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最新中国颈动脉狭窄诊治指南发布!

《颈动脉狭窄诊治指南》由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血管外科学组组织相关专家结合中国颈动脉狭窄的临床诊治特点制定,指南中涉及的颈动脉狭窄除特殊说明外均指动脉粥样硬化导致的颅外段颈动脉狭窄。

以下为该指南中颈动脉狭窄的治疗部分内容。

有创治疗

颈动脉狭窄的有创治疗包括颈动脉内膜切除术(CEA)和颈动脉支架成形术(CAS),应根据患者的自身疾病情况结合循证医学证据选择合理的治疗方式。

两种手术不推荐应用于因卒中导致严重后遗症的患者。

颈动脉内膜切除术(CEA)

CEA已被视作预防卒中的有效方法,同时也是治疗颈动脉狭窄的最经典术式。

1手术指征


绝对指征:有症状性颈动脉狭窄,且无创检查颈动脉狭窄度≥ 70%或血管造影发现狭窄超过50%。

相对指征

(1)无症状性颈动脉狭窄,且无创检查狭窄度≥70%或血管造影发现狭窄≥60%;

(2)无症状性颈动脉狭窄,且无创检查狭窄度<70%,但血管造影或其他检查提示狭窄病变处于不稳定状态;

(3)有症状性颈动脉狭窄,无创检查颈动脉狭窄度处于50%~69%。同时要求该治疗中心有症状患者预期围术期卒中发生率和病死率<6%,无症状患者预期围术期卒中发生率和病死率<3%,及患者预期寿命>5年;

(4)对于高龄患者(如70岁或以上),与CAS相比,采用CEA可能有较好的预后,尤其当动脉解剖不利于开展血管腔内治疗时。对于较年轻患者,在围术期并发症风险(如卒中、心梗或死亡)和同侧发生卒中的长期风险上,CAS与CEA是相当的;

(5)有手术指征的患者术前的相关检查综合评估为不稳定斑块的患者倾向于行CEA手术,稳定性斑块者则CAS与CEA均可选择;

(6)对于符合治疗指征的有症状颈动脉狭窄的患者,多数国际指南推荐首选CEA手术,因为有充足证据证明CEA手术可以更好的控制围术期乃至远期脑卒中及死亡率。对于符合治疗指征无症状颈动脉狭窄的患者,多数也是建议CEA手术,将CAS作为备选治疗。

2禁忌证


(1)12个月内颅内自发出血;

(2)30天内曾发生大面积脑卒中或心肌梗死;

(3)3个月内有进展性脑卒中;

(4)伴有较大的颅内动脉瘤,不能提前处理或同时处理者;

(5)慢性完全闭塞无明显脑缺血症状者;

(6)凝血功能障碍,对肝素以及抗血小板类药物有禁忌证者;

(7)无法耐受麻醉者;

(8)重要脏器如心、肺、肝和肾等严重功能不全者;

(9)严重痴呆。

3麻醉方式


麻醉包括局部麻醉与全身麻醉。

局麻的优势在于可以在术中评估脑缺血的耐受情况,辅助判断是否应用转流管,减少不必要的转流管使用,但是患者往往有恐惧,而且需要麻醉师有较高的麻醉技巧。

全麻的优势在于可以较好的控制呼吸和循环等系统,吸入麻醉药可以增加脑血流,减少脑耗氧。

对于无专门培训局部颈丛麻醉的医院,推荐常规采用全麻方式。

4手术时机选择


(1)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在发病6周后手术较为安全,对于近期出现症状发作,影像学检查提示为不稳定斑块时应尽量争取尽早手术,可以建议于2周内手术;

(2)对于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或轻微卒中患者,如果没有早期血管重建术的禁忌证,可以在事件出现2周内进行干预;

(3)如为双侧病变,根据临床情况两侧手术间隔可以在2至4周,有症状侧和(或)狭窄严重侧优先手术。

5手术方式的选择


包括外翻式内膜切除术和传统纵切式内膜切除术2种。

前者解剖分离的范围较后者要大,颈动脉转流管使用有一定困难,但是无需切开颈动脉窦,避免纵形切开缝合后引起的狭窄,过长的颈动脉可以同时剪切拉直,可以不用补片,缩短手术时间,但不适合颈动脉远端有钙化性狭窄和颈动脉分叉过高的患者。

后者对颈动脉分叉的位置要求相对较低,有研究显示后一术式配合补片血管成形术的神经损伤率和再狭窄率较前者低,因此目前两种术式的优劣比较尚没有统一的结论。

6补片应用


(1)CEA术后再次狭窄行二次手术者;

(2)荟萃分析及大型临床研究的数据均支持纵切式内膜切除术常规使用补片缝合,这样可以明显降低再狭窄率。

7转流管应用


由于放置转流管有可能增加脑缺血或脑栓塞的风险,因此不常规推荐放置转流管。

在下列情况建议放置转流管

(1)对侧颈内动脉完全闭塞;

(2)颈动脉反流压<50mmHg(1mmHg=0.133kPa);

