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内审干货——招标中的报价程序,有哪些猫腻?
userphoto

2024.05.06 北京

关注

ID:内审师修行与实战

1.清单内的材料和工艺与要求不一致

审计报价过程,一定要核对工程量清单,保证所有投标人的清单一致。

1)招标文件内的清单模糊,让投标人自己报价,审计时需要细看不同投标人的清单差异,在低价中标情况下,往往是低质中标。

2)招标清单很清晰,投标人私自更改或优化了某些清单项,如不细看还真看不出来,哪怕是优化了,也要所有投标人一致优化,除非是某投标人的专有材料或工艺。

3)改动不可竞争费用:规费、安文、税金等。很多人评标进会忽略这些费用项,以为就是死数不用看,就因如此,审计才要细看。

2.多次报价

除非是国家规定的必须“公开招标”,很多企业最常见的招标是邀请议标或竞争性谈判。

既然要谈要议,自然要来回多次。

最终:谁出的价低,谁中标。

一般情况下,第一轮报价,所有入围单位都会报。

但是,第二轮,第三轮,甚至四五轮报价时,很多投标单位都退出了,不再报价。

如果你发现最终报价中,有些人没参与最后一轮报价,就要考虑他们是否接到“报价通知”。

即:有的单位我只通知他报一次价,后续不再通知;想让中标的单位就让他多报价几次,做到最低价。

作为审计,一定要评估这种风险发生的可能,说实话,这种事反倒很常见。

甚至报价过程中,更改工程量清单和招标范围的都有,如果没通知到位,根本做不到公平。

3.报价缺项

有些投标单位的报价清单中,缺少一两项内容,造成总价较低而中标。

不论是不需要,还是故意漏掉,都要细查。

尤其是一些不成熟工程的招标,缺少严格的工程量清单或工艺要求的,很多报价时的工程量都不完整,甚至签合同也不完整。

等到施工时,要求这变更,要求那签证的,结算价要高出一大截!

所以,对比所有报价单位的工程量清单组成,很有必要。

4.总价与分项合计不一致

这家投标人的总价最低,中标了,合同总价按投标总价填的,合同后附清单也按报价清单填制的。

但是,执行时却发现:总价与各个分项合计不一致。

要么是计算错误,要么就是故意模糊个别项目的价格,审计时,还是有必要拉一下合计数,看看对不对。

事虽小,风险却大!

5.报价出奇一致,底价泄漏或围标

投标报价时,发现多家投标人的报价出奇一致,上下浮动极少(不同标的浮动标准不一致,要有历史数据参考)。

总体看,如果他们的报价都在标底价附近,就有很明显的“底价泄漏”风险。

如果与底价差异较大,且市场价格并不透明,那么“围标风险”就大。

无论哪种,都需要复核下“供应商入围”程序。

6.低于成本价的报价

如果中标单位的报价,明显低于成本价,本身就可疑。

如果是知名品牌为打开市场或冲业绩,那还有一定的可信度,但也要复核下是否是挂靠单位?

如果是一些不知名单位,查下他们的历史业绩是否真实?查下他们的产品质量是否过硬?

很多恶意投标者,都是先低价中标,然后通过不停地变更和签证,通过承接合同范围之外的工程来提高总体收益。

再有就是:用低劣材料或质量来获取利润。

7.无赖式报价

这种情形并不多见,但小编就曾遇到过,投标单位直接说:“无论他们怎么报价,我都以低于他们的XX元的价格投标!”

这些单位很有底气,有些是为了成就战略合作,抢市场;有些是为了打击对手;有些就是故意破坏招标程序的。

真正中标后,才会以亏损等原因出现各种不配合:“我赔本给你们干,你们还想怎么着?”

亲,多关注转发!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工程施工招标的不平衡报价怎么破?
招投标阶段的造价控制
建设单位有效控制工程造价的方法探讨
如何用清标来遏制施工单位的不平衡报价?附全过程分析
实践出真知:工程量清单下的报价策略与技巧
关于不平衡报价,一文全了解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