邦不顾前哨探军刘敬的劝解阻拦,轻敌冒进,直追到大同平城,结果中了匈奴诱兵之计。刘邦和他的先头部队,被围困于平城白登山,达7天7夜,完全和主力部队断绝了联系。后来,刘邦采用陈平的计谋,向冒顿单于的阏氏(冒顿妻)行贿,才得脱险。白登之围后,刘邦认识到仅以武力手段解决与匈奴的争端不可取,因此,在以后的相当一段时期里,采取“和亲”政策便成为笼络匈奴、维护边境安宁的主要手段。

 

禅房寺砖塔


在丈人峰下有一座寺院,名为禅房寺。初创于唐天宝年间,后曾多次修葺扩建。又多次毁坏,现仅存石券窑房,分前后两院。前院有左右廊房,院隔腰墙一道,中辟小门。后院正面三间正殿,左右各三间配殿。当年前院为僧人住宿禅房,后院为参禅、诵经、打坐之所。此坡上尚存玉龙洞,“千尺危桥跨两崖,玉龙飞去殿崔嵬”。沿铁索碰道,上有三清殿、昊天洞、八仙洞、奶奶庙、玄武庙等,是僧道合一,供奉多神的庙宇。

 

建在火山口上的昊天寺


昊天是汉族神话中玉皇大帝的名字,是汉族民间信仰中占有重要地位。昊天寺,在大同县城北1.5公里。多说建于北魏,早于大同华严寺。曾于明万历年间创修。又于七十年代初被毁。在大同县汉族民间流传着这样的说法:"昊天寺,离天二指半,燕雀难飞过。"这话虽有点夸张,但也道出了昊天寺的高。昊天寺建在大同盆地隆起的火山口上,看上去确实很壮观。把寺庙筑在火山口上,昊天寺是第一家。这在中国寺院建筑史上无疑是一个创举,它是火山口上的奇观。

 

青檀自然保护区


位于县境西南三楼乡牛邦口、花塔西村附近。总面积254万亩。区内山峦重迭,青檀树生长集中,核心林区面积达90万亩。密度每亩30110株,单株最高45米,胸径最粗10厘米,树龄在1030年。花塔村是大同市境内海拔最低的地方,海拔558米,四面环山,河水绕村,春秋两季鸟语花香,山青水秀,景色秀丽,故称之为“塞外江南”。

 

大同土林


位于大同县杜庄村,土林与石林不同,随着时间的推移,在风雨的塑造下,时时在发生着变化,但其整个土林的神韵依然,丝毫不影响其美感度,当地人称土林为“石板沟”。来了土林远远看去满目高低起伏的黄土地,尚有一丝丝绿色,一阵秋风吹过,地上带起一层干燥的黄土。单调的色彩中,只有黄土地之上一间孤零零的红砖房子吸引人的眼球,那就是狐仙庙。接近狐仙庙,猛然间,狐仙庙的大片低洼地呈现出的景象让人惊异:一汪清水两边,形态各异的土林展现在眼前!站在土崖边,放眼望去。


水面上不时有几只黑色的鸟儿飞过,水面旁的土林千姿百态。奇特的土林景致令人目不暇接,一处处鬼斧神工的艺术品,形态怪异,或壁立,或层叠,或猛兽欲起,或神魔欲行……行走于迷宫般的土林之中,不由感慨,多少个春夏秋冬,风吹、雨刷,在这厚厚的黄土层中,雕出一个神奇的艺术世界!

 

湖东睡佛


位于桑干河南岸,本县麻峪口、吉家庄、峰峪三乡与浑源县接壤处,全长约14公里。天庭饱满,白毫隆起,佛眼微闭,鼻梁直挺,双唇合拢,下颏浑圆,颈项细长,胸挺腹收,双腿舒展,躯体雄伟。大同睡佛形成第三次造山运动,也就是燕山造山期,至今已有1.38亿年的历史,其逼真的佛像造型实属鬼斧神工,其佛体之巨大完整乃罕见的自然奇观,所处的地理位置与云冈石窟遥相呼应,珠联璧合,相映生辉,像是大自然对“福地宝城”的有力佐证。

 

灵安寺


位于大同县县城西坪南山。修建于西汉末年,后经修建于公元2006年。化名为灵安寺别名观音院。山门正面于西坪水库,背靠大同县南山。四周山清水秀,植被常青,风景宜人,依山傍水,林草繁茂,鸟语花香,曲径通幽。.灵安寺观音院其中天王殿,元通宝殿已经修建完成,三门,钟楼,鼓楼,大雄宝殿、法堂,再后是藏经楼。东西配殿则有伽蓝殿、祖师殿、观音殿、药师殿等。