(3)术中不能耐受颈动脉阻断试验者;

(4)术中经颅多普勒超声(TCD)检查显示大脑中动脉血流减少者;

(5)通过术中脑电图或体感诱发脑电监测可能出现脑缺血者;

(6)颅内Willis环代偿不全者;

(7)既往有过大卒中,行CEA者。

8围术期药物治疗


推荐术前单一抗血小板治疗阿司匹林(100mg/d)或氯吡格雷(75mg/d),降低血栓形成机会,不推荐大剂量应用抗血小板药;术中在动脉阻断5分钟前给予肝素抗凝使活化凝血时间或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延长1.5倍以上,术后至少使用单一抗血小板药物4周。此外,围术期还可根据患者情况选用西洛他唑、沙格雷酯、贝前列素钠片等药物。

9并发症及预防


(1)卒中与死亡。卒中与斑块脱落和阻断时缺血相关,有出血性卒中和缺血性卒中,一般要求围术期严格的个体化血压管理,术中密切监测以降低血流动力学障碍的卒中,有条件医院可进行术中TCD监测;术中轻柔操作,选择性应用转流管;根据具体情况可给予抗凝治疗;围术期抗血小板药物等措施来减少栓塞风险。CEA后死亡发生率较低,大多数报道在1%左右,其中心肌梗死占一半。因此,术前、术后认真评价心脏和冠状动脉的功能非常重要,并应给予积极的内科处理。死亡的其他相关因素还包括急诊CEA、同侧卒中、对侧颈动脉闭塞、年龄大于70岁等。

(2)颅神经损伤。最常见舌下神经、迷走神经、副神经等,多为暂时性,可能与手术牵拉水肿有关,一般在术后1~2周好转,个别患者可能延续到术后6个月,永久性损伤相对少见。皮神经损伤一般很难避免,术后患者出现下颌周围或耳后麻木,但不会造成其他影响,一般在术后6个月左右会有不同程度改善。

(3)过度灌注综合征。主要临床表现为严重的局限性头痛、局限性和(或)广泛性痉挛、手术侧半球脑出血。术中恢复颈动脉血流之后和术后可预防性应用降压药物及脱水药物(如甘露醇等)减轻脑水肿。

(4)颈部血肿与喉头水肿。前者大多与局部止血不彻底、动脉缝合不严密有关,后者可能和麻醉插管等相关,需密切观察患者氧饱和度,强化缝合技术、仔细止血,尤其是预防大范围的静脉和淋巴结在分离中损伤,血肿和喉头水肿发生后应防止窒息。

(5)血栓形成和再狭窄。注意肝素抵抗情况,围术期口服抗血小板聚集、抑制内膜增生等药物,相关的原因包括术中处理不当、术后药物治疗不充分、平滑肌和内膜过度增生等,对于CEA后再狭窄的患者,优先推荐CAS治疗,避免二次手术困难。

颈动脉支架成形术(CAS)

1手术指征


(1)有症状性颈动脉狭窄患者无创影像学检查证实颈动脉狭窄度≥70%或血管造影发现狭窄超过50%,并要求该治疗中心术后30天内各种原因中风和死亡发生率≤6%,CAS可作为CEA的备选治疗方案。

(2)无症状性颈动脉狭窄患者无创影像学检查证实≥70%或血管造影发现狭窄度>60%,该治疗中心术后30天内各种原因的中风和死亡的发生率≤3%,致残性中风或死亡发生率应≤1%,CAS可以作为CEA的备选治疗方案。

(3)颈部解剖不利于CEA外科手术的患者应选择CAS,例如颈部放疗史或颈部根治术,CEA术后再狭窄,继发于肌纤维发育不良的颈动脉狭窄,对侧的喉返神经麻痹,严重的颈椎关节炎、外科手术难以显露的病变,颈动脉分叉位置高、锁骨平面以下的颈总动脉狭窄。

(4)CEA髙危患者:心排血量低(心脏射血分数<30%),未治疗或控制不良的心律失常,心功能不全;近期心梗病史,不稳定心绞痛;严重慢性阻塞性肺气肿;对侧颈动脉闭塞;串联病变;颈动脉夹层等。

2禁忌证


(1)颈动脉严重长段钙化;

(2)腔内方法无法到达的病变(主动脉弓分支严重扭曲、无合适导入动脉、主动脉弓解剖特殊);

(3)CEA的禁忌证也适用于CAS。

3麻醉方式选择


CAS可以在局麻下或全麻进行手术,当患者精神髙度紧张,不能很好配合手术治疗;病变复杂、预计手术难度大;Wills环等侧支循环代偿较差;双侧颈内动脉狭窄,需要严格调控血压者可选择全麻进行手术。

4颈动脉保护装置


较多的研究已证实使用颈保护装置可以减少CAS围术期脑卒中的发生,推荐有血管条件时常规使用。

5围术期药物治疗


术前药物的应用:建议术前至少4~5天使用阿司匹林(100~300mg/d)加氯吡格雷(75mg/d)进行双联抗血小板治疗;或者在术前4~6小时前服用氯吡格雷(300~600mg)。

