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伤寒杂病论》大小成对命名方剂探析

在中医学曲折的发展过程中,经典著作的地位毋庸置疑、无可撼动。掌握经典著作自然成为学习中医的关键。《伤寒杂病论》是我国第一部理法方药完备、理论联系实际的医学经典著作,奠定了中医临床医学的基础,当然值得后辈仔细钻研、反复推敲。张仲景著书言简意赅,许多内容,或详于前而略于后,或详于后而略于前,或一方的适应证见于多条,或多条综合才能构成完整的一个病证,或数证临床表现近似,或多方药物组成雷同。这就需要对全书内容前后归纳,上下对比,才能从总体上把握证候的鉴别和方剂的应用[1]。

《伤寒杂病论》一书中,以大小成对命名的方剂主要有以下6对:大小青龙汤、大小建中汤、大小陷胸汤、大小承气汤、大小柴胡汤、大小半夏汤。笔者现就其方证内容及临床运用规律作一初步探析如下。

理论探析

大、小青龙汤

青龙,是中国古代最令妖邪惧怕且法力无边的四大神兽之一。以此命名,奠定了大、小青龙汤的重要地位。大、小青龙汤是最为重要的麻黄类方。据《辅行诀》记载,麻黄汤原名小青龙汤,小青龙汤原名大青龙汤。小青龙汤先于大青龙汤产生,并且应用更为广泛。

标准的伤寒病存在两种发展趋势:(1)从实而化热,形成表寒里热证(寒包火证),如大青龙汤证。大青龙汤证的病机为:风寒外束,阳郁内热。因此,用麻黄、桂枝、生姜等外散风寒,用石膏内清郁热。麻黄汤本已是峻汗之剂,大青龙汤又在其基础上倍用麻黄而成为真正的发汗峻剂,故方后注有“汗出多者,温粉扑之”。(2)从虚而生寒,形成表寒里饮证(寒包水证),如小青龙汤证。小青龙汤证的病机为:风寒束表,水饮内停。因此,用麻黄、桂枝、芍药等辛温解表,用干姜、细辛、五味子温化水饮。小青龙汤由桂枝汤和麻黄汤合方加减而成:正气已虚,故主以桂枝汤,易生姜为干姜,加强温肺作用;表证未解,故主以麻黄汤,易杏仁为五味子,加强补肺作用。小青龙汤证病机为风寒束表、水饮内停,可看作由麻黄汤证(恶寒,咳喘等)与水饮证(痰白量多、可呈水样或黏液性,流清水样鼻涕,面部有水色、水斑、水气,苔水滑)组成。小青龙汤中的姜辛味组合,包含于所有止咳平喘经方之中,是张仲景治疗咳嗽的常用组合;干姜、细辛宣散水寒之邪,五味子收敛肺气之逆。在小青龙汤的5个加减法中,有4个是“去麻黄”,说明小青龙汤的治疗重点为里饮,而非表寒。或然证是小青龙汤证在演变过程最常出现的症状。水饮之邪变动不居,可见到多种症状:在肺则咳,肺气不宣则喘;在胃则干呕,在咽喉则噎;在肠则利,津不上承则渴;津不外达则既发热,又小便不利,少腹满。

简而言之,大、小青龙汤证均是太阳伤寒兼有里证,俱有发热、恶寒、无汗、脉浮紧,同用辛温解表,方从麻黄汤化裁而来。然而大青龙汤证是外寒内热,因此治以发汗解表兼清里热,并以解表为主;小青龙汤是外寒内饮,治以发汗解表兼温化水饮,并以化饮为主[2]。二者异中有同,同中有异。需要我们详加辨别,灵活运用。

