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生死地:淞沪会战战役经过小考(三) | 机核 GCORES
很久没更新了,主要是之前在等待淞沪抗战纪念馆翻修之后的首次开馆。前几日抽空去了新馆一趟并新收集了一些资料和素材,我会在后续的文章中精心挑选一些和大家分享。
翻修后的纪念馆
8月23日晨,日军上海派遣军第3、第11师团在优势火力掩护下,于川沙河口、狮子林、吴淞一带强行登陆。24日,中国第15集团军先后进至上海,向登陆之敌发起反击。此时战役之初的目标已经破灭,中国军队没能在日本主力到来之前消灭日本海军陆战队。上海本就是冲击平原,无险可守且地下水丰沛战壕挖掘困难,加上日军登陆宝山侧击中国军队左翼。此时应该在战略上主动撤退,但此时南京方面已经骑虎难下,蒋介石马上调动11师支援罗店。
到26日,日本第3、第11师团激战两昼夜已经累计伤亡700余人,这对于这两个日军甲等师团来说是难以想象的损失。也是从此时开始,日军开始采用集体焚烧的方式来处理尸体。
此时中国军队以月浦,宝山,杨行,吴淞四个镇为依托形成了一个菱形防御地带,于日军开始了正面阵地战。9月1日,日军1000余人围攻狮子林炮台,第98师一部与敌反复白刃搏斗,多数牺牲。9月5日,日军集中30余艘军舰,掩护陆军向宝山发起猛攻,中国军队顽强抵抗。
宝山作为一个突出部,分割了日军第3师团和第11师团。为了打通联系、将犬牙交错的前线变成一个整然的正面,日军围攻宝山,宝山告急。陈诚立即要求98师的部队死守宝山镇。此时守卫宝山的正是98师第292旅第583团第三营营长姚子青。
姚子青,广东平远县人,黄埔六期毕业。1936年升任98师第292旅第583团第三营中校营长。当8月31日姚子青接防宝山时,宝山已经成为了一座孤城。姚子青站在宝山海堤上,看合吴淞口的三十余艘日本军舰,姚子青对全体官兵说:“我们头可断,血可流,宝山不可丢!”
姚子青的黄埔军校毕业证书
9月1日,日军军舰三十余艘和十余架飞机同时轰击宝山城,第三师团主力也完全合围了宝山城墙。98师师长夏楚中给姚子青下令:战至一兵一卒亦需固守准备充分巷战。万一城垣被陷,亦当与敌偕亡于城中。此时姚子青和全营500多人的命运已经注定,但姚子青依然率部坚决还击,甚至和日军展开了白刃战并成功击退日军的进攻。
9月5日凌晨,日战车第5大队以30多辆八九中战的兵力配合步兵对宝山全境发起突击。第六军官兵在军工路一带进行了艰苦的反坦克战。战至中午终因伤亡过大退守至涧塘河一带。吴淞侧翼暴露,宝山城深陷重围。第3师团第68联队在第11师团第10旅团天谷支队的配合下对宝山发起猛攻。姚子青在外围遭到日军火力打击后率部退入城中准备与日军开始巷战。姚子青最后向师长发报:
城已无全存之瓦,士皆有必死之心。职部誓本与敌偕亡之旨。固守城垣,一息尚存,奋斗到底。
姚子青纪念碑,拍摄当天巧遇有市民自发献花
9月6日早,日军向城内释放硫磺弹城内顿时火光冲天。日军又让野炮兵第3联队重炮兵第5大队对城墙做破坏性射击。鹰森联队第3大队在战车第5大队藤田第1中队的配合下冲入城中。激战至中午,姚子青率剩余的二十余人向日军发起冲锋,姚子青当场壮烈殉国。下午一时许,为防止残存士兵突围,日军用战车堵住城门后步兵再城内逐屋扫荡。
7日,宝山沦陷。除二等兵魏建臣趁战斗间隙从坍塌的城墙翻出送信外,583团第三营营长姚子青以下共500余人全部壮烈殉国。日军也为此付出了惨重的代价。据日军统计,光是在宝山所消耗的弹药价值就在10万美元以上。宝山之战也是淞沪战场变为“血肉磨坊”的开始。
