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岳美中教授治疗外感咳喘病的经验

已故著名老中医岳美中教授 (1900一1982) ,25岁时患肺病咯血, 几无生趣。乃决心弃文从医,“自救救人”,故于咳喘类疾病所用功力尤深, “心得亦多, 疗效颇著。 现将岳老有关外感咳喘的论述汇集成文, 供有志于之继承与发扬中医学术者借鉴。

总的治则:感于外,肺先受之,唯开达宣肃是务

一外感咳喘的病因

咳喘之病,大抵新患、新作者多为外感所致,而外感六淫必由皮毛而入,因肺主皮毛,最易感受外邪,以从其合而发为咳喘。岳老认为,外感咳喘,无论四时,多因于寒邪。盖寒邪随时气入客肺中,咳喘因生。支气管炎多在秋冬发作,即外寒袭肺所致。

二外感咳喘的治法

咳嗽本身为机体抗病之反应,故治宜因势利导、引邪外达,不能早用敛肺止咳以锢邪,否则易转为慢性,缠绵难愈。治疗大法,当辛温以宣通肺气为主,邪得温而自散,肺气宣通而咳喘自止。

三临床用药选方

1轻症鼻微塞、不发热而咳,以止嗽散启门逐寇;咳而痰多,常以六安煎加减。

六安煎出自《景岳全书·新方八阵》卷五十一方。

处方组成:

陈皮1.5钱半夏2-3钱茯苓2钱

甘草1钱杏仁1钱白芥子.5-0.7钱(老年气弱者不用)

功能主治:风寒咳嗽,及非风初感,痰滞气逆等症。

用法用量:加生姜三至七片。水煎,食远服。用水220毫升,加生姜3~7片,煎至200毫升,空腹时服。

加减运用:若外感风邪咳嗽而寒盛,加细辛七分至一钱;冬季严寒邪甚,加麻黄、桂枝;风盛而邪不甚者,加防风一钱,或苏叶;头痛鼻塞,加川芎、白芷、蔓荆子;兼有寒热,加柴胡、苏叶;风邪咳嗽不止,兼肺胃之火,加黄芩一至二钱,甚者再加知母、石膏、生姜;寒邪咳嗽痰不利,加当归二至三钱;非风初感,痰盛而气不顺,加藿香一钱五分,兼胀满,加厚朴一钱。

2咳嗽喘满、头目昏痛、鼻塞声重、痰涎不利、胸隔胀闷者,予金沸草散。

处方组成:

旋覆花三两麻黄三两前胡三两

荆芥穗四两甘草一两姜半夏一两、

赤白芍各一两炮制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治风化痰,除头目昏痛,颈项强急,往来寒热,肢体烦疼,胸膈满闷,痰涎不利,咳嗽喘满,涕唾稠粘,及治时行寒疫,壮热恶风。

用法用量:每服三钱,水一盏半,入生姜三片,枣一个,同煎至八分,去滓,温服,不计时候。有寒邪则汗出,如风盛则解利。

摘录《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3风寒袭肺、新喘呼吸急促、胸闷息粗,予定喘汤。

处方组成:

白果21枚麻黄9g款冬花9g

桑皮9g苏子6g法半夏9g

杏仁4.5g黄芩4.5g甘草3g

功能主治:宜肺平喘,清热化痰。主风寒外束,痰热壅肺,哮喘咳嗽,痰稠色黄,胸闷气喘,喉中有哮鸣声,或有恶寒发热,舌苔薄黄,脉滑数。

用法用量:用水450毫升,煮取300毫升,每服150毫升,不拘时,徐徐服之。

注意新感风寒,无汗而喘,内无痰热者,或哮喘日久,气虚脉弱者,均不宜用。白果有小毒,不宜过服和久服。

备注:方中麻黄宜肺平喘,白果敛肺定喘,一开一收为君;杏仁、苏子、半夏、款冬花降气化痰为臣;桑白皮、黄芩清泄肺热为佐;甘草调和诸药,兼以润肺为使。合而用之,共成宜肺平喘,化痰泄热之功。

摘录《扶寿精方》

4伤风见寒或伤寒见风,而往来寒热、咳嗽不止,主以柴陈煎

处方组成:

柴胡6~9克陈皮4.5克半夏6克

茯苓6克甘草3克生姜3~7片

功能主治:解表发汗,化痰止咳。主伤风兼寒,咳嗽发热,痞满多痰者。

用法用量:用水220毫升,煎至160毫升,空腹时温服。

加减配伍:如寒盛者,加细辛2.1~2.4克;如风盛气滞者,加苏叶4.5克;如冬月寒甚,加麻黄4.5克;气逆多嗽者,加杏仁3克;痞满气滞者,加白芥子1.5~2.1克。

摘录《景岳全书》卷五十一

5另外,岳老还自制一方,名止咳汤,以宣通肺气为主。药用:

荆芥防风前胡

白前桔梗杏仁

连翘贝母芦根

甘草。

方中,以荆防疏散风寒之邪,前胡下气祛痰,白前祛深在之痰;浙贝母治外感咳嗽,合杏仁利肺气,有相互促进的作用;连翘、甘草解毒。桔梗、芦根清肺利隔排痰。诸药共奏宣通达邪、宁肺止咳之功。无论新久咳嗽,凡属外邪留连、肺气失宣者.均可以此方汗而解之,待皮毛通而肺气通,其咳自止。临床应用时,寒甚加苏叶,热甚加麻黄、石膏。再则,此方由桑菊饮变化而来,故依证可酌加桑叶、菊花等。

