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一氧化氮对人体健康的六大好处。你知道几个?
NO是一种具有很强生物活性的物质,在出生数分钟的婴儿呼出气中就可测量到NO的存在。NO具有调节血压,维持组织器官的血流分布的作用,同时也是细胞间信息交流的信号分子。
NO直接参与机体的炎症反应,具有良好的消炎抗菌作用。另外,它还可以抑制血小板的聚集和粒细胞的粘附。
下面就带大家了解下一氧化氮对人体的六大作用
一、一氧化氮与血压调节
高血压的危险性 :高血压的危害主要是对相关器官损伤,比如心脏、脑部、肾脏等。长期的高血压容易演变成心脏病、心力衰竭、脑出血、肾功能衰竭、尿毒症等。高血压如果不及时有效的控制,心、脑、肾三个器官功能就会受到影响,从而产生严重的并发症,诸如心血管方面的高血压性心脏病、冠心病、心力衰竭; 脑血管方面的高血压性脑出血、脑梗塞; 肾相关的肾功能衰竭、尿毒症等。而在医学界众所周知,这些问题都是可以在发现之初进行预防的,而且是行之有效的。当这些问题一旦发生,对病人及家属来讲,不但花费巨大,还要承受相当长时间的的痛苦,而且效果不理想。一氧化氮如何降低血压:早期高血压没有明显症状,可能表现不出来。由于受损的内皮细胞不能产生足量的一氧化氮,一氧化氮缺乏导致了一系列心脑血管病,使血压更高、动脉硬化更严重,进入了恶性循环。与体内其他任何因素相比,一氧化氮能更好地舒张血管平滑肌(降低血管的阻力),随着平滑肌的舒张,血管扩张血流更容易通过,从而达到降低血压的目的。
二、一氧化氮与糖尿病
糖尿病的危害:
糖尿病的危害糖尿病本身并不可怕,可怕的是由血糖偏高引起的一系列并发症,如:心血管病变、脑血管病变、肾脏病变、神经病变、视网膜病变、糖尿病足等。
糖尿病病人中75%的人患上了心脑血管病变,患病10年以上的人群中,80%最终死于肾脏衰竭,几乎所有的糖尿病人都患有不同程度的视网膜病变及神经病变。糖尿病是21世纪比癌症还要恐怖的慢性病!
一氧化氮对糖尿病的重要作用:
一氧化氮能够降低胰岛素抵抗力,提升胰岛素对血糖的敏感度,从而加快体内血糖的代谢; 另一方面 ,一氧化氮能够修复血管内皮细胞,降低因糖质代谢而引发的血管、神经病变,从根本上抑制及改善糖尿病并发症。
最后,一氧化氮还能够清除体内的自由基,提高胰岛素受体敏感度,更好的起到代谢血糖的作用。
三、一氧化氮与性功能
一氧化氮能提升男性性功能,改善夫妻性生活质量。一氧化氮是引起阴茎勃起的化学信使,勃起组织内的神经细胞因一氧化氮舒张血管而使阴茎勃起,从而延长性生活时间,提升性生活质量。
另外一氧化氮能够很好的改善肾动脉硬化,增加肾血流量,达到养肾、改善身体状态。
四、一氧化氮与心脑血管病
心脑血管病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第一杀手:心脑血管病是一种严重威胁中老年人健康的常见慢性病,以人类目前的治疗手段,50%以上的心脑血管病发后生活不能完全自理!
目前,我国心脑血管病患者已经超过2.7亿人!每年死于心脑血管病的有近300万人,占我国每年总死亡病人的51%。而幸存下来的患者中75%的病人丧失劳动能力,40%重残!