大、小建中汤

小建中汤的病机为:中焦脾虚,气血不足,复被邪扰。因此,用桂枝、芍药等建中补虚,调养气血。小建中汤由桂枝汤倍用芍药加饴糖而成。与桂枝汤相比,药味、药量只是略作变化,主治功效却大为不同,由此不难看出中药方剂的灵活性。小建中汤可被看作是病位在脾脏的虚劳,故重用芍药、饴糖等归脾经之药。脾主运化,不荣则痛,故小建中汤常被用来治疗慢性腹痛,多见于桂枝体质之人。桂枝体质之人外观特征:体型偏瘦,皮肤比较白,纹理比较细,肌表湿润,肌肉较硬,腹部多扁平,腹肌比较紧张,目有神气,唇淡红或暗,脉象常浮大、轻按即得,舌体柔软淡红或暗淡、舌面润,苔薄白。好发症状:易出汗,或自汗,或盗汗,或手足出汗,对寒冷、疼痛及心理刺激敏感,易伤风感冒,易腹痛,易心动悸,睡眠浅或多梦,易便秘,易肌肉痉挛等。体质特征:多风、多热[3]。小建中汤通过甘味缓急止痛、芍药甘草汤柔筋缓急、建中补虚改善不荣之象等多方面达到了止痛之效。

大建中汤的病机为:脾胃阳虚,阴寒内盛。因此,用干姜、人参等大建中气,温中散寒。大建中汤也可用来治疗腹痛,但其腹痛多为虚寒性冷痛,故用蜀椒、干姜温中散寒,人参、饴糖补气缓中。因所治病证较重,故所用蜀椒、干姜、人参等药的力量也强于桂枝、芍药等小建中汤之药。

简而言之,大、小建中汤均可温中散寒、缓急止痛,均可治疗中寒腹痛。但小建中汤以虚为主,故其痛多为时痛时止、喜温喜按;大建中汤以实为主,故其痛多为大寒之痛,如有头足,痛不可近。

大、小陷胸汤

根据水热互结程度的轻重,可把热实结胸分为大结胸和小结胸两类。大陷胸汤证的病机为:水热互结于胸胁。因此,用大黄、芒硝、甘遂泻热逐水开结。大陷胸汤由调胃承气汤去甘草、加长于峻下逐水的甘遂而成。小陷胸汤证的病机为:痰热互结,正在心下。因此,用黄连、半夏、瓜楼实清热涤痰开结。小结胸与大结胸形成鲜明对比:病位“正在心下”,比较局限;“按之则痛”,不按则不痛,比较轻微;脉象浮而不沉,比较表浅;滑而不紧,比较缓和。因为小结胸病情较轻,因此小陷胸汤用黄连而不用大黄,用半夏而不用甘遂,用栝楼实而不用芒硝。

大、小承气汤

一般来讲,先产生药力弱、用途广的以“小”命名的方剂,后产生药力强、用途局限的以“大”命名的方剂。但大、小承气汤是一个例外,虽然小承气汤形成得最早,但大承气汤的应用更为广泛。大承气汤的病机为:阳明热实,燥屎内结。因此,用大黄、枳实、厚朴等峻下燥结,荡涤热实。小承气汤的病机为:热实内结,腑气不通。因此,用大黄、厚朴、枳实通便导滞,行气除满。

承气,乃承顺胃气之意,主要靠大黄起到平胃下气、清肠开结之效。因此,《伤寒论》中以承气命名的大承气汤、小承气汤、调胃承气汤、桃核承气汤中,相同的药物只有大黄。三承气汤中,调胃承气汤证燥实偏甚,小承气汤证痞满偏甚,大承气汤证痞满燥实坚俱备。因此,大承气汤证是最为典型的腑实病。大承气汤证病情极重,故较之调胃承气汤不用甘草,较之小承气汤增加了枳朴用量,而且大黄后下以增强泻下之力。

大、小柴胡汤

方元是指构成经方的有规律可循的方剂单元。方元与药对在形式上相似,在认识不同。方元比药对更深刻、更严格:方元反映治法思想,为某一病机而设,通常是经方的基础方;药对基于七情和合理论,关注药物的配伍效应,通常是经方的主药[4]。对于小柴胡汤而言,柴胡-甘草组合是基本方元(在方后的加减法中,只有柴胡、甘草始终未被删减),柴胡-黄芩是首要药对(常用于治疗寒热往来、胸胁苦满、呕吐口苦等症,也见于大柴胡汤、柴胡桂枝汤、柴胡加龙骨牡蛎汤等)。大柴胡汤中含有方元-枳实芍药散,临床上大柴胡汤证常见有腹满、腹痛等症状,并且有临床实践证明其在多种急腹症治疗方面有较好的效果。

