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着力提高统计数据的权威性和公信力
2012.05.30 00:00
来源: 中国文化报     作者: 记者 曲晓燕
字号:【 】
编者按:自2004年国家统计局发布《文化及相关产业分类》始,文化产业方作为一个单独门类被纳入国民经济统计中来,至今不过8年时间。然而8年间,中国文化产业已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对于相对落后的文化产业统计工作进行改革的呼声越来越强烈。去年底,国家统计局成立了社会科技和文化产业统计司,专门服务于文化产业的统计工作,这为规范目前国内各省市相对混乱的文化产业统计工作提供了契机,文化产业统计工作规范化与专业化也被提上了政府日程。但具体如何调整、如何创新、如何突破,仍然是摆在各级主管部门面前的难题。日前,记者就文化产业统计工作中的一些问题,专访了国家统计局社会科技和文化产业统计司司长、高级统计师马京奎,本刊特对采访内容进行摘编,并配发评论和专家视点,以飨读者。
记者:国家统计局2004年制定并下发了《文化及相关产业分类》,并在随后的几年里进行了众多文化产业统计的实践工作,开启了文化产业统计的大门,为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了科学的数据支撑。在这一背景下,去年11月国家统计局成立社会科技和文化产业统计司的初衷和目的是什么?
马京奎:我国文化体制改革试点工作开始以后,为满足文化改革发展宏观决策的信息需求,由中宣部和国家统计局牵头、相关文化主管部门参加,着手进行我国文化产业统计课题研究工作,在2004年研究制定了《文化及相关产业分类》并以国家统计标准名义下发各地遵照执行。该标准第一次明确了我国文化产业的统计范围、层次、内涵和外延,既符合我国实际,又与国际标准相衔接。在随后的2004年至2010年的年度统计实践中,我国文化产业数据就是以此分类标准规定的行业范围进行统计和核算的,为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产业发展宏观决策提供了重要的基础信息,是反映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战略的重要依据。
2010年,国家统计局正式把文化产业统计纳入常规工作,制定了文化产业统计工作方案(试行)和统计调查制度(试行)。目前文化产业统计工作已在全国范围内全面展开。
当前,党中央和国务院越来越重视社会的和谐、经济社会的统筹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发展。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需要不断加强和完善文化及相关产业的统计。为了更好地反映社会和经济的变化,去年11月,国家统计局成立了社会科技和文化产业统计司(以下简称“社科文司”),这是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的重要举措,是加强文化产业统计工作的需要,其目的是加快提高我国文化产业统计水平,为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供优质的统计服务。
记者:为进一步提高文化产业统计数据的权威性和政府统计的公信力,请问今后社科文司将在哪些方面开展哪些工作?
马京奎:《国家“十二五”时期文化改革发展规划纲要》提出:“加强文化及相关产业统计工作,完善分类标准和统计指标,规范统计方法,增强统计数据的科学性和可比性。”我们要充分认识到加强和完善文化产业统计工作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在以下几个方面采取有力措施,切实提高文化产业统计工作能力、提高文化产业统计数据的权威性和政府统计的公信力。
一是高度重视文化产业统计工作。各地区和相关部门要充分认识到加强和完善文化产业统计工作对促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改善文化宏观管理科学决策的重要作用,将其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切实加强对文化产业统计工作的领导和指导。二是切实加强文化产业统计基础性工作。包括加强统计力量,完善制度方法、基层数据和数据收集渠道等,在国家统计局服务业统计框架下进一步规范文化服务业统计工作。三是研究建立畅通的部门间工作机制。研究建立党委宣传部门统筹协调、政府综合统计部门牵头、文化行政管理部门和有关单位共同参与的文化产业统计工作机制。四是修订《文化及相关产业分类》标准。在试点、试算的基础上,确定新的分类标准。五是扎实开展数据的质量评估和审定工作。高度重视对全国和各地区文化产业关键指标数据的质量控制,建立相应的工作规范,提高数据的准确性和可比性。六是加大对文化产业统计数据的解读力度。加大对文化产业统计工作的宣传,多形式解读文化产业统计数据,引导社会正确认识统计数据。
记者:文化产业是一个新兴的充满活力的产业,跨界融合使得文化产业门类不断发生变化,请问在未来的文化产业统计工作中对文化产业的行业范围和分类体系会进行哪些调整?
