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罗马最后的军神,连阿提拉都是他的手下败将,却因皇帝猜忌而惨死

文/格瓦拉同志

公元395年,地跨欧亚非三大洲的罗马帝国一分为二,虽然东罗马帝国更加富庶强盛,但由于其主体民族是希腊人,并且采用希腊语为官方语言,因此并不被后世视为正统(注:罗马帝国分裂前,其统治阶层始终都是拉丁人,以拉丁语为国语)。如此一来,主体民族是拉丁人、以拉丁语为官方语言的西罗马帝国便成为罗马帝国真正的继承者,而它的灭亡也意味着罗马帝国历史的终结。

罗马帝国分裂后的形势图

西罗马帝国存在不到百年时间,其间始终跟严重的内忧外患相伴,而它之所以能屡屡起死回生,跟几位才能卓绝的将领奋力挽救有关。其中,最后一位力挽狂澜式的人物,正是曾击败“上帝之鞭”阿提拉、被后世称为“罗马最后的军神”和“最后的罗马人”的弗拉维斯·埃提乌斯。那么,埃提乌斯是如何拯救西罗马帝国的?他最后的结局如何?

01 力挽狂澜

埃提乌斯,391年出生于罗马帝国中西部的默西亚行省,母亲是意大利人,其父高登提乌斯则是归化的日耳曼人,因战功官至阿非利加行省总督。高登提乌斯忠于国事,为换取蛮族的信任,缓解其对罗马帝国的压力,曾将年轻的儿子先后送到西哥特人和匈人那里做人质。正是在匈人那里,埃提乌斯认识了匈王的侄儿阿提拉,并跟他结成一辈子亦敌亦友的复杂关系

埃提乌斯雕像

十余年的人质生涯,不仅让埃提乌斯对西哥特人和匈人的情况了若指掌,并且还培养出卓越的军事才能,这为他日后从事挽救帝国的大事业打下良好基础。425年,早已回国并在军中担任要职的埃提乌斯为了支持自立为帝的约翰尼斯夺取首都拉文纳,首次将匈人雇佣军带进意大利半岛。然而,还没等到两军会师,约翰尼斯便在拉文纳附近兵败被杀,年幼的皇帝瓦伦提尼安三世成为最后赢家。

约翰尼斯虽然兵败被杀,但帝国政府却不敢惩罚手握重兵的叛将埃提乌斯,不仅如此,摄政太后普拉西狄亚为了笼络他,还任命埃提乌斯为高卢行省骑兵总督,负责统帅帝国西部全部军队。此时,罗马帝国早已分裂成东、西两部分,而埃提乌斯效力的西罗马帝国正处在风雨飘摇之中,除意大利半岛外,其他行省均被蛮族占据或陷入叛乱当中,稍有不慎,帝国便会走向灭亡的境地。

蛮族入侵西罗马帝国

由于高卢是意大利半岛的屏障,要想挽救帝国,唯有首先平定高卢行省的局势。为此,埃提乌斯重整军队,然后率领罗马人和蛮族组成的精锐联军,残酷镇压了由破产的农民和土匪组成的巴高达起义军,之后又率领军队在阿尔战役中击溃西哥特人。紧接着,埃提乌斯又加固莱茵防线,并先后重创来犯的日耳曼人和勃艮第人。经过一系列征战,蛮族再不敢进犯高卢,意大利半岛的安全由此得以保障。

埃提乌斯在行军中

在平定高卢局势后,埃提乌斯又采用战争和外交相结合的手段来对付周边蛮族。正是在埃提乌斯的努力下,西罗马帝国恢复在西班牙半岛的威望,占据北非的汪达尔人被迫停止跨海骚扰意大利本土的行动,法兰克人和斯威维人被迫跟帝国结盟,而此时已继任匈王的阿提拉,也与西罗马帝国订立互不侵犯的和平协定。如此一来,西罗马帝国的外患大为减轻,民众终于可以过上相对和平的生活,而社会生产也由此得以恢复和发展