小柴胡汤的病机为:邪犯少阳,胆火内郁,枢机不利。因此,用柴胡、黄芩等和解少阳,调达枢机。小柴胡汤是和剂的祖方,针对虚实夹杂、寒热并见而俱轻的病证,是典型的少阳病本证。大柴胡汤的病机为:少阳胆火内郁,兼阳明燥热里实。因此,用柴胡、黄芩、枳实等和解少阳,通下阳明。大柴胡汤为小柴胡汤、小承气汤合方,和下并用,针对少阳兼阳明里实证。从《伤寒论》103条可看出,服小柴胡汤后,“喜呕”变为“呕不止”,“胸胁苦满”变为“心下急”,“心烦”变为“郁郁微烦”,对于此类重证,投之以大柴胡汤则愈,也说明了晚于小柴胡汤产生的大柴胡汤力量更强。

大、小半夏汤

小半夏汤的病机为:饮邪停聚于胃而致呕吐。因此,用半夏、生姜散寒化饮,降逆止呕。小半夏汤为治呕祖方。小半夏汤既是有行气作用的方元,又是半夏-生姜药对。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所用之药半夏辛温,涤痰化饮,降逆止呕;生姜辛散,温中降逆,止呕健胃。二者合用,主治痰湿所致恶心呕吐。大半夏汤的病机为:中焦虚寒,胃反呕吐。因此,用半夏、人参、白蜜和胃降逆,补虚润燥。大半夏汤也是止呕剂,但用于“朝食暮吐、暮食朝吐”之胃反呕吐,病情较重,故半夏用量也较大。


临床验案

在临床上,笔者见到了很多经方奏效的临床验案。现选取两例加以分析:

典型病案1

患者,男,62岁。初诊:2013年7月19日。主诉:反复发作咳嗽咯痰、喘憋5年余。患者于5年前因感冒出现咳嗽咯痰,未予系统诊治。每于冬季或夏季,或闻油烟、辣椒、蒜等味后咳嗽、咯痰发作,咳嗽剧烈时出现喘憋,常于夜间加重,自服强力枇杷露、复方甘草片及中药汤剂后症状缓解,停药后症状反复。1年前在当地医院诊断为“慢性支气管炎”,肺部CT示:胸膜粘连,经止咳化痰、抗感染、平喘治疗后症状好转。后咳嗽、咯痰、喘憋仍反复发作。刻下症见:阵发性咳嗽、咯痰,痰呈白色泡沫样,无痰中带血,咳嗽夜间加重,咳剧时伴喘憋,偶有胸胁胀满,无发热恶寒,乏力,易汗出,腰酸腿疼,纳可眠差,小便调,大便质稀,每日1~2次。舌淡胖,苔水滑,脉沉滑。证属痰湿内蕴,肺气不宣,治宜温阳化饮,宣肺祛痰。

处方:炙麻黄6 g,干姜10 g,桂枝10 g,细辛3 g,法半夏10 g,白芍10 g,五味子6 g,炙甘草6 g,紫苏子15 g,紫苏梗15 g,前胡10 g,当归10 g,钩藤15 g,薄荷10 g,荆芥10 g,陈皮12 g,茯苓12 g,蝉蜕10 g。4剂后,患者诉咳嗽、咯痰、喘憋均好转。

按:患者辨证为痰湿内蕴、肺失宣降。其中,患者咳喘、痰色清晰、舌苔水滑等因寒饮内伏,上射于肺,肺失宣降失职所致;水走大肠,清浊不分,故大便质稀。予小青龙汤加减温阳化饮。寒邪散,水饮去,肺气通畅,则咳喘好转。

