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教育界的官老爷们:上课了!

    常在网上转的人,大概都认同这样一个规律:凡是话题涉及到教育和教师的文章,似乎总能引来许多读者的关注。究其原因,我想不外乎有三:

  一、教育关系到国计民生,正越来越受到整个社会的广泛关注。

  二、网民大军中有相当大的比例是老师。

  三、中国的教育体制确实存在着许多弊端和有争议的地方。

    曾见过不少的人写评论,说教师们太不知足。国家把教师的地位提得这么高,工资待遇又相当的不错,一年之中又有寒假和暑假,每年的9月10日还被法定为教师节。按理说,当教师的应该知足了。但问题是,真的是我们的教师不知足吗?不是,教师其实是最容易知足的一群人,苦点儿累点儿没什么,只要学生能考个高分,只要领导有几句表扬,只要能赢得家长一番好评,教师通常就会乐得找不着北。本来嘛,选择了这一行,就意味着选择了奉献。科教兴国,靠得不就是我们教师的勤奋努力、忘我的付出吗?

    透过教师诉苦热的风潮,我们似乎应该想一想,究竟是什么原因让教师们一次又一次地拿起笔来诉说从业的艰难的呢?难道国家投入了这样大的力气,都无法暖热教师们一颗冰冷的心吗?

    我是一名中学教师,虽然教龄不过十年,但对中国教育存在的弊端却有着切肤之痛。十年前的我,血气方刚。当我第一次踏上讲台的时候,我的面前是一群稚气未脱的学生。那时候,我就对自己说,既然在这儿呆一天,就要对得起自己的良心。然而,十年后的我,已经变得麻木。跟学生,很难说有什么深厚的感情,充其量也就只剩下责任和义务;对学校,我再不会主动地去找校长谈自己的一些想法,因为再有想法也没有用,校长不是傻子,你能想到的他不会想不到;对上级,我学会了阳奉阴违,学会了逆来顺受。是什么让我变成了这个样子?我想,固然有年龄的原因,固然有我不求上进的一面,学校枯燥的生活固然磨去了我许多的棱角,然而,难道这些都怪我吗?作为整个教育体制,难道这其中就没有一点儿的责任?

    相信象我这样经历的教师也不止我一个,而且在我的身边就有许多这样的教师。当初的他们,也曾跟我一样,壮志凌云,豪气冲天。可时至今日,他们中的绝大多数还是选择了沉寂,充其量只是个赚钱的工具,传经布道的机器。是他们都象我一样不思进取吗?不是,如果说一个人做错了,那是这个人的错,但如果是一个集体做错了,那这个错误就绝不只是个人的错,而是制度和体制的错。

    从教这么多年来,我最紧张的事是每次的考试。尽管排名次在中央的文件里头已经被三令五申禁止过,但学生不排名了,不代表老师也可以不排名。在某些方面,我们不得不佩服上级部门领导非凡的创造性和应对能力。先说教育局吧!你不是不让排名吗?那我就不排名,我就把每所学校的成绩都打印出来,发到各所学校去,你自己数数看,你们学校排第几。再说学校吧,你不是不让分数与学生见面吗?那好我划分等级,从A级一直排到Z级,而且有多少学生我就能给你划分多少级。学生还好,一些学生考第几对他无所谓,但老师就不行了。谁谁谁的班考了第一名,谁谁谁的班考了个末名,大榜上都一清二楚。考第一名的轻松不起来,因为你不能保证你下次还是第一,考末名的可就惨了,不但大会小会的批评或点名,有几次甚至还把大榜贴到了集镇上去,并且把末名与第一名的差距特意拿粗笔圈起来,让过往的群众看个够。都说教师的地位高,但外人又怎能想见那种被展览、被批斗、被示众的屈辱?在这种充满弹性的制度下,绝大多数教师只能默默忍受。维权?别痴人说梦了,整个教育界都在这么做,你凭什么不能接受?你还想不想干了?不要再提什么教师地位高了,之所以要设立教师节,其实就因为教师是个弱势群体,任何人想要灭你,那也就是弹指一挥间的事。七成的教师都有心理疾病,难道不正是这些来自各方面的压力给逼出来的?

