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中医理论的肝功能

中医理论认为,的主要生理功能是主藏血和主疏泄。

主藏血的含义主要有两个方面:(1)调节血量:当人体处于相对安静的状态时,部分血液回而藏之,当人体处于活动状态时,则血运送至全身,以供养各组织器官的功能活动,故有"藏血,心行之,人动则血运于诸经,人静血归于脏"之说。若藏血功能失调,则血液逆流外溢,可出现呕血,衄血,月经过多,崩漏等出血性疾病。(2)滋养脏本身:脏要发挥正常生理功能,其自身需要有充足的血液滋养,即所谓"需血养",若血不足,则出现眩晕眼花,目力减退,视物不清。因脉与冲脉相连,冲为血海,主月经,故血不足,冲任受损,女子出现月经不调,量少色淡,甚者经闭。

  主疏泄即气宜泄气是指的功能。疏泄是"疏通","舒畅","条达"之意,也就是说,在正常生理状态下,气具有疏通,条达的特性,这一功能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疏通气机:"气机即气的升降出入运动。机体的脏腑、经络、器官等活动,全赖于气的升降出入运动。而的生理特点又是主升,主动的,所以,这对于气机的疏通、畅达、升发无疑是一个重要的因素。因此,的疏泄功能是否正常,对于气的升降出入之间的平衡协调起着调节的作用。的疏泄功能正常,则气机调畅,升降适宜,气血和调,经络通利,脏腑器官功能正常。如果的疏泄功能异常,则可出现两个方面的病理现象:一是的疏泄功能减退,即失疏泄,则气机不畅,气郁结,出现胸胁、两乳或少腹等某些局部的胀痛不适。若"木不疏土"还可出现胃(脾)不和等症,可见食欲不振,脘腹痞满等脾胃功能失常之症状。因气行血行,气滞则血瘀,进而出现症积,痞块,在妇女则可出现经行不畅,痛经、闭经等。此外,气机郁结,还会导致津液输布代谢的障碍,产生水湿停留或痰浊内阻,出现膨胀或痰核等。二是升发太过,气的下降不及,则气上逆,出现头目胀痛,面红目赤,烦躁易怒等。若气升太过,则血随气逆,可导致吐血,咯血等血从上溢的症状。甚则可出现卒然昏不知人的"气厥"症候。若气横逆"木旺克土"则出现脾胃功能失常之食欲不振,脘腹痞满,疼痛,嗳气吞酸,大便异常等症。(2)对情志的影响:性如木,喜条达舒畅,恶抑郁,忌精神刺激,《素问·举痛篇》所说的"百病生于气也。"就是对情志所伤影响气机的调畅而言的。故疏泄正常则气机调畅,气血和调,人的精神愉快心情舒畅,若失疏泄则不舒,气机不畅,精神抑郁,出现郁闷不乐,抑郁难解或开泄太过,阳气升腾而上,则出现心烦易怒等,反之对过度的精神刺激,又常常是导致失疏泄的重要原因。所以有"怒伤"及"喜条达而恶抑郁"的论述。(3)疏泄胆汁:与胆相表里,有经络联系,中医学认为,胆汁的形成是"借之余气,溢入于胆,积聚而成"所以的疏泄功能也表现于胆汁的分泌和排泄上,若失疏泄,胆道不利,则影响胆汁的正常分泌与排泄,出现胁痛,食少,口苦,呕吐黄水或黄疸等症。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肝”和“胆”,为什么是好兄弟?中医2个窍门让你肝胆和调
血液是怎样生成的?+何以生血+中医基础理论辅导:血的基本知识
早敲胆经,晚推肝经
中医藏象——肝的生理功能肝位于腹部横膈之...
【干货】养肝就是养命!中医详解原因
中医养生智慧 "气""血""精"(第二部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