02  重创“上帝之鞭”

埃提乌斯之所以能成为西罗马帝国的“救星”,除了他卓绝的才能、措施得当外,还跟阿提拉的支持密不可分。此时的阿提拉,正集中兵力入侵富庶但软弱的东罗马帝国,对贫穷且混乱的西罗马帝国并没有征服欲,甚至还派出大批雇佣军支持老友埃提乌斯平定内乱。也正是在此期间,匈人大军横扫东欧、西亚等地,一路上摧城拔寨、杀人无数,引发整个欧洲的大恐慌,而阿提拉也由此获得“上帝之鞭”的称号。

“上帝之鞭”阿提拉

然而,随着雄主马尔西安在450年的上台,东罗马帝国不仅拒绝再向阿提拉支付贡金,并且将东部与萨珊波斯作战的主力部队调往巴尔干半岛以对付匈人大军,同时还加强君士坦丁堡的防务。在东罗马帝国卓有成效的防御体系下,阿提拉再也不能像先前那样恣意掠夺,这对靠劫掠为生的匈人帝国来讲无疑是沉重打击。在这种情况下,阿提拉只能选择背信弃义,向埃提乌斯掌控的西罗马帝国发难。

451年,西罗马帝国公主霍诺莉娅因与宫廷侍卫私通,被弟弟瓦伦提尼安三世送往君士坦丁堡的修道院做修女。然而,霍诺莉娅不甘心忍受修道院度日如年的清苦生活,便写信给阿提拉表示愿意嫁给他,并允诺会以西罗马帝国的一半领土作为“嫁妆”。阿提拉收到信件后大喜过望,于是便以赶赴婚约为由,要求西罗马帝国交出一半领土给自己,但遭到埃提乌斯的断然拒绝。

阿提拉帝国及其入侵西罗马帝国形势图

埃提乌斯的拒绝给阿提拉提供进攻西罗马帝国最好的借口,次年初,他便联合东哥特人、格皮德人等盟军约4.5万人,分兵3路向西侵入高卢,兵锋直指巴黎、奥尔良等地。面对着汹汹来犯的敌军,埃提乌斯迅速施展外交手段,跟西哥特人、勃艮第人、法兰克人和阿兰人结为同盟,以约4万人的兵力抵御阿提拉。452年6月中旬,阿提拉强攻奥尔良不克,只好率军北撤,随后便与埃提乌斯率领的主力军马恩河畔沙隆附近的卡太隆尼平原展开会战

战斗开始后,埃提乌斯抢先占领平原上地势最高的山头,然后率大军对阿提拉展开居高临下的进攻,而后者也丝毫不肯示弱,挥军直扑半山腰。随着时间的推移,罗马军队开始占据上风,阿提拉的右翼被击溃,而背后也遭到由西哥特王子托蒙德率领的铁甲骑兵的包围。面对着两面夹击,阿提拉最终大败亏输,手下将士战死或受伤者超过半数,就连他本人也险些被杀

沙隆会战令阿提拉大败亏输

大战结束后,匈人联军的大营被埃提乌斯团团包围,阿提拉在绝望之余,甚至准备在敌军发动进攻时投火自焚。然而,埃提乌斯出于阿提拉死后蛮族会失控、西罗马帝国有再度陷入大规模外患的担忧,所以并未发动总攻而是撤走军队,让这个老朋友兼对手灰溜溜地逃回老巢。埃提乌斯虽然没有全歼敌军,但依然凭借着这场伟大的胜利被晋升为护国公,尽掌帝国军政大权,俨然成为无冕之皇