    除了分数和名次,超负荷的工作量也是折磨教师身心的元凶。国家推行双休日已经多年,但自打我走上讲台的那天起,就没有享受过双休日是什么滋味。(城市学校可能会好些)我所从教的学校从早上六点要一直上课上到晚上九点,九年级甚至要到十点。即使是不上课,你还得写备课、批改作业,还有开会、写理论笔记、教研、培训。不处在教育第一线,你永远无法理解教师工作的复杂性。有时候我也在想,上级领导怎么这么有才,为什么总能想出一些增加教师工作量的好办法呢?就说寒暑假吧,外人都说一年三个月的假期,太惬意了!呵呵,说这种话的人太不负责了,你什么时候见过教师假期里头有闲着的时候?培训、开会、家访、充电、准备下学期的课,不把你整死还能安心?呵呵,也许有人又要反驳了:教师假期里是忙啊,因为忙着办补习班,忙着给学生补课了。我承认教师队伍里这样做的人很多,但是,我敢说我绝对没有这样做过,我周围的教师也没有这样做过,而且我相信大部分教师也不是经常这样做。对一个集体的评价不要以偏带全,不能因为看到一片叶子黄了就说整个秋天来到了。况且,即使真的做了,教师挣点儿补课费那也无可厚非,毕竟他们还付出了自己的劳动,这比不劳而获坐纳昧心钱的一些领导干部不知要高尚了许多。

    以上说的这些,也无非是一个普通教师所有的牢骚而已。对整个教育前景的担忧其实才是撰写本文的初衷。我想作为一个人民教师,除了干好本职工作,更应该对整个教育界的前景有一份真诚的关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到今天为止已经进入了第六个年头。说句实话,我觉得这次动静最大的课改其实也不过又是一场走秀,是一次彻头彻尾失败了的课改。除了学会了几个名词、几个口号,我还真不知道课改后跟课改前有什么不同。课改前我们在讲分数、谈名次,课改后我们依然在讲分数、谈名次;课改前我们在谈素质,课改后我们也在谈素质,但素质教育到底该怎么实施,包括我们的领导,其实也没有真正的答案。按照一些领导的理解,所谓的素质无非也就是学生会唱歌跳舞,会弹奏几样乐器或者画几笔画。于是,在政绩情结的错误支配下,每个学校都在挖能撑起素质教育门面的“人才”。每有上级组织什么活动,这些人才就派上了用场。在我们这儿教育局曾组织过一次运动会,参加比赛的十几个学校竟然不约而同地选择了找体校学生替阵。以致于当百米场地上枪声响起的时候,十几个本就认识的体校学生嘻嘻哈哈,在比赛场地上开起了玩笑。还有一些私立学校,不惜重金从其他学校挖来“人才”,然后把这些人才统统纳入自己教育的成果之内,至于他们平时的教育工作是不是真的在脚踏实地的干,那也只有他们自己才能清楚。

    不知道什么时候,安全一词开始悄然统治校园。或许是看多了美国校园暴力流血事件的报道吧,如今的教育界,正被一种不正常的追求安全的怪风所困扰。我们当然不是不要安全,没有了安全,就等于没有了一切。但是,倘若“安全”一词成了学校领导和上级部门不作为的一种借口,成了限制学生自由与天性的幌子,那又当如何呢?笔者绝非耸人听闻。你听说过一个学校十几年没有举办过任何哪怕是校级的运动会吗?你听说过一个学校自打建校以来从来没有组织过学生外出一次吗?还有,你听说过为了防止安全事故发生,课间十分钟学生只能去一趟厕所,然后就都安安静静坐在教室里等着上下一节课吗?请不要觉得不可能,这是真真切切发生的事。有一些学校,害怕发生意外,干脆把操场里的单杠双杠设为禁地,除了上体育课,任何人都不准私自接近单、双杠。至于义务劳动、社会实践活动、春游,这些对学生身心健康有莫大益处的活动,都被学校或上级的领导以安全的名义强制取消。可怜我们的学生,他们身处学校,却如同身陷牢笼,每天想的事情不是学习,而是如何逃脱牢笼,学习的动力从何而来?学生的眼界如何拓展?真不敢想象,倘若这种情况继续维持下去,我们的下一代究竟还会做些什么?