典型病案2

患者,男,62岁。初诊:2013年8月7日。主诉:反复咳喘30余年,加重3 d,伴发热1 d余。患者30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咳嗽、气喘,后于湖北当地医院诊断为慢性支气管炎、哮喘。15年前患者就诊于广州医院,行肺部CT及肺功能相关检查诊断为慢性阻塞性肺病,后患者咳喘间断反复发作,予抗炎、平喘、化痰治疗后症状好转。后规律使用舒利迭50/500 μg,2次/d,思力华18 μg,1次/d。3日前患者咳喘发作,痰黏不易咳出,乏力困倦,大便秘结,予羧甲司坦口服促排痰及中药治疗后好转。1日前患者受凉后出现发热,体温最高达37.9℃。刻诊:咳嗽喘憋,痰黄质粘,不易咯出,乏力困倦,眠可纳少,大便3日未行,小便不畅。舌暗红,苔薄白,脉弦数。证属痰饮瘀血内停,肺气不通。治宜祛瘀逐饮,汤涤腑失。

处方:柴胡12 g,黄芩10 g,清半夏15 g,枳实10 g,白芍10 g,生姜15 g,大枣10 g,生大黄10 g,桂枝10 g,牡丹皮10 g,茯苓12 g,桃仁10 g。3剂后,患者咳喘好转,热退,二便调。

按:患者辨证为痰饮瘀血内停、阳明不通,予大柴胡汤合桂枝茯苓丸加减以祛瘀逐饮、荡涤腑实。痰饮散则咳喘好转,邪热去则热退病解。

黄煌教授说“中医的生命,在于能看病”,中医学之所以能绵延数千年而不衰,关键在于中医药在防治疾病中有很好的疗效。中医作为一门临床医学,其根本在临床,其出路在临床,只有“读经典,做临床”才能造就真正的临床大家,这已经成为中医界的共识。但是中医继承不够,“大家”难出,却是中医发展所面临的一个实实在在的问题。只有深入地钻研学习经方、反复多次地实践经方,才能真正传承经方[5]。

“读经典、跟名师、做临床”是中医人才成长的必经之路。经典指导临床,临床又印证经典。经方不仅历经筛选,具有确切的临床有效性和实用性,而且是后世方剂发展的典范,不仅最能反映中医组方理论之原始面貌,而且具有扎实的现代药理实验研究基础。因此,经方集中体现了中医药理论和实践的精华。学习经方过程中,归纳总结、鉴别对比尤其重要,只有用对比的方法学习经方,才能更好的掌握方证规律及仲景学术思想[6]。可以以症对比,以证对比,以病对比,以方对比,以药对比。

《伤寒杂病论》中以大小成对命名的方剂之间必然有某种联系。一般来讲,先发明效力较弱的方剂,以“小”命名;随后发明效力更强的方剂,以“大”命名。临床上药效较缓和的方剂往往应用更广泛,但大、小承气汤是例外。掌握这几对以大小成对命名的方剂之间的区别与联系,对《伤寒杂病论》的理解及运用大有裨益。


参考文献

[1] 闫军堂,刘晓倩,王雪茜,等.王庆国谈经方运用的五项原则[J].中医杂志,2013,54(1):69-71.

[2] 王庆国.伤寒论讲义[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44.

[3] 黄煌.中医十大类方[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1995:2.

[4] 陈萌.浅谈经方方元的研究思路[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03,10(6):5-7.

[5] 黄博韬,李海英.黄煌教授经方谈[N].中医药文化,2013,(1):18-20.

[6] 王欢.经方学习与应用的思路和方法探讨[J].中医药导报,2014,20(6):4-7.


(收稿日期:2015-03-19  编辑:湘泉)



下载《中医药导报》APP

遇见更多中医大咖


商务合作电话:0731-85415606



引用本文献标准格式: 

姚洁琼,李宜放.《伤寒杂病论》大小成对命名方剂探析[J].中医药导报,2016,22(7):11-13

作者:姚洁琼,李宜放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试论张仲景《伤寒杂病论》中方剂的“大”与“小”
《伤寒论》方药加减应用精髓
痰凝气聚梅核气,经方治疗效最奇
学习张立山老师梅核气的临床经方常见方证
第一讲_经方的应用
中医执业医医师经典背诵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