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探秘海丰莲花古庵(飞瓦寺)
2017-02-24
莲花庵,地处莲花山主峰北坡海拔920米处,坐西向东,前后两座各五间,建筑面积500平方米,始建于明崇祯6年(1633),是粤东地理位置最高的寺庙之一。建庵初期,要将建筑材料运上高山谈何容易?当地山民、樵夫、烧炭人和香客等历经艰辛,每天都要顺便携带几块砖瓦上山,不知经过多少悠悠岁月,才能备足建庵的材料;故称飞瓦庵。由于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很少人能够登临其境,故一直充满了神秘的传说。乾隆版《海丰县志》云:“莲花庵,在莲花峰顶,曲径迤逦,虬松延蔓,幽泉吞吐,别有洞天,其地产茶树数株,酌泉烹之,滋味甘洁,荡涤凡襟,亦地灵之一证也。”县志所说的莲花庵,就是现在所称的飞瓦寺。
飞瓦寺流传着很多有趣的传说,既有古代的有近代的甚至也有前几年的传说和笑谈。其中有海陆丰民间流传甚广的张碧英投庵的故事,也有较早的文人记载:明末清初,安徽省霍山知县姚敬任期届满,见明朝江山大势已去,为不落入敌手当清朝的官,遂挂冠而去,携仆人登上莲花山顶。在莲花古庵附近的山窝搭寮隐居,读书明志。姚敬原想在山顶办学兴建书院,准备在山顶讲学授课,度过余生。后经过深思打消此念,将携带的款项,对被山贼烧毁的飞瓦庵进行重建,易名为莲花古刹,请印真和尚上山重新主持庵务。并捐铸千斤大铜钟一口,悬挂于庵庙之中。清晨,洪亮的钟声,飘荡在山下归善、海丰两县交界处的上空,附近村庄都能听到。莲花古庵遂成为明末清初莲花山的最大丛林。当时有海丰文人笔记载:“县里子弟日游者甚众,此亦系丰邑胜景。”姚敬在莲花山顶稳居读书期间,著有《黛永楼集》。并于清顺治5年(1648)夏逝世,享寿50岁。其在莲花古庵外读书稳居处,后人谓之“书房窝”。
另一位在莲花庵留下足迹的惠州先贤是明崇祯十二年己卯科举人、也是当时闻名海陆丰的知名学者黄德燝,人称霭云先生。他曾携友人及其子黄道圭登上莲花山顶,应主持印真大和尚之邀,在莲花庵歇宿。这时候正是秋爽月明时节,一轮明月斜照在庵门。万籁无声之中,寺僧晚归的敲门声格外清晰;到了早晨旭日初升,时不时有白云飘到寺门口。于是他挥笔题下寺门联曰:“寻常出去凭云锁,几度归来带月敲。”对联旁边左右墙壁书有姚敬的五言律诗各一首。其子清顺治十四年举人黄道圭则留有题莲花山风光诗云:“峭壁翻岚屺海东,芙蕖带日插浮空。翠垂玉井千层绿,彩映流霞万朵红。湛露遥擎霄汉外,琼浆回酌碧角中。更看迟雨凌波驻,不类仙香染涧红。”父子诗联双璧,极具神韵,恰切地描绘了莲花庵的地理特点和优美景色。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探秘莲花古庵
3,2011年从惠州惠东县爬莲花山,没带帐篷在山中玄宫上帝殿工棚过夜!
“沉东京,浮海丰”“沉东京,浮莲花山”等 “沉东京,浮××”其实
文学看台379 | 文化之旅95:三猛男保护一美女诗人闯莲花山东大门【许宇奈罗素丽郑新派吕珠满】
探秘穿越 莲花生大师修行洞
探秘莲花山脉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