6对于外感咳喘之重症.以上后世方药难以胜任者,即选仲景古方。

①咳喘口渴、身热不高,无其他特殊症状者,无论有汗无汗,均予麻杏石甘汤。

②咳而喘甚,或哮喘,喉中如水鸡声,选射干麻黄汤;

处方组成:射干9克麻黄12克生姜12克细辛紫菀款冬花各9克五味子3克大枣7枚半夏9克

功能主治:宣肺散寒,化饮止咳。治外感风寒,痰饮上逆,咳而上气,喉中有水鸡声。

用法用量:上九味,以水12升,先煎麻黄二沸,去上沫,纳诸药煮取300毫升,分三次温服。

备注:方中麻黄宣肺散寒,射干开结消痰,并为君药,生姜散寒行水,半夏降逆化饮,共为臣药,紫菀、款冬花温润除痰,下气止咳,五味子收敛耗散之肺气,均为佐药;大枣益脾养胃,为使药。诸药相配,共奏宣肺散寒,化饮止咳之功。

摘录《金匮要略》卷上

③咳而发热怕冷,汗不出或汗出不畅,喘息不得平卧、卧则咳甚者,予小青龙汤。口渴而烦,有热象,加石膏。岳老指出,慢性病患者肺多郁热、外寒包火,咳喘因发且多剧烈,但解其寒,内热即散。如热盛,则可佐以黄芩、知母之类。

④咳喘腹满身热甚者,则以厚朴麻黄汤出入治之。

咳而脉浮者,厚朴麻黄汤主之。(《金匮要略》第七篇第八条)厚朴五两、麻黄四两、石膏若鸡子大、杏仁半升、半夏半升、五味子半升、小麦一升、干姜二两、细辛二两。上九味,以水一斗二升,先煮小麦熟,去滓,内诸药,煮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注论精选]黄树曾:厚朴麻黄汤中,麻黄散表邪,杏仁润肺止咳,半夏、干姜、细辛之温以涤饮降逆,石膏能消寒饮之人海有浮热,五味子敛肺气,免伤正气,尤妙在用小麦保护心主,除咳热咽燥,领诸药上行下出,攘外安内,惟邪聚致胸中逼仄,故主以厚朴耳(《金匮要略释义》)。赵守真:厚朴麻黄汤是小青龙加石膏汤的变方,以厚朴、杏{二、小麦易桂枝、芍药、甘草,具有散饮降逆,止咳平喘之功。凡饮邪—卜迫,兼有郁热,病势有向上向外倾向的肺系疾患,皆可化裁运用。其辨证要点为:咳嗽上气,胸满,烦躁,舌苔粘腻,脉浮(《治验回忆录》)。浅田氏云:此方之药,有似小青龙加石膏汤,然降气之力为优,故用于喘息上气者有效。主溢饮者,宜小青龙加石膏汤。又与射干麻黄汤互用。然此方宜于热强脉浮者。与彼方之用于无热有异也。又富贵安佚之人,过于膏粱腹满而咳者,此方加大黄有效。麻黄与大黄伍,势如表里,与千金黑散同意,颇有奇效也(《皇汉医学》)。

四注意事项

对于外感咳嗽,岳老再三强调,首宜禁用收敛药,如五味(古贤即使用之,必伍干姜、细辛、半夏之属)、米壳等,以免致迁延不愈,另外滋腻甘寒也在所应忌;体弱及老人偶患伤风感冒咳喘,亦宜先事宣达;感冒风寒之咳嗽,最忌葶苈子,因该药泻肺,性最猛悍,投之则患诛伐太过,必致病随药变;风寒咳喘之人,尚宜忌食荤油。再一者,外感咳喘,表邪是其共性,而个人禀赋或偏阴偏阳,或脾虚肾虚,故所患症状亦各有所异,治疗须把握其共性与个性之联结,权衡处以方药。

五病案介绍

(病案〕高x x,男,58岁。患气管炎,咳嗽夜甚。喉痒、胸闷、多痰,日久不愈。药用:

荆芥6克前胡6克甘草3克

白前6克杏仁9克贝母9克

化橘红6克连翘9克百部9克

紫范9克桔梗6克

嘱服4剂。复诊大见轻减,夜间已不咳,剩有微喘,仍多痰。上方加海浮石9克祛痰,紫苏子9克定喘。服4剂,追访痊愈。

注:本文摘自李春生教授写于1991年的《岳美中教授治疗咳喘病经验》外感部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A-咳嗽不好,你抓准敲钟的“贼”没+ 经方治咳效如神+经方治疗咳喘总论+经方辨治咳喘4则治疗+咳嗽的成败得失+感冒过后残余的顽固性咳嗽
三拗汤加减治疗咳嗽
【《伤寒论》六经辨治咳嗽及咳喘大法】精
厚朴麻黄汤、泽漆汤
止咳平喘方之厚朴麻黄汤
小青龙汤与射干麻黄汤比较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