马京奎:目前,国家统计局正在会同有关部门、组织相关人员就2004年研究制定的《文化及相关产业分类》标准进行修订。为什么要进行修订调整?是基于以下几点原因考虑。一是国家统计局修订的《国民经济行业分类》,经过国家标准委的批准,已于2011年11月正式颁布实施。文化及相关产业分类作为国民经济行业分类的派生分类,也必须进行修订。二是我国文化产业在8年的改革中得以快速发展、新兴文化业态不断涌现,人们对文化产业的认识逐步深入,《文化及相关产业分类》本身也需要进行适当修订。三是2009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布了最新版本的文化统计框架。上述原因表明,实施了8年的《文化及相关产业分类》亟须进行修订。
我们将按照2011年9月份中宣部、国家统计局与相关部门的研究意见,重点研究把文化创意、文化新业态和与文化活动直接相关的软件设计服务等纳入统计范围。力争今年6月底前完成,从2012年年报开始实施新修订的统计分类标准。
记者:我们注意到,国家统计局领导在社科文司成立时的讲话中提到,要“把文化及相关产业的统计放在更加重要的地位”,并且要把“文化产业的相关数据纳入‘企业一套表’的联网直报系统中去”,请问这是否意味着文化产业统计将进入常规统计的序列,同时将增加数据发布的频率?
马京奎:这是国家统计局领导在结合当前国家统计局正在实施的统计“四大工程”(即通过建立统一的企业名录库,在统一的数据处理平台上联网直报“企业一套表”信息)建设,对文化产业统计工作提出的具体要求。也就是说,要以“四大工程”建设为目标开展文化产业统计工作,建立和完善文化产业统计相应的规章制度,数据采集工作一定要建立在最新的、最现代化的技术手段之上。文化企业的名录库要建立并不断完善,文化产业的相关数据要纳入“企业一套表”的联网直报系统中去。按照“先进库,后有数”的原则,强化文化产业基本单位名录库,增强统计数据的及时性和准确性,夯实数据源头质量,力求文化产业统计工作更加规范统一,数据质量更加真实准确。
记者:面对各地方文化产业统计方法的不统一,国家统计局是否会考虑对此发布一个统一的指导标准?
马京奎:2010年以后,各地区开始执行全国统一的《文化及相关产业统计方案(试行)》,进行本地区的文化产业统计和增加值测算。
今后国家统计局将进一步通过《文化及相关产业统计方案(试行)》和新修订的《文化及相关产业分类》建章立制、规范统一全国各地区的文化产业统计工作。建立相应的工作规范,对各地区的数据开展质量评估和审定,以提高准确性和可比性。
记者:在文化产业统计方面,各级文化行政主管部门都有行政记录和统计资料,有否考虑如何利用这些数据?预计将如何和其他部委合作,共同推进文化产业统计工作?
马京奎:文化产业统计涉及很多部门,做好文化产业统计工作,需要政府统计部门和行业主管部门共同努力。在社科文司组建成立时,国家统计局领导也强调要更好地利用部门的行政记录和部门统计数据,全力以赴地做好文化产业统计工作。
目前各主管部门在文化产业统计方面的职责分工还有待完善,有些部门统计的基层力量还需要加强。各级统计部门与有关部门间的工作协调和数据交流也需要制度化。所以要研究建立党委宣传部门统筹协调、政府综合统计部门牵头、文化行政管理部门和有关单位共同参与的文化产业统计工作机制。进一步加强文化管理部门间的沟通、联系,借助部门的管理优势和信息资源,条块结合、形成合力,提高文化产业统计的整体水平。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靖江市统计局统计工作规范化建设工作总结
国家统计局局长:对统计数字弄虚作假零容忍
文化产业统计会议讲话
统计业务工作规范
加强和改进部门统计工作
水城县统计局2011年统计法制工作安排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