1938年3月12日,延安各界群众举行“纪念孙总理逝世十三周年及追悼抗敌阵亡烈士大会”,毛泽东发表演讲赞扬姚子青等烈士是全国人民“崇高伟大的模范”。1983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追认姚子青将军为革命烈士。后人为纪念这位英雄,在南京市铸有姚子青铜像,上海市在姚子青营抗日牺牲处立碑 ,并以子青路命名道路,宝山县曾一度改名为子青县。武汉汉口也以姚子青路命名道路。
9月7日,日本继续向上海增派台湾守备队、重藤支队。又从华北抽调步兵10个大队,炮兵2个中队,野战炮兵1个大队。为了应对中国空军,又支援了高射炮队5队。
9月8日,战车第5大队第二中队中队长高桥清伍在周家宅的作战中受伤,该部队指挥权由第1小队小队长西住小次郎接替。
此前,日军阵地由吴淞至狮子林已经全部连成一片,10日下午胡宗南第一军第一师吴家村阵地又被日军突破。9月11日陈诚下令部队由攻转守后撤到罗店的防御阵地。此后围绕着罗店,中日双方不断增兵,打出了绝战罗店的架势。当时的罗店位于沪太公路的终点,是上海和苏州交通的枢纽。一旦日军拿下罗店,日军就能彻底从左翼包围上海的中国军队并且向南就能进攻大场背击闸北的88师、向西可进攻嘉定并切断沪宁铁路。
9月12日,中国出席国联大会,首席代表顾维钧就日本侵华事件向国联递交申诉书,控诉日军侵略行径。
9月13日,师参谋长郭汝瑰带领中央军第14师8000余人鏖战月浦南塘口,军长担心他守不住,就问他是否需要援军。郭汝瑰回了一封信,在汇报完军事情况后说:
我八千健儿已经牺牲殆尽,敌攻势未衰,前途难卜。若阵地存在,我当生还晋见钧座。如阵地失守,我就死在疆场,身膏野革。他日抗战胜利,你作为抗日名将,乘舰过吴淞口时,如有波涛如山,那就是我来见你了。
艰苦卓绝的拼杀一直坚持到9月19日,当第14师接到撤退命令向第四军移交防务时,8千多人只剩下2千多,而且多是伤员和后勤兵员。
16日,西住小次郎的战车第5大队第二中队被配属给第11师团步兵第44联队,对罗店北的第11师阵地展开进攻。中队沿公路以纵队队形向前快速推进,在守军左侧阵地展开后对守军发起火力压制攻击。步兵跟进后,西住对其余战车发出跟随的信号准备返回集结地。在途中,西住的坦克右侧履带落入了反坦克壕沟内,就在这时,守军推出了隐藏的反坦克炮对西住的队尾开始炮击。第二小队小队长的座车被率先命中。为了救援西住中队,第44联队的步兵开始对守军阵地发起突击,拼命压制守军的火力点。西住所部也紧急开始了救援作业,将坦克驶回了公路。
9月18日,双方在刘行、罗店激战。由于罗店有一栋外围墙为白色的高大建筑,日军称为“白壁之家”。日军步兵部队反复反复进攻白壁之家但均被击退。日军于是改变战术,首先让工兵采用掘壕前进突击至白墙脚下然后实施爆破作业。随后步兵第44联队在坦克的伴随下突入。正在等待的时候,西住的坦克遭到了附近竹林内守军的埋伏而熄火抛锚,此时的第二中队中队长高桥清伍已经归队,他立刻下领炮手对竹林进行压制。在掩护下,西住的坦克重新启动。在守军迫击炮的轰击下对竹林发起突击。同时工兵爆破完成,日军战车突入白壁之家。
傍晚进攻赤根屋地区时中队长高桥再次受伤,于是西住再次负责指挥第二中队。西住率部战至凌晨才返回防区。当日西住在守军正面最近只有20米激战9个小时以上,乘员全天吃饭大小便均在车内解决。而西住本人的座车中单50余发破片击中无算。后来日军内部甚至有人将罗店之战和日俄战争的二O三高地之战做对比,可见战况之惨烈。
由于日本实行的全民备战的军国教育,日军部队里士兵的教育水平非常高,甚至可以说是世界顶尖水平。日军不仅有职业的文官和随军记者记录战史,连小小的笔记本都是日本军人的标配,所以现在留存的日本底层军人的第一手史料相较于当时的国军来说是非常多且容易获得的。军事史学家萨苏的个人收藏中就有一个日记本中,日记主人随手就能画下当时的两军大致阵地概貌在自己的日记中作为插图。
