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应届生和往届生,谁更有希望考上研究生?用数据告诉你

22考研的同学们,大嘎猴啊,我想大家一定知道近几年的研究生报考人数情况,所以我就不多赘述了,具体情况如下图所示:

(近十年考研报考人数&录取人数)

首先,让我们先来看上面一组考研数据。这是一组近十年的考研报考和录取数据。我们可以发现,在2011年的时候,考研人数只有151万,录取49.5万,录取率接近1/3,到2020年,考研人数达到341万,由于疫情的原因扩招,最后录取人数达到111.4万。十年之间,考研人数涨了190万,而录取人数只涨了62万。

再从近三年的考研数据对比,我们可以发现:2019年全国研招考生规模达290人,这一数字较上一年(2018年)增加52万,增幅达21%;而2020年的报考人数较2019年又增加了51万,再创历史新高。近三年的考研的人数都是呈现爆炸式的增涨,连续两年都是以50万+的速度增加。

从上面的数据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随着考研录取人数的扩招,实际上我们上岸的机会是比3年前要高的。在疫情之前,每年研究生的录取比例是接近1/4,但是由于研究生的扩招政策,近2年考研的录取比例都是接近1/3。

在考研竞争越来越激烈的今天,很多辛苦复习的考研er们因为种种因素备无法一战成硕,于是无奈选择二战、三战甚至多战。无怪乎考研界一直盛行“一战打基础,二战985,三战清北复,四战命题组”的打油诗。这样的情况也使得每年的研究生报考比例中往届生占比持续攀升。

(应届/往届生人数)

在这里我们团队还有一个小范围的样本测试,我们已经邀约了41篇上岸学长姐的经验帖,在这41篇经验帖中,有13篇都是二战上岸经验帖。从这个统计数据来看,大约有31.7%的考生是二战上岸的;68.3%的考生是一战上岸的。

这也从侧面说明了一个道理,一战上岸的考生比例总体上还是大于二战考生上岸的比例。这说明,咱们一战的同学们,要鉴定自己的信念,我们应届的同学还是上岸几率更加大的。

为什么往届生考研的人数越来越多呢?原因有三。第一,对于很多在职考研的人,他们已经有稳定的工作,为了更好的发展前途,需要提高学历和知识技能,主要考非全日制的研究生,也有一部分人辞职考研。第二,第一次考研失利,心有不甘,而且有坚定的考研目标,愿意再次拼搏努力。第三,无论是在职考研还是二战、三战的学生都看到研究生学历的重要性,就业优势更明显,还可能是改变命运前途的一个机会。

那么,在考研的时候,往届生和应届生谁更有希望考上研究生呢?其实,在进行研究生备考时候清楚了解自己的优劣势是非常重要的。由于小编不了解也不可能在今天的推文里详细分析每个人的优劣势,所以只能大概把大家划分成应届生和往届生两大类,分别指出这两类准研究僧们共通的优劣势并给出一定的建议。不过在这里,小编可以给大家一个模型供大家参考,让大家对自己有个详细的认知。

一般在评判个人的优劣势时,我们会借用SWOT模型对自己做一个全盘分析,分别列出自己的优势(strength)、劣势(weakness)、机会(opportunity)以及威胁(threats)。大家如果感兴趣的话可以用这个方式对自己做一个更详细的分析。

应届生

优势

1.心态。有句话叫“初生牛犊不怕虎”,应届生相对于二战生来讲,由于是首战,并且不用为住宿、学习环境等等因素而担忧,压力比较小。而且有人抱着大不了来年再战的心态学习,往往心情放松一击就中。

2.学习环境。对于应届生来说,他们可以选择在本校的图书馆或自习室备考,有浓厚的学习氛围。而且找研友、获取考研资料等其他信息都比较方便,大家还可以相互鼓励。

而往届生很多都是在家里或租房子复习,全靠自制力支撑,稍有放松就容易被安逸的环境带跑偏,或者被繁忙的工作、家庭琐事而打扰耽误复习,前期效率可能很低。

劣势

1.没经验。相较于往届生来说,考研的一切对于应届生都是新鲜的,资料查询、课程选择、资料选择、时间安排···桩桩件件都需要应届生自己慢慢摸索。无形中会浪费很多时间。

2.精神不够强大。因为很多应届生抱着不行就来年再战的想法,所以在复习过程中会不自觉的懈怠,并给自己找借口说“大不了明年再来”。考研实苦。缺乏强大的精神和顽强的意志力很有可能真的得来年再战了。

学长建议

1.应届生可以跟往届生一起组队学习,或者向他们取经,也会获取不少经验。

2.最好不要有“不行明年再来”的堕怠思维,再来一年所吃的苦你可能无法想象。

往届生

优势

1.有复习经验,轻车熟路。事实上往届生的成功上岸几率更大。与应届生相比,他们的经验更足,明确自己的目标院校和专业。很多人都是二战、三战的考生,不仅有备考经验,了解考研的流程,搜集信息能力强。而且能够坚持多次考研的人,考研的决心也比较坚定。二战考生在复习过程中得心应手,他们更懂得哪些是重点,更了解考试题型,更熟悉考试流程,从而节约不少时间。