    再举一个例子,我所认识的一位小学教师在一次上级组织的统考中找关系弄了份考试题,本想着能在这次统考中一举夺魁,不料想比他能的人有的是,考试结果出来之后,他的班只考了个第五名,前四名是怎么考出来的?大家可以猜猜看。举这个例子不是为了贬低什么人,倘若上级部门能保证试题的保密性,那些想弄虚作假的人也不会有空子可钻;倘若上级不放纵这些人的舞弊行为,那相信也不会有这种虚假风的再度扩大化;倘若上级能认真按照中央教育部的要求,不一味地向教师要分数、要成绩、排名次,那这位老师也不用急功近利,昧着良心做出有辱教师名节的事。浮夸虚假的风气在校园内大肆盛行,甚至呈愈演愈烈之势,可想而知,这样的行为对学生又会产生怎样的影响。若是非要追问谁该为此承担责任,我觉得除了那些舞弊的教师,领导更应该承担这份责任。

    说到这儿,我想诸位都已经看明白了,我这篇文章的用意不只在诉苦,而是把目标对准了教育部门的领导。不错,老师们之所以还在诉苦,还在抱怨,还在后悔自己入错了行,就是因为领导并没有真正把教师的疾苦放在心上,并没有认真倾听教师们的心声,并没有领会中央推行课改的真实意图。大大小小的领导基本上都在过着尸位素餐的生活,他们漠视教师的权利,轻看教师的想法,怀疑上级的决策,欺上瞒下,阳奉阴违,从事着高尚的职业,却做着阻碍教育事业前进的事。说的轻点儿,是不称职,说的重点儿,就是在违法犯罪。

    一个不争的事实是:把持教育领导地位的,永远是那些八面玲珑、心眼活泛的人,而真正懂教育、会教书的教师,只能永远蹲在教育的第一线,老死一生。教育界不同于其他行业,其他行业的领导可以不懂行,只要他有领导的才能,只要懂得管理,只要他能为单位弄来钱,能为单位赢得效益,那他在别人眼里就是一个好的领导。而在教育界呢?除了领导才能之外,更需要的是一个懂得教育、一身正气、具有学者气质的领导。读者朋友只要稍微作一下调查,就能发现教育部门的一把手通常在教育一线工作没有几天,他们要么靠走关系、找门路钻营取巧,要么干脆就是打政府机关或者其他行业转来。还有一些领导,尽管是从基层升上来的,但是由于经常与其它行业的人打交道,身上的教师味儿已经全部洗掉,整天思考的不再是如何搞好教育,而是如何如何的走好关系。请不要小看领导的作用,一个开明懂行的领导,会在改革的路上给下级以足够的信心和自由,他的施政方针可以给这个地方的教育带来活力。而一个根本不懂行,只知道向下级要分、要成绩,动辄拿起排名次的大棒吓唬人的领导,迟早会把这个地方的教育逼上绝路。我们不是小看这些领导学习业务的能力,但是作为教育界的领导,如果没有真正在教育一线踏踏实实干过,如果他们根本就没有体会过教师工作的艰难,很难相信他们会从教师的角度去看待中国的教育。教育界不是流传着这样一句话嘛?“不会教学的才能当领导,会教学的只能去教学。”呜呼,这算不算是对中国教育的一种讽刺呢?

    说到这儿,请朋友们不要用异样的眼光审视我,请不要用一些冠冕堂皇的话教育我。你们要讲的道理我都懂。成天教育学生,我对讲大道理这一行是深有体会的,那种滋味儿,难受。说着违心的话,办着违心的事。理想与现实的错位,导致了教师们成批成批地走向静默,走向衰亡。这,才是中国教师真实的生活现状。

    写下上面的话,并不是本人受了某位领导的打击或者排挤,相反,在领导眼里,我一直都表现的很优秀。促使我写出如此激愤、措辞严厉的话来的,不是什么一时意气,而是压抑了很久的一腔不平之气,是以对中国教育的热爱为出发点的。正所谓:哪里有压迫,哪里就会有反抗。我不知道教师们写出一些诉苦的文章来算不算是一种反抗,不过我想,既然有话要说,就不能捂住教师的嘴巴,不让他们说话。既然有话要说,就有必要给教师们开辟一条通畅的渠道,让教师们说出的话有听的人,而且说出来会起到作用。我们的社会,也不要总把教育的失败归咎于教师的失败。因为,广大的教师们尽管有太多的牢骚,尽管对现实状况有太多的不满,但,只要他们在岗一天,就依然会用他们的肩膀,支撑起祖国未来事业的大厦!

    向多年奋战在教育第一线的广大教师们致敬!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面试二
校长面试题目及答案.doc
当教育界成了名利场---郑少逵
深度 | 吴非:让学校静下来,静下来
教育界之怪现象(三)
3月23日刘良华与您谈教师成长(2)教师的教学智慧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