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父母要学会“后果教育”,说一百遍不如让孩子承担一次后果

当孩子犯错时,大多数父母最擅长使用的教育方式是什么?

一是讲道理,二是批评打骂等惩罚。但是往往讲道理并不管用,所以最终往往是以惩罚来教育孩子。

尽管这些年人们文化水平提高了,接触的教育理论也很多,但是对于大多数父母来说,他们最常使用的教育方式依然是惩罚。因为这种方法使用简单方便,见效快。很多时候,往往是父母苦口婆心的讲了一大堆道理,但是孩子就是听不进去。这时如果父母急了,一瞪眼,孩子立马就怂了。孩子毕竟是孩子,他们无法对抗父母,所以当父母要采用惩罚方式时,他们为了避免被惩罚,只好听父母的了。

虽然惩罚见效快,但是从长远意义上来说,却不利于教育孩子。

一方面,过多的惩罚会破坏亲子关系

毕竟谁也不喜欢总是批评打骂惩罚自己的人,这也是为什么很多青春期孩子家庭中关系比较紧张的原因。父母习惯了惩罚孩子,而孩子到了青春期,独立能力更强,也有能力反抗父母,于是父母的惩罚就不起作用了。但是父母又认识不到自己的教育方法问题,习惯性的批评打骂孩子,于是亲子关系就很紧张了。

这样的家庭环境下,父母的教育不仅不会起作用,反而会起到反作用。父母越不让孩子干的事,孩子会越去干,以此来对抗父母,证明自己的独立性。

另一方面,不利于孩子认识自己的错误

当你别人因为一个问题批评你甚至要揍你时, 你会有什么反应?肯定不是反思自己的问题,而是对抗对方,要么为自己辩解,要么逃避。也就是说,惩罚并不会让我们反思自己,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对于孩子同样如此。

当父母惩罚孩子时,孩子即使听父母的,那也是被逼的,而不是他们认识到问题后主动改正错误。

所以,批评打骂的惩罚教育方式,如果父母只用来改变当前的行为,那没有问题,可以立竿见影。但是如果父母指望孩子以后的行为都做出改变,那么这种教育方式就存在很大问题了。

那么,如果我们想让孩子长久的行为做出改变,应该用什么样的教育方式呢?

后果教育——长期有效的教育方式

惩罚不利于孩子认识错误,也就使得孩子的错误表现的屡教不改。如果要想孩子真正的认识错误,并做出长久的改变,最好的方式就是后果教育,让孩子切实体会行为产生的不良后果。

后果教育分为两种:

一、自然后果

自然后果就是行为产生的自然结果。比如说不吃饭就会饿,摸热水就会烫,冬天穿衣服少了会冷……这些都是自然后果。

自然后果不用教,孩子体会到这样的后果后,他们自然就会知道怎么做才是正确的。很多时候,父母说一万句,也不如让孩子体会一次来的深刻。

但是现在因为很多父母过度保护,剥夺了孩子通过自然后果获得教育的机会,以至于父母疲于应付孩子各种屡教不改的问题。表面上看起来父母好像很忙、很累,但是很多都是无用功。

就比如说做作业,父母过度关注孩子的学习,剥夺了孩子独自作业机会,使得孩子对父母产生了依赖,于是父母每天就不断的监督、督促孩子。还经常嫌孩子不知道上进,总是拖拉墨迹,殊不知这是父母自己做的孽。

二、相关后果

相关后果是父母施加的后果。很多时候,有些自然后果我们是不允许他发生的,比如说孩子过马路,我们能承受孩子被撞伤的自然后果吗?肯定不可以,这时我们就需要运用相关后果。

相关后果分为四种:

1、相互交换

相互交换是指利益交换。比如说孩子东西撒了一地,不收拾,那么妈妈就不带他出去玩。

需要注意的是,相互交换的两件事之间是有联系的,否则相互交换就可能变成惩罚。在上面这个案例中,孩子不收拾,就需要妈妈收拾,需要妈妈付出时间和精力,而这些都是孩子造成的,所以妈妈可以提出交换条件。

而我们平常父母用的很多看似相似交换的,其实是惩罚,比如说孩子不吃饭,晚上就不能看电视。看电视和吃饭这两者之间没有什么联系,所以这是一种惩罚。除非父母能把看电视和吃饭建立联系,比如说因为看电视耽误了吃饭,那就把电视关了,没吃完饭就不能看。

2、隔离

当孩子犯错,并且屡教不改时,父母就有必要使用隔离。比如几个孩子在一起玩耍时,孩子喜欢抢别的孩子的玩具,父母多次制止无效,这时父母就可以隔离孩子,把他放大一个独立空间中,让孩子反省。并告诉孩子:“当你想好如何与别的小朋友交换东西而不是抢时,便可以回来。”

需要注意的是,“隔离”不是惩罚,而是我们帮助孩子更好的认识问题的一种方式。我们不应设置固定的时间,不到时间不让孩子返回。而是要让孩子意识到,他的方法存在一定问题,只要他想好如何解决问题,就可以随时回来。

3、补偿

当孩子犯错后,允许孩子采用补偿的方式纠正错误。比如说孩子玩游戏把水撒了一地,他就有必要把水打扫了。

补偿是我们比较推崇的一种相关结果类型,因为它不会与惩罚相混淆,也更利于帮助孩子看到自己行为产生的后果,认识到自己行为的错误。当孩子采取补偿行为时,他已经就是在承担行为的后果了。

写在最后

父母在使用后果教育时,一定要注意,避免把后果教育变为惩罚。因为相关结果是由父母控制的,因此父母很容易过度的使用权力,把后果变为惩罚。

父母一定要记住,后果教育是为了解决问题而不是为了惩罚设置的。惩罚和后果教育最大的差异就在于引导孩子如何看待自己。“惩罚”让孩子觉得自己是坏的,因此要受到惩罚。而“后果教育”的目标在于让孩子认识到自己的问题,并学会自控。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15个表扬和10个惩罚孩子的“科学方法”,有需要的家长请查收吧!
父母惩罚孩子的八大学问
孙云晓:对儿童实施惩戒教育的原则与具体方法
主题:家长必读:教育孩子还有比惩罚更好的方法
如何引导说谎孩子
?孩子犯错了还在吼他?这样教育太out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