2.更强的精神力量。但凡决定二战者,必定是意志坚强着。阿陈学长看过很多二战生的经验,大多有着“忍辱负重”“不破楼兰终不还”的决心,他们在这个过程中吃的苦,远比一战生要多的多。

3.信息渠道多,少走很多弯路。应届生面对考研很多都是懵懵懂懂的,不清楚整个流程,不知道该如何搜集各方面信息。而往届生更清楚从哪里可以搜集到自己需要的信息,也有更多的“人脉资源”,可以针对性地进行复习,避免在不必要的地方花费过多的时间与精力。

劣势

1.压力更大。对二战甚至多战的往届生来说,考研不再是考考就行了,决定二战的人都是铁了心想读研的人,而二战带给他们的压力已经不仅仅是有没有学上,还有租房子、找工作、如果还考不上怎么办等等,这些压力不是简单的叠加而是几何倍数的跃升。

2.思维惯性。很多往届生在一战过程中积累了很多经验,但也会养成很多坏毛病,比如做题过程中的惯性思维,这种思维有时候的助力有的时候也可能会让你犯很多错误。

学长建议

1.往届生也可以跟应届生一起组队学习,向他们学习一些创新的思维。

2.调整自己的心态,尽量别给自己太大压力,否则会被压垮的。

最后,小编也给大家一些我在备考中的小经验,真的非常实用。

1.自我感动考不上研。一定别常有我很努力了,我需要奖励自己一下吃点好吃的看个电影的想法。你就想,敢报这个学校这个专业的哪个不努力哪个不辛苦?

2.看书过程中有什么突然想到要做的,不要立刻去做,记在本子上,休息的时候再去做。

3.夏天可以用冰凉降温贴+喷雾;冬天可以用暖宝宝贴脚。

4.耳塞:吵的时候你就会觉得有个耳塞真的是棒呆了。

5.眼罩:中午午休时候戴眼罩能睡得比较好;还有蒸汽眼罩,冬天用(夏天会热吧)尤其是熬夜以后用这个第二天起来眼睛一点都不涩,而且睡眠质量还挺好,第一年后期我基本上每天都失眠,今年不知道是不是这个的原因,总之我后期没怎么失眠过。

6.锻炼很重要,不过我从9月开始就懒而且没什么时间锻炼了,我会每天早上吃1-2片VC,第一年冬天因为常坐窗户旁边,经常性感冒;而且个人体质原因吧,我很爱起口疮,今年吃这个一次感冒都没有而且没有起过口疮,大家可以吃。

并且锻炼身体带来最大的好处就是活跃你的思维。我记得有好几次我在做数学题(没有记错是中值定理)的时候,当时已经复习了一整天,无论怎么想都想不出来怎么做,如何去构造函数。当时我就决定去锻炼一会,活络一下身心。奇迹的是,当我健身完回来之后,我发现我的头脑变的非常清晰,思路变得很清楚,当时一提笔就把这个题目给解决了。

7.哪怕你看的不多,一天也得坐够5+个小时(一周7天,坐够6天)。第一年的时候印象中好像经常有出去吃好吃的慰劳自己的情况,这样的话学习状态断断续续的,接不起来,今年基本上一个月休息一天,后期大概11月开始除了现场确认时候一天都没有休息过了,每天都坚持这样状态可以接起来。

8.状态最好的时候是暑假的两个月,那真的是巅峰,状态好到那个时候有一种奇妙的感觉:首先感觉这一天都很充实,学习到半夜两三点都很精神,而且第二天7点准时就醒了;其次感觉时间不够用,还没怎么看书一天就结束了,那个时候的感觉真的是可以用天人合一形容。

9.每天做规划,这样复习起来会很有节奏,而且会形成习惯。我一般都是前一天晚上根据当天和第二天的情况做一个计划然后执行。

最后,还是希望星光不负赶路人,大家最后都能有个好成绩!

都很充实,学习到半夜两三点都很精神,而且第二天7点准时就醒了;其次感觉时间不够用,还没怎么看书一天就结束了,那个时候的感觉真的是可以用天人合一形容。

9.每天做规划,这样复习起来会很有节奏,而且会形成习惯。我一般都是前一天晚上根据当天和第二天的情况做一个计划然后执行。

最后,还是希望星光不负赶路人,大家最后都能有个好成绩!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20考研时间又提前,面对越来越多高分的情况我该怎么办?
小研数据谈 | 用安大数据告诉你,往届考生上岸率是一战考生的3倍?
研究生导师坦言:宁愿要成绩差的“应届生”,也不要“二战生”
考研 | 为何二战考生成功率远远大于应届?
“二战”考研?听听他们怎么说?
考研【往届生】比【应届生】更容易上岸?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