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陆丰虎狮原来还要这样开光
舞狮,民间叫舞虎狮。何谓之虎狮,因其头的形状似狮又似虎,故而得名。民间把狮视为能驱邪恶、制煞的吉祥物,故每逢传统节日、新建筑物落成、桥梁通车庆典等也就要请狮队来舞一舞。尤其是春节期间,虎狮是最受人们欢迎的,不论男女老少,一闻虎狮锣鼓声便立于门庭之前恭候着。狮队一到即燃放鞭炮迎接。这时妇女们都争着从狮身拔下几根狮毛拿回家给小孩系带保平安,和系结于猪舍,以祈人畜兴旺。
舞狮,不仅舞狮子,还包括表演武术在内,故此舞狮队 (俗称虎狮班)的组成应是属于拳馆(武术馆,有的称为国术馆)。也即是说,应先开设拳馆学习拳术,学得拳术才得“出狮”(即组成虎狮班)。
狮,有青狮和红狮之别。青狮的头部略小巧,目深陷,额头突出,它以青的颜色为基本色调;红狮的头部稍大且呈方块状,看来有些笨戆模样,它是以红的颜色为基本色调。两者的装饰除色调脸谱图案有所区别外,都是用狐尾或狐皮卷成圆条形框在狮额的上方,并用麻丝染成五色线作狮须连同小铃铛系结于狮头的后方,再用一幅花布作为狮身(俗称“狮被’’)把它连结在狮头上。这样,整只狮便形成了。狮的尾巴同样是用五色麻丝做成的。舞时,狮头、狮尾各1人操作,配合密契,形似一体。
何以要分青狮和红狮呢?当然可从它的颜色上来区分,但究其实不在于此而是体现于拳术的档次。凡敢出青狮者,其拳术必是高人一筹。红狮,俗称“狮母”或“老实狮”,其本质是自认为拳术一般。他们把舞狮视为文体活动,所以不论到何处活动都是循规蹈矩,丝毫不敢争风头。如果偶尔遇着狮班时,他即先参拜以表尊重。“狮母”之名也由此而来。
舞狮有它的一定规矩和一套表演程式。
其规矩是每到一处应先行参拜仪式然后才舞狮,即凡进乡门必先参拜,此后便依次参拜当地伯爷神、公用水井、乡里的长老;如当地有开设拳馆也应登门参拜。接着是挨家逐户参拜。受参拜者如有新建筑物也要带着虎狮进去舞一舞,祈求吉祥。虎狮不论到那里就燃放鞭炮表示热烈迎请。但此时狮子不能随意进门,而应高举狮头迎着鞭炮不断起舞直至鞭炮燃放完了才进门参拜。参拜时必须绕圆周三圈,每圈都应在灶神(俗称“司命公’,)前从左到右至中间作三叩首动作。参拜完毕要离开时,狮头必须面对主人舞动后退出门,并呈送贺年片或贺联表示祝贺。全部参拜完毕后便在当地找一宽阔场地打圈表演。
舞狮表演程式是由舞狮者举起狮头作摇头摆脑姿态,以快步绕圈走动,边走边舞有如猛虎下山之势。当舞至场中心时立即俯坐于地上,时而用脚搔腹背,时而转头咬尾巴,这一动作叫作“搔痒咬虱”。忽而又卧地滚动,这一动作叫“翻身反肚”。接着是伏地打瞌睡。这是表现雄狮在坐养其神,动作唯妙唯肖。此时还有一戴假面具的(俗称“狮鬼”)对着雄狮任意戏弄,给人们增添不少情趣。舞狮表演过后便是武术表演。
拳术有朱家教、李家教和南枝手等拳路之分,但其表演程式大体都是同样模式。参加表演者有20余人,多则30余人,他们各自学有多门技艺,如徒手、槌(即棍)、刀、长矛、 “耙头’’(即三叉戟)等都能打出一套拳路。打拳开始,先由个人逐一作徒手、刀、槌、长矛、“耙头”等的表演,接着是对打。对打有徒手对徒手、徒手对刀、槌对槌、双锏对长矛、长矛对“粑头”、“粑头”对盾牌等等。槌的对打还有四人对打、八人对打的打法,并以它来表示表演至此告一段落。但也有以带杂技表演性质的跳床角,即是放置一张“八仙桌”,表演者往床角跳跃,有正跳倒跃等花样,镖刀圈(“镖”是钻的意思),镖火圈,镖风柜,镖风柜也叫跳风柜(扬谷的风箱),以此圆满结束这场活动。
最后又舞起狮来,按初进乡时参拜的次序依次告别主人,这时,主人手捧“红包”或锦旗恭恭敬敬地赠送给舞狮队以表谢意。
视频来源:陆丰潭西微生活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广东海陆丰传统武术:这种拳术刚劲有力,有谁知道拳种为何吗?
海陆丰四大门派原来是这四个
记陆丰青塘盖仔狮和青塘拳传人黄学文
? 这套拳是广东众多拳种中门徒众多的拳 它出手拳型为凤眼和虎爪 京武功夫 百家拳 今天说说南枝拳
“三脚虎”传奇
耍灯(散文)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