 

吕家大院民居


位于桑干河与御河交汇处的大同县落阵营村,有一大片黄土高原上独特的冲击平原。在这片土地上,坐落着一个名叫“落阵营”的村庄。300多年前,一个叫吕天平的汉子来到这里,传说此人系李自成的一个族侄,原本姓李。“闯王起义”失败后,他隐姓埋名改为吕姓,带着一营兵马隐居在这个村庄谋生。秉承“耕读传家”、“笃志诗书”的家训,百年渔樵耕读,子孙亦官亦商。在数代苦心经营之后,一座富丽堂皇的大院——吕家大院,阵容显赫地威立在两河交汇之处。

 


吕家大院分为南大院、胶坊院、油坊院和旗杆院等八个大院。南大院以经营农业为主;胶坊院以做皮革制品和熬胶为主;油坊院以生产经营食用油品为主;旗杆院以读书做官者居多。现存较为完整的旗杆院,共由六个相互连通的院子组成,是清朝财政大臣吕塘的宅院,一座仿皇宫四合院建筑;整座大院曾经的门上悬挂着进士、贡士等御赐牌匾,门前栽有旗杆,高高的台阶,威严的石狮;朱漆的大门,雕梁画栋,流光溢彩;整套院落建筑规模在当时晋北堪称一流。

 

大同小明绿豆


大同县的小明绿豆颗粒饱满,色泽深绿,发芽率和营养价值高,经测定,蛋白质含量25.6%,脂态含量0.7%,此外还有VA、VD等多种成分,绿豆芽百克VC含量为6毫克,是茄子的2倍。小明绿豆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可消肿下气,清热解毒、利小便、止渴消暑。

 

大同黄糕


黄糕是用黄米面蒸制,类似南方年糕样的食品,唯其色泽金黄,故名之。黍子去皮即成黄米。说起来,造物主也真够公平,大同地薄不打粮,地下煤炭储量丰富;黍类作物虽然低产,黄糕的味道却好极了。因言道“大同有两宝,乌金和黄糕。”这是大同一带常见的家常食品,原料是黄米面,先用温水和成碎块状(散粒),上笼蒸熟,然后倒在盆里用手再揉一遍,边揉边在其表面抹点麻油,这样作可以防止糕面表皮干裂。最后把和好的糕面分成小块,蘸上肉菜汁即可食用。黄糕具有“黄、软、筋、香”四大特点,吃起来松软可口,十分味美。



吃过黄糕的人都知道,黄糕好吃难搋(chuai)。蒸糕需要锅灶、笼屉、瓢盆自不待言;蒸制时首先要将糕面淋水搓湿,往笼里撒糕粉要薄要匀,要掌握火候,这些都不在话下。难就难在蒸熟后的糕粉放入盆里要用双手来回捶击,这就是当地人所说的“搋糕”。搋糕是道关键工序,糕不搋是“块垒”,捶又容易烫手。所以有的人“宁肯不吃糕,也不愿意伤手”。大同县人爱吃糕并将黄糕作为必不可少的主食,上了年纪的主妇们搋起糕来像小孩玩泥巴那样得心应手,哪啪有声,瞬间一快黄灿灿的米糕就魔术般地呈现在面前。

 

大同铜器作品“铜壶”


大同的铜器历史悠久,工艺精湛,早在北魏时期,就享有盛名。唐宋以来,大同的铜器已畅销全国。明清时期,大同的铸铜、制铜等工艺品已相当繁盛,当时钟楼院巷街制铜作坊已达数十处,均系子承父业,世代相传,故称“铜匠街”。正如民国大同志稿所述:“大同虽非铜区,而铜制品向颇著称,物美价廉,多运往外蒙古地方。


其大宗售品有铜锅、铜壶等物,尤以火锅为最。自平绥路通车,中外游人旅客咸乐购置之,用作馈赠,其销路愈畅,本品愈多,故手工业中,铜工最为独步。”

 

大同铜火锅


大同铜火锅设计结构合理,它由底盘、锅身、火座、铜盖、火筒和小盖等六部分组成。其生产工序为成型、铸造、焊接、镀锡里、錾花、抛光、组装等七道工序。在底盘、锅身、锅盖和小盖上,分别刻有“龙凤呈祥”、“喜鹊登梅”、“八仙过海”、“花鸟山水”等图案。