随手画的阵地图
而中国军队这边基层的机枪手甚至不知道机枪不能按住乱打而是需要打点射,以至于陈诚在前线亲自告诉士兵,对面“啪啪啪”打点射就是问你怕不怕,你要打“啪啪”回应不怕,不然打“啪啪啪啪啪啪”的意思就是告诉对方你怕怕怕。再有知识的士兵也是被一枪撂倒,但恰恰国军在武器装备方面的劣势可能比士兵教育和训练水平的劣势更大。
战至9月25日,大本营通过临参名第99号令,向上海增员了第9,第13,第101师团。日军在上海的总兵力已经达到10余万。“长门”、“陆奥”号日本IJN的主力舰也先后抵达上海。
10月2日,日军总司令松井石根,改变进攻路线采取中央突破战术从罗店出发沿沪太公路攻克大场,最后抵达江湾。 日军开始集中兵力向罗店、刘行发动进攻。国军沿沪太公路撤退约1000余米。陈诚来到刘行前线,判断此时部队疲惫且日军势头正猛,断无法坚守刘行,应设置多层次防御阵地节节抵抗消耗日军。但蒋介石却下令死守刘行镇。于是已经战斗数日的胡宗南第一军立马投入了刘行的防御。
被摧毁的白壁之家
第一军作战顽强,第一军第一旅更是有天下第一旅的称号。日军原本预计3天就能突破刘行,但一头撞上第一军后苦战一周也没能前进一步。但第一军此时其实也已经是坚持不住了。由于丧失制空权,第一军到达上海的第一天就遭到了日军空军的侦查,随即就被空军和舰炮连番轰炸,激战一周全军伤亡过半,营长几乎全部阵亡。胡宗南最后向蒋介石打去电话,请求放弃死守刘行,节节抵抗。蒋介石这时又同意节节抵抗的策略了。
顾祝同派部队换防第一军后,刚喘口气的第一军还没得到休整的机会,薇藻浜就被日军突破、第八师几乎全军覆没,第一军就协同87师迅速去填补缺口。当10月9日打退日第三、第九师团的进攻时,名震天下的第一军已经伤亡八成,胡宗南差点带着指挥参谋亲下火线。1938年, 陶峙岳因表现出色升任第一军军长,后参加武汉会战等。解放战争时第一军在四川被解放军消灭。陶峙岳在新疆带领10万国军和平起义后迅速平定新疆各地叛乱,建国后被授予上将军衔,任司令。
回到蕰藻浜,蕰藻浜是一条横贯上海北部的河流,此时日军如果要继续向大场挺进就必须横渡蕰藻浜。而中国军队此时已在蕰藻浜南岸布设了20公里长的防御阵地。中日双方又开始围绕蕰藻浜开始了血战。根据日第9师团金泽步兵第七联队的记载,这只部队9月27日由吴淞登陆,登陆后便一直处于高强度的作战中,一直到淞沪会战结束的这四十多天时,全联队有九成中小队长死伤。而在蕰藻浜的两个星期的战斗中,全联队2556人战死450人负伤905人,战损比达到53%。日本101师团加纳联队的荻岛静夫在日记中记载,9月30日他所在的部队准备在吴淞一带架桥强渡蕰藻浜。血战9日强渡3次均以失败告终。10月9日,加纳联队长战死,整个加纳联队只剩下三百人。战友的尸体开始腐烂却无人问津,荻岛静夫陷入绝望,帝国军队失去了原有的风采。最后成功渡河后,代理指挥官伊东政喜甚至违抗军令不愿再向前进攻,声称再继续进攻联队军旗都要保不住了。日军尚且如此,中国军队的伤亡情况可想而知。
上海地铁七号线刘行到大场镇的路线几乎正好就是日军的进攻路线。现在乘坐上海地铁七号线从刘行出发到达大场只需要7站路20多分钟,而日军当年却用了四十天。中国军队用自己的血和肉足足抵挡了日军四十天。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淞沪抗战(四)
抗战中第一位战死的军长, 亲率2个师阻击10万余日军3天
一二八淞沪抗战
南京城破之前,他们都做了什么?
八一三淞沪会战83周年祭
命运的骰子——淞沪会战(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