术后双联抗血小板治疗至少服用4周,如果合并冠心病和再狭窄的危险因素建议延长至3个月。建议长期服用低剂量阿司匹林(75~100mg/d)。对于不能耐受氯吡格雷的患者,可以使用其他抗血小板药物如西洛他唑、沙格雷酯、贝前列素钠、替格瑞洛等替代。

血压及心率的控制:在CAS术前,建议使用抗高血压药物有效控制血压。但对术前TIA反复发作,收缩压在180mmHg以内的患者,术前不建议强烈降压,以防止低灌注诱发脑卒中。

CAS围术期出现血流动力学不稳定状态,建议使用血管活性药物维持血压稳定,以减少术后高灌注及脑缺血的风险。术前心率低于50次/分或有重度房室传导阻滞者,可考虑术中植入临时起搏器。

6并发症及预防


(1)心血管并发症。颈动脉窦压力反射包括心动过缓、低血压和血管迷走神经反应,多数是围术期一过性的且不需要后续治疗。支架术后可见到持续的低血压,预防措施包括术前确保足够的水化,术前降压药物的细致调整,多数持续的低血压者中,静脉内给予多巴胺等血管活性药可以进行缓解。围术期心肌梗死、心衰等也有可能发生,需评价心脏功能非常重要,并应给予相应处理。

(2)神经系统并发症。CAS相关的TIA和缺血性卒中多由栓子脱落栓塞导致,也可由血栓形成等引起,症状严重者需及时处理。预防措施包括在合适的病例中常规使用远端保护伞,从小直径球囊开始充分预扩张,根据病变合理选择不同类型的球囊和支架,谨慎使用后扩张,必要时中转CEA手术等措施来降低神经系统并发症。

(3)颅内出血。多由于脑过度灌注综合征、支架植入后的抗凝及抗血小板治疗导致、高血压脑出血(主要位于基底节部位)、以及脑梗死后出血转化、合并颅内出血性疾患等。需要在围术期严格控制血压,应用脱水药物减轻脑水肿等措施老预防。

(4)支架内再狭窄。术后需要密切随访发现再狭窄患者,需要口服抗血小板聚集、降血脂等药物,有糖尿病的患者严格控制血糖,吸烟者需要完全戒烟。

(5)其他并发症。血管痉挛、动脉夹层、血栓形成、支架释放失败、支架变形和释放后移位等,术中出现脑血管痉挛后,如果撤出导丝和保护装置后,痉挛仍未会解除,可局部给予硝酸甘油、罂粟碱等解痉挛药物。通过充分术前评估、规范和轻柔操作等来减少相关的发生;颈外动脉狭窄或闭塞通常是无危险的,不需要进一步干预。穿刺部位损伤假性动脉瘤,穿刺点出血,感染或腹膜后血肿,可以对症进行处理,造影剂肾病也是CAS的术后并发症,可以通过围术期水化、尽量减少造影剂用量等措施降低发生率。

非手术治疗

1降压药物治疗

从小剂量开始,优先选择长效制剂,联合应用及个体化。常用降压药物包括β-受体阻滞剂、钙通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滞剂、利尿剂五类,以及由上述药物组成的同定配比复方制剂。在不合并其他血管狭窄的情况下,CEA和CAS术后建议控制血压<140/90mmHg以下。

2糖尿病药物治疗

糖尿病是动脉硬化发生发展的重要危险因素,对于合并糖尿病的颈动脉狭窄患者,必须加强饮食管理。控制血糖目标值:非空腹血糖11.1mmol/L以下,治疗期间糖化血红蛋白应<7%。

3降脂药物治疗

建议颈动脉狭窄患者使用他汀类药物降脂治疗。他汀类药物主要适用于血中总胆同醇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增高为主的患者。

对于具有卒中高风险的颈动脉狭窄患者,建议控制低密度脂蛋白水平100mg/dl以下。当患者为甘油三脂血症时,可考虑给于烟酸类或者贝特类降脂药。

4戒烟

戒烟是预防和治疗颈动脉狭窄的重要措施之一,对于吸烟者应严格要求并督促其戒烟并避免被动吸烟。

5抗血小板和抗凝治疗

推荐使用的抗血小板药物包括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等。

6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

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增加了卒中的风险。

研究尚未证实通过B族维生素治疗使同型半胱氨酸降低后减少卒中等心血管疾病危险事件。

7代谢综合征

代谢综合征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有关。

以上内容摘自: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血管外科学组.颈动脉狭窄诊治指南[J].中华血管外科杂志,2017,02(2):78-84.


医学空间-让连接有价值

四大主版块:MS.TV,医学文献,行业资讯,医友圈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颈动脉狭窄及药物治疗
老年人颈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诊治中国专家建议(2012)
【综述】颈动脉支架置入术后支架内再狭窄研究进展
干货丨慢性颈内动脉闭塞治疗进展
诊疗指南 | 缺血性卒中二级预防的专科特异性治疗
干货|一文了解两种颈动脉狭窄手术的区别:CEA vs. CAS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