由于造型美观、工艺精巧、品种繁多、经久耐用,具有浓厚的民族特色和地方特色,所以深受顾客喜爱,人们不仅喜爱它的实用价值,而且更喜欢它的艺术欣赏价值。1973年总理陪同法国总统蓬皮杜来同访问时,将雕有“九龙奋月”图案的铜火锅做为礼品赠送给蓬皮杜总统。

 

大同苦菜


苣萍,亦名甜草菜,《本草纲目》称之为败酱草。因为生长在山沟野外,不受化肥和农药污染,苦菜自然是一种天然的绿色食物。在晋北广大的乡村,人们对苦菜是崇敬的。不要说“男人出口外,女人挑苦菜”的年代,即便在今天,苦菜仍是深受人们喜爱的野菜。特别是到了夏天,人们宁可十日无肉,也不可—顿缺苦菜。苦菜的吃法很多。“三月三,苦菜芽往出钻”辙苦菜芽拔回后,不用下锅煮,洗净后可以直接调了吃.苦菜芽鲜嫩,带着一点淡淡的涩,不过人们吃的正是这个鲜,这个原汁原味。苦菜长到一扎高时,正是烈日炎炎的夏季,挑的人也多了。沸水里焯一会儿,捞上后切碎就可以调着吃了。



调苦菜色泽油绿,味道鲜美,肉质嫩脆,很多人都喜欢吃。在乡下,人们则喜爱吃酸苦菜。苦菜上锅焯上一会儿后,放入一个小坛子里,添上几碗小米汤,用不了几天就发酵好了。锄田回来的乡下人,吃上几口酸酸的苦菜,再喝上几碗酸酸的苦菜汤,解渴又消暑,那滋味别提有多美了。

 

小米稠粥


小米又叫谷米。小米饭是大同人们餐桌上的金子。改革开放前,大同县人早上吃的是小米稠粥,晚上喝的是小米稀粥,久吃不腻。小米粥的做法看似简单却也是一门学问。做粥讲究火候,火候把握不好,做出来便呈混沌状态,既非稠粥也非稀粥,吃起来没什么滋味。做稠粥时,将小米陶尽,撒进开水煮上一阵,发觉快要“练”了,抓紧撇米汤,然后用微火焖,火大了,粥即会焖焦。焖好后,用勺子在锅里搅动,这就是所谓的“搅粥”。而后将粥铲进一只瓦盆里,上下左右颠摇,变成了一个腥团,杉里人叫“圆圪蛋”。


这是稠粥。好的小米做成稠粥,不仅绵还带一点甜。大同县的主妇们做酌粥不软不硬,色泽金黄,火候掌握的好。

 

大同县彩蛋


远在明清时期,大同地区民间在喜庆婚娶、祝福庆寿、喜得贵子时,为图吉祥如意,就有了赠送红鸡蛋的习俗。当时在京城一带更是流行此风,而且用量也相当可观。于是就有一部分人摆摊设铺,专门卖红色染过的鸡蛋,称其为“彩蛋”。


后来,商贩们又在彩蛋上画些花鸟、鱼虫、脸谱等图案,以图生意兴隆。经过多年演变,彩蛋工艺逐步提高,最后,终于形成了具有较高欣赏价值的艺术珍品。

 

大同县蛋雕



在彩蛋工艺的基础上,张建成独具匠心,另开思路,用刻刀在薄薄的蛋壳上刻出各类图案,人称“大同蛋雕”。蛋雕作品种类繁多,有人物肖像、花鸟鱼虫、京剧脸谱、诗文字画,主辅相衬十分得当,惟妙惟肖斗艳争芳。

例如“人物肖像”蛋雕,从古代帝王将相到现代名人,个个形象逼真,活龙活现;在“奔马图”蛋雕中,色调鲜明栩栩如生,酷似一幅徐悲鸿的奔马图画呈现在您的面前,使您如醉如痴;在“花鸟鱼虫”蛋雕中,蝈蝈鼓翅飞鸣,花草迎风滴露,花香鸟语,金鱼戏水,定会使您心旷神怡;在“诗文字画”蛋雕中,正面刻有诗人肖像,背面刻有妙语诗文,又将书法融汇其中,可谓人物、诗文、书法融于一炉,如贮百宝,使人百看不厌,回味无穷。 

 

大同县炕围画


大同地区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为民间炕围画艺术创作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大同属晋北高寒地带,冬天天气寒冷,因此,每家每户都盘炕取暖御寒,由于炕的面积大,占据了整个居室的一大部分,人们觉得炕上的墙面极易脱落掉皮以及被炉子冒出的烟熏黑,于是人们想到装饰墙面,在环炕的墙围上涂高约二尺的五彩斑斓的炕围子,既保护了墙面,又给人们的生活增添了很多美丽的画面。



