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领导需要做到的三件事|每日论语66

今天学习《论语》八佾篇第二十六则。

原文】

子曰:“居上不宽,为礼不敬,临丧不哀,吾何以观之哉?”

【钱穆先生白话试译

先生说: “居上位,不能宽以待下,遇行礼时不能敬,临遭丧事,没有哀戚 , 我 再把什么来看察他呢?”

何以观之:谓苟无其本,则无可以观其所行之得失。故居上不宽,则其教 令施为不足观。为礼不敬,则其威仪进退之节不足观。临丧不哀,则其擗踊哭 泣之数不足观。或说:本章三句连下,皆指在上位者,临丧当解作吊丧,兹不 取。

傅佩荣译文】

孔子说:“身居上位而不管大,举行礼仪而不恭敬,参加丧礼而不悲哀,这种人我要怎么看呢?”

“宽”指对待百姓而言,并不是要减少合宜的法令,而是要基于恕道,多为百姓设想,如“举善而教不能”。

“居上不宽,为礼不敬,临丧不哀”,这三件事是孔子针对政治领袖说的。“居上不宽”,指居上位的人不够宽大。“为礼不敬”,这是常见的现象,须知礼仪的本质在于真诚的情感,表现出来则是行为恭敬。

孔子与孟子都重视丧礼。孟子曾说:“养生者不足以当大事,惟送死者可以当大事。”父母活着的时候照顾他们,这是一直要做的事。但是死只有一次,就要当大事来办。“送死”的丧礼是子女对父母最后一次尽孝心,所以古代的人特别重视丧礼。曾参说:“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意即重视丧礼即祭礼,社会的风气也可以因此改善。

弘丹学习心得】

这段话是“八佾篇”的最后一段话,相当于对于“八佾篇”的一个总结吧。

在“八佾篇”里,讲了孔子认为的一些僭礼和礼坏乐崩的行为,也讲了礼乐的本质是“仁”,“为礼不敬”以及“君臣之礼”等。

对于“君子”有两种解释,一种是“居上位者”,另一种是“品德高尚”的人,我想孔子期望的“君子”是这两者可以体现在同一个人身上。他期望“居上位者”同时也应该是“品德高尚”人,所以,他看到一些“居上位者”不合乎礼仪的行为会直接指出并且批判。

“居上不宽,为礼不敬,临丧不哀”,这三件事是孔子针对政治领袖说的,他希望政治领袖能够做到“居上宽,为礼敬,临丧哀”,这三点,对于现代社会依然很有借鉴意义。现代社会的领导者和政府官员,是否能做到三点呢?

“八佾篇”已经学完了,明天开始学习“里仁篇”。

作者介绍

弘丹,简书签约作者,微博读书书评人。

践行每日写作,品味生活之美;诵读《论语》,传承和传播传统文化。

每月组织【写作训练营】和“百日写作”活动。想要从零开始写作,关注“笔耕不辍”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笔耕不辍(ID:wewriter)。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论语连载(44)《八佾篇》第4章,“林放问礼之本”。
知书达礼礼为尊——《论语》悟读【41】
孔子说:丧葬不是比阔
​从养疾到招魂:儒家的临终关怀理念
论语心说|八佾篇3.4:心
孔老师讲《论语》(四)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