匈人实力虽然一落千丈,但阿提拉并未放弃征服西罗马帝国的幻想,于453年卷土重来,兵锋直指罗马城。由于此时意大利半岛瘟疫肆虐,所以埃提乌斯出于防疫的考虑并未出兵迎击阿提拉,而是选择坚守不出。在这种情况下,阿提拉虽然进抵罗马城下,但由于瘟疫给军队造成的损失严重,加上东罗帝国已经派兵进攻匈人的老巢匈牙利,因此阿提拉最终只能接受教皇的建议,和平撤离罗马城。

阿提拉死后,匈人帝国土崩瓦解

沙隆会战的惨败和南征意大利半岛的无功而返让阿提拉威望大损,烦闷、压抑的情绪深深困扰着这位曾令整个欧洲为之胆寒的“上帝之鞭”,而为了缓解压力,他便将更多的精力用在享受醇酒美色方面,由此导致身体状况越来越差。453年初,阿提拉在迎娶日耳曼裔美少女伊笛可的婚宴上喝得酩酊大醉,次日凌晨便被发现死在御帐中,死因是在睡梦中鼻腔血管破裂,血液倒流引致窒息

03  惨遭杀害

阿提拉死后,他的儿子们纷纷在内战或与其他蛮族的战争中被杀,匈人帝国由此土崩瓦解。随着阿提拉和他的匈人帝国走进历史,西罗马帝国面临的外患大为缓解,而埃提乌斯的声望也由此达到顶峰。然而,就在阿提拉死后仅1年时间,堪称西罗马帝国“顶梁柱”的埃提乌斯便在觐见瓦伦蒂尼安三世时,被埋伏在大殿中的士兵乱刀砍死,时在454年9月21日

瓦伦蒂尼安三世雕像  

瓦伦蒂尼安三世之所以杀死大功臣,直接导火索是元老院议员佩特罗尼乌斯·马克西穆斯诬告埃提乌斯试图谋反,认为他帮儿子高登提乌斯向公主普拉茜蒂娅提亲的举动,是觊觎皇位的表现。与此同时,埃提乌斯在沙隆会战中没有全歼匈人军队和在阿提拉进犯意大利半岛时选择坚守不出,也被马克西穆斯等人视为“里通外国”的明证,不能不引起瓦伦蒂尼安三世的警惕。

但不管怎样,埃提乌斯独自支撑西罗马帝国的危局达20年之久,使民众相对来说能过上比较安定的生活,其功绩如何强调都不为过。然而,这样一位鞠躬尽瘁、功勋卓著的功臣,最终却因为皇帝的无端猜忌,被以卑鄙的手段杀害在皇宫大殿当中,无论如何都会引发轩然大波。果不其然,瓦伦蒂尼安三世在杀害功臣后没多久,便在一场阅兵式上被埃提乌斯的旧部谋杀,时在455年3月16日

埃提乌斯被后世称为“罗马最后的军神”

瓦伦蒂尼安三世死后,在内战或外敌持续入侵下,西罗马帝国的局势变得更加混乱,在此后21年时间里竟然更换了9位皇帝。而在此期间,再没有出现过一位埃提乌斯式的英雄人物来挽救帝国危亡,而埃提乌斯也由此被后世称为“罗马最后的军神”、“最后的罗马人”,虽然他实际上只是半个罗马人。476年,蛮族雇佣军废黜罗慕路斯二世,西罗马帝国正式灭亡。

参考文献

爱德华·吉本(英):《罗马帝国衰亡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15年版。

盐野七生(日):《罗马人的故事》,中信出版社2011年版。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上帝之鞭”阿提拉
斩断上帝之鞭的残阳
他是欧洲国家的噩梦 古罗马帝国的终结者 上帝之鞭却在新婚夜离奇暴亡
西罗马帝国的余晖:取得沙隆会战的胜利,然后维持各方势力的均衡
死于新婚之夜的“上帝之鞭”,让欧洲人瑟瑟发抖了1000年!
公主私通管家成丑闻,欲向蛮人求婚做掩饰,结果国家惨遭蛮人血洗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