一氧化氮能逆转心脑血管病:
一氧化氮是维持冠状动脉舒张反应的重要物质。在冠状动脉内适量的一氧化氮能够维持较低的冠状动脉阻力,保证心脏充足的供血,
一氧化氮的两个关键功能即防止心栓形成和避免动脉壁斑块附着,对预防中风的发生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在一氧化氮的诸多作用中,以舒张血管作用最为重要。一氧化氮可舒张和扩张血管以确保心脏的足够供血。
一氧化氮也可以阻止血栓形成,血栓可导致中风和心脏病发作,同时一氧化氮还可调节血压。一氧化氮的另一个重要作用就是减慢动脉硬化斑块在血管壁的沉积。
五、一氧化氮与动脉硬化
一氧化氮是如何防治动脉粥样硬化的呢?皮内的损失能减少一氧化氮的生成。为了保持心血管的健康,机体需要产生有益于健康的且足量的一氧化氮。
事实上当机体正在生成足量甚至过量的一氧化氮时,不可能形成斑块和动脉粥样硬化,甚至可逆转这些情况。
六、一氧化氮与自由基(癌症)
机体氧化的有害物质被称为自由基,自由基通过中和一氧化氮而损害机体,不仅易导致心血管病的发生而且易导致机体的老化,表现为皮肤起皱甚至骨质疏松等。自由基能损伤内皮细胞,虽然内皮细胞有一定程度的自我修复能力,但持续性的氧化应激能破坏有利于自我修复的时机。一氧化氮能使引发心血管病发生的氧化应激降到最低。白细胞利用一氧化氮不仅可以杀死一系列细菌、真菌、支原体和病原体,而且对肿瘤也有对抗作用。由于一氧化氮能够诱导细胞的死亡和凋亡过程,故一氧化氮能很好的抑制肿瘤的生长,达到了防癌抗癌的目的。
一种简单、实用、有效、经济、无害的新疗法、新技术——远端缺血预适应能有效的预防高血压、心脑血管等疾病的发生。
远端缺血预适应(RIPC)是指对肢体某部位施加压力,造成缺血处理后,对远隔器官(如心脑等)在随后发生的严重缺血事件中有保护作用。国内外经过近30年的实验室和临床研究,业已证实,不失为一种临床治疗的新方法、新技术,所以,2010年6月《柳叶刀》载文《远端缺血预适应转向临床应用》,倡议临床医生推广使用。
临床经验表明,远端缺血预适应(RIPC)不仅对急慢性心脑血管疾病有良好效果,而且对一些慢性病的脏器(肝、肾、消化道、肺等)功能有改善作用,展示出广阔的治疗前景。
远端缺血预适应(RIPC),操作简易、无 害、价格低廉,但其机理复杂、奥妙、迷人。RIPC通过反复、短暂、局部的肢体缺血再灌注,释放出有益物质(如:腺苷、缓激肽、一氧化氮等)回流全身,从而诱导细胞内激酶级联反应,激活人体第三支神经内分泌APUD系统,进而活化细胞功能,同时引起抗炎症、基因表达和生理功能的改变,调动起体内强大的免疫保护机制,极大地挖掘人体潜能。
目前,远端缺血预适应(RIPC)已经引起人们和有关医务工作者的关注。随着临床实践的展开和研究的深入,远端缺血预适应(RIPC)的神秘面纱也被揭开。
远端缺血预适应(RIPC)将会成为普惠民生,实现全民健康的有效方法之一。
缺血预适应训练的主要作用
1、保护心肌,防治心梗、脑梗、中风等心脑血管疾病,同时可用于支架手术(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患者术前、术后的辅助治疗作用;
2、抗缺血,减轻缺血、缺氧反应,增强血管功能,增强人体抵抗力及运动能力;
3、激活人体内源性物质一氧化氮、腺苷、缓激肽的产生;
4、促进血液和组织液循环,缓解肢体水肿和疼痛。
缺血预适应训练适应人群
1、日常生活中有胸闷、气短、疲劳、乏力的人群;
2、有高血压、冠心病等心脑血管疾病家族史的人群;
3、精神压力大、久坐办公室、缺乏运动等人群;
4、吸烟、酗酒、生活不规律的人群;
5、有高血压、心绞痛、冠心病等疾病的人群;
6、有脑血栓、脑梗塞、中风等疾病的人群;
7、处于脑卒中或心梗病后康复期的人群;
8、下肢水肿、疼痛、乏力、活动能力下降的人群。
坚持做缺血预适应训练的好处
1、增加血管弹性;
2、使血管壁光滑;
3、血管微扩张;
4、建立侧支循环;
5、促进血液和组织液循环;
6、防止血栓形成;
7、改善睡眠;
8、调整血压;
9、预防心梗脑梗;
10、减少梗死面积、减轻后遗症;
11、加速脑卒中或心梗病后康复期身体恢复;
12、缓解肢体水肿和疼痛;
13、一次预适应训练相当于5000米血液循环运动量。
作用和机理:
对人的心、脑等重要器官在预先接受短暂、非致病的缺血缺氧后,使致产生自身内源性保护物质(如腺苷、缓激肽、一氧化氮等……),从而减轻随后持续更长时间缺血引起的心肌梗死和脑梗塞,降低心脑血管疾病的致残率和死亡率。这种现象称为缺血预适应(ischemic preconditioning)。随后的临床研究发现,这种保护作用,不但出现在同一器官之中,而且肢体等器官的缺血预适应也可减轻心、脑、肾、肺、肝脏等器官的严重缺血引起的后果,称为远程缺血预适应(remote ischemic conditioning) 。
通俗的说,就是让我们的上肢或下肢局部反复短暂的缺血、缺氧后。使肌体产生自身内源性的保护介质,然后通过血液循环到身体的各个部位,使身体产生对这种短暂的缺血,缺氧的耐受和适应性,从而保护我们的心,脑,肺,肾,肝脏等器官。
心脑血管疾病预防大于治疗!!!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让你远离心脑血管病(图)
心脑血管病:吃药一箩筐 不如2碗灵芝三七汤(图)
一氧化氮的医学用途!大家可以细读~~ - 乙肝交流 - 肝胆相照论坛 -
【转载】 心脑血管病完全可以逆转
夏天如何预防心脑血管疾病
谁说心脑血管病不能治愈!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