炕围画盛行的年代农村每家每户都有炕围画的装点,形式各样,五彩缤纷,色彩绚丽。虽然大户人家的炕围画华丽富贵,普通老百姓家的炕围画朴实简洁,但都会给人一种清新、干净、温馨、舒适的感觉。


炕围画是人们文化生活的一部分,不管是娶亲嫁娶、盖新房、祝寿等等这些自古民间最重要的节日,都会用到炕围画作为对生活环境的装饰,那时候要是哪家要画炕围画人们都会去看,主家请的炕围艺人都是当地有名的画匠,画炕围画是他们的老本行,他们在画的时候显得技法娴熟、得心应手。


炕围画以古代宗教文化、神话传说为基础,对炕围画的创作元素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宣扬礼教、反映吉祥如意的内容一直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生活,使大同炕围画既传承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又发展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文化内涵和艺术形式。

 

大同县踢鼓秧歌


边舞边唱,极具乡土特色,而它的表演形式更是多种多样,精彩纷呈,尤其是秧歌表演中的“对耍”极具看点。“对耍”,顾名思义为两队演员对着表演。首先,对耍前要发请帖,或请专人前去邀请,约定好对耍的日子。


到了表演的日子,作为东道主的秧歌队要列队在村口迎接客队,场面隆重而热烈。两队都以“对子马”(二人二骑)为前导,骑马人穿着长袍,戴着礼帽,由村中有威望的人担任。秧歌头身披红礼布,一见面相互寒暄,接着同饮“迎风酒”,为客队接风洗尘。之后,两队行“交换”仪式,交换仪式上,秧歌头把红礼布放地上,相互抱拳作揖,接着再端起礼布再横放于地上,再施一次大礼,然后交换礼布。此时鼓乐高奏,礼炮齐鸣,两队开始一字形穿插表演,客队在前,主队在后,排成两行进入村中的表演场地,开始对耍。


对耍开始后,广场北端放一方桌,裹红桌围,上置黄布包着的官印。桌后正面坐着一人,穿红袍,戴官帽,两旁各站一“衙役”。对耍开始,先客队后主队分别单独表演。客队表演前须先“拜印”,并行礼,表示对东道主的敬意。两队表演后,要进行“大和营”,即两队合而为一,由两个秧歌头统一指挥,走大场子队形图案,如“大十字”等。两队演员献艺竞技,各显其能,场面壮观。

 

挠搁和抬搁


是古代劳动人民为庆祝丰收,将子顶在脖子之上,以示合家欢乐的一种民间舞蹈。相传,大同地区远在300年前,就有挠搁和抬搁出现。



挠搁是在一个壮汉肩背上绑起一根竖起的铁杆,铁杆顶端安有铁座,铁座上绑有一个化了妆的孩子;有的铁杆分成两叉,铁座绑有两个化了妆的孩子。铁座面的人称“挠搁人”,下›››面的壮汉称“底座”。表演时,“挠人”由一个五六岁的孩子扮演,男女皆可,按照民间故事说或者戏曲舞台人物化妆成金重玉女、和合二仙、梁山伯与祝英台等。“底座”多由青年壮汉扮演,身穿彩衣,按丑行化妆。



抬搁是在一个长8米,宽6米的底座上绑几根铁杆,铁杆子高约2米,铁杆顶端有铁座,几个铁座上均绑有了妆的孩子,称“抬搁人”,下面由八个青壮年抬着,底座空处用布围住,上面画有各种图案。表演时,“抬搁人”也和“挠搁人”一样,按照戏曲舞台人物化妆,下面抬座的人也是身穿彩衣,按丑角化妆。›挠搁的表演艺术,关键在于“底座”身上的功夫,“底座”必须压稳脚根,挺直腰板,把劲用在脚腕和腰部,将膀子前后甩开,才能使铁杆上的“挠搁人”彩衣、飘带左右飘舞如飞,酷似天上神仙一般,表演者随着锣鼓节奏之变换来变换步伐,变换队形,其动作之优美,变换之花样,常使观众目不暇接,赞不绝口:“东关的挠搁,南关的龙,四义轿房抬搁最出名,北关的高跷盖大同”。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国家地质公园-新生代火山群
山西揽胜
云州一颗被埋没了三百多年的明珠!
解放战争:晋北战役
八十年前的大同街景与人物
傀儡政权往事——晋北自治政府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