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经济学常识:有自由才有平等,无压迫才没剥削

1 选择自由与机会平等

经济学讲平等讲的是所谓机会平等。其实这机会平等的概念不仅适用于经济学,也同样适用于一切学科领域,比如政治上的平等同样应该是一种机会平等。什么是机会平等呢?机会是指选择的机会,所以机会平等就是指选择的权利和机会的平等。

选择要平等,首先得有选择的自由。如果选择不自由,给你的选项是垄断条件下的单一选项,或者是计划模式下的指定选项,这就不是选择,而是别无选择。这别无选择的选择就叫没有选择的自由。所以,平等的前提一定是自由。没有选择的自由就绝不可能有什么平等可言。

我们经常讲市场经济的本质是自由和平等,其实讲的就是选择的自由,以及有选择自由前提下的机会平等。选择自由的本质就是机会平等,二者在本质上就是一个东西。

2 机会平等与结果公平

平等与公平是不是一个概念?不是。

平等是讲没有任何分别心,无论男女老少,无论能力大小,大家都有相同的选择自由,都有完全相同的参与市场竞争的权利和机会。

公平是讲你有多大的要素贡献,就得到多少回报。要素贡献包括劳动、资本、土地、技术等要素的贡献,贡献多就回报多,这才叫公平。

所以,经济学讲平等是指机会平等,讲公平是指结果公平。如果说平等就是绝对的没有差别,那么这绝对的没有差别指的就是选择的自由和机会的平等。至于结果的公平,则一定不能搞这种绝对无差别的游戏,而应该是多劳多得,依据要素贡献来配置和分配。

我们一定要知道,平等与公平不是一个概念,而是完全不同的概念。平等强调无差别,公平则强调有差别。平等可以理解为平均主义,但公平却是强调差异性,完全彻底地反对平均主义,强调依据贡献大小而差别分配。

当然,公平是以平等为前提的。也就是说,机会平等是结果公平的前提。如果机会不平等,结果就不可能公平。只要机会是平等的,结果就一定是公平的。但是,请注意,机会平等前提下的结果公平是公平,而绝不是平等。如果结果也强调平等,那就一定是不公平的。

道理在于,人的天赋是有差别的。智商和能力有差别,劳动的效率和结果也必然有差别。这种天性、智商和能力的差别,也正是人类社会出现分工的根本原因,也是经济效率增长的根本原因。如果强调结果的平等,就是强行抹杀人的生而有别,这不仅反自然法则,也是反分工和反效率。计划时代平均主义分配的实践证明,这种强制平等,必然抹杀人的主观积极性和创造性,会使经济完全丧失增长的根本动力和效率。

3 平均主义是一种剥削

平均主义如果用在机会平等上,这没有什么问题。对选择的自由和机会的平等而言,要的就是一种平均主义。但平均主义如果用错了地方,用在了结果的分配上,这就有大问题了。

不同的人,在相同的选择自由和机会平等的前提下参与市场,展开竞争,其贡献、效率和结果一定是不一样的。如果我们强行按统一的标准搞平均主义的分配,这无疑是贡献少的人对贡献多的人进行了无情的剥削。所以,强调结果的平等,其本质是不公平,是一部分人对另一部分人的剥削。

平均主义的分配当然是反市场的,因为市场是以人的差异性和需求的差别为前提的。反市场的平均主义必然要求剥夺市场配置和分配的自由和公平,这是对市场机制的干预和破坏。市场机制被破坏了,平均主义靠什么机制支撑呢?当然只能是依靠专制了。

所谓专政,不管是谁对谁专政,其本质就是专制,就是反市场,反自由,反公平,也反平等,因为专政就是一方强迫别一方服从。平均主义固然可以依靠专制而得以实现,但无论是理论还是实践都证明,这种平均主义一定是一种虚假的平均主义,因为专制的后果根本不可能真的实现平均分配,而是比市场公平所体现的差异性要大得多的极度的贫富差别。

许多人说计划时代就是平均分配,这是对历史事实的严重歪曲。计划时代真正实施的不是什么平均分配,而是等级分配。不仅干部的待遇要分二十多级,干部、工人、农民的待遇也是区别对待的,差别很大。也正因为如此,那时的人们才会挤破脑袋要“农转非”,农民要想尽一切办法做工人,工人要想尽一切办法做干部,小干部要想尽一切办法做大干部。整个社会就是一种金字塔式的等级社会。

4 只有公共资源的分配才可以反市场

首先要搞清楚所谓分配不公讲的是不公平(即没有遵循多劳多得的公平原则),而不是讲不平等(即大家都享受相同的分配结果)。市场的分配是按多劳多得进行的,所以市场的分配一定是公平的,同时也一定是不平等的。重要的道理要反复讲,我们一定要明白这一点,市场分配只讲公平,不讲平等。如果一个社会出现严重的分配不公现象,这一定是反市场导致的,而不是市场自身的错。

当然,我们也要知道,有一种东西的分配是可以而且必须讲平等而不能讲公平的,也就是说,其分配必须是反市场的,这东西就是公共资源或公共品。公共资源是通过强制手段或税赋聚敛的全民财富,其分配可以是平均分配,也可以是“削高补低”和“扶贫济弱”,其分配原则是平等而不是公平。

当我们讲医疗、教育等公共资源时,其分配就可以而且必须是平等分配,也就是平均主义分配,不能依据行政级别或贡献大小来差别分配。公共品嘛,人人有份,而且是人人等份,你凭什么要差别分配呢?

如果医疗、教育要搞差别分配,也不是不行,那就应该将其市场化,让市场来实现公平分配而不是通过权力来搞。要知道,公平分配是市场的天赋和天职,谁也不可能比市场做得更好。这就要求我们放弃用于医疗和教育的税收,把它们完全交给市场。如果我们又要收税搞公共医疗和公共教育,又要搞差别分配,这就既不平等,也不公平。

5 一切剥削都来自压迫

无论是对市场资源的平均分配,还是对公共资源的不平均分配,本质上都是一种人为制造的差别分配,是既反公平也反平等的剥削行为。这种剥削是以强制为前提的,强制就是压迫。

市场经济之所以要反垄断,就是因为垄断就是一种压迫。有压迫就有剥削,因为压迫的本质就是剥夺你的选择自由和机会平等,剥夺了选择自由和机会平等的交易就是强买强卖,而强买强卖就是以非自愿,不平等,不公平的价格交易,这就是剥削。

权力凌驾于市场,人为制造资源和市场的垄断,这就是权力在追求剥削。权力的本性就是强制力,它凌驾于哪里,哪里就会不平等、不公平,哪里就会出现剥削。权力凌驾市场会形成资源价格和市场垄断,权力凌驾于法律则法制就成了权力的帮凶,成了制造不平等,不公平的工具,成了剥削的工具。所以,权力必须受到制约。

为什么要“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因为权力是压迫和剥削的原凶。制约权力的笼子到底应该是什么样的笼子?

如果说制约权力的笼子是制度的笼子,那么这制度就应该是市场大于权力,法律高于权力的制度,就必须是让权力接受公众监督的制度。扯得有点远,就到这里吧。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听华为】​华为定义的公平丨一起读《华为基本法》第58期
实现公平分配为啥这般难?“公平分配”诉求不统一也是一个重要原因
领导管理员工看似公平,实际上最不公平的三个手段
罗尔斯正义原则的问题和矛盾
《分钱理论系统》 第一章:概论
此文也是有力地呼应了张宗厚先生的《法学更新论》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