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在很久很久以前!汕尾是后径!


《城区政协简报》编辑组   第25期  2018年5月16日

为进一步发挥人民政协文史资料工作“存史、资政、团结、育人”的作用,按照市政协常委会、文史委工作部署,5月15日,区政协副主席郑前军带领区政协文史委成员一行十多人,到香洲街道后径社区开展史料发掘搜集调研,与该社区“两委”干部、老前辈、知情者和文史爱好者座谈,聆听鲜为人知的历史故事。

此次调研的主要目的是,了解后径村名称来历及发展渊源,古庵、古祠堂、古石碑等文化遗迹,挖掘和搜集明、清史料遗存和旧族簿,革命旧址、革命史料等。座谈会上,区政协文史委一行听取了后径社区“两委”干部关于后径社区历史文化资源、乡村建设、文物保护等情况汇报和老前辈、知情者讲述古老传说、历史故事以及地情资料内容。郑前军在总结讲话时要求,一要大家热情参与,在社区“两委”的牵头下,积极参与找寻历史依据和提供历史线索;二要充分动员,让更多的群众和知情者共同关注后径史料的保存和去向;三要深入挖掘搜集,尽可能多地收集到有价值的文化遗存和历史记载资料;四要重视片段史料的整理,通过片段史料相互印证,或将某个片段独立成篇,或多个片段连串成篇。

会后,区政协文史委一行到后径公园、革命旧址、陈氏祠堂、梁氏祠堂、广福庵、黎府德政张老爷康熙14年立石碑等视察调研,通过看实物、听介绍,详细了解历史情况。大家表示,挖掘搜集后径的历史资料意义殊深,要大力动员史料知情者和爱好者积极提供线索,进一步完善史料内容。时间不等人,知情者越来越少,有关历史资料再不抓紧时间抢救挖掘,记忆也就没了。对于历史资料自己能多看一份、多写一份,后径的历史就多了一份佐证。

据了解,清初的度量衡制度极为混乱,清朝多次颁布法令统一度量衡,但地方的官吏没有按国家规定的标准统一度量衡的制度。使地方百姓各自私造的称、斗、升等度量衡各不相同,没有统一标准。后径居民周国栋为解决汕尾地区渔、农、盐贸易的便利,创造了合、斗、升等度量衡,统一了当时汕尾地区十八乡的度量衡标准。人们称为后径合、后径升和后径斗,成为汕尾地区十八乡及沿海一带老百姓统一使用的度量衡。海丰县志记载:宋代神宗熙宁元年(公元1068年),推行王安石“募兵制”新法,海丰县设八个都,有兴贤都、金锡都、杨安都、石塘都、石帆都、吉康都、坊廊都、龙溪都。清雍正九年(公元1731年)农历四月五日,海丰县辖兴贤都、石塘都、杨安都、金锡都4个都,下设55约,后径是其中一约。后径最早有人居住的历史在明朝洪武年间的大移民运动之后和明朝嘉靖之前。

编辑:郭少鑫 通讯员:柯腾峰 摄影:陈雪萍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巨野文史工作成果丰硕
现代还有专门记录历史的官方机构吗?
马道蓉同志在全市政协文史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
蓬溪文史资料精选序言
《晋商史料全览》总序
把握“四性”要求 做好文史工作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