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敬告各位肾友,您的肾功能下降,也许不全是肾病的问题
userphoto

2022.08.01 北京

关注

敬告各位肾友,您的肾功能下降,也许不全是肾病的问题

天津大学泰达医院  李青

我们最近收治了一位外地的女士,不到60岁,面色苍白,面容憔悴,蛋白尿,高血压,水肿,贫血,血肌酐升高,肾小球滤过率19ml/min。肾小球滤过率小于15ml/min就是尿毒症,她已经接近尿毒症了。

其实,她的病史并不长,是什么严重的疾病进展这么快呢?

5年前她体检发现蛋白尿、血尿、高血压,当时就去北京国家级医院就医,专家认为她的血压轻度升高,尿蛋白定量不到1g/d,病情不严重,也无需肾穿,就让她服用沙坦类降压药治疗。

回家后她思来想去,认为肾脏这么重要,出了问题一定要好好治疗,吃一两种药也太少了。她家经济状况很好,社会关系也很多,于是就开始到处求医。一个医生的方子效果不明显,就换另一个医生。后来也不嫌药太少了,而是嫌太多,但一想到为了自己的肾脏“好”,还是捏着鼻子往下咽。

总之,几年下来,阅医无数,用药多多,花费很大。不过,尿蛋白没有见少,血肌酐反而越来越高,于是住到了我这里。

现在因为她的肾功能太差,再做肾穿风险很大,而且已经失去了意义。最初到底是什么肾病,只能靠临床分析了。根据她之前的检查资料分析,大概率是肾小球肾炎,IgA肾病的可能性大。

5年前,她的尿蛋白定量不超过1g/d,病情应该很轻,按照IgA肾病的一般发展规律,5年时间肾功能不应该严重到现在这个程度,她肾功能下降如此之快,应该与滥用药有关。

也就是说,她花了那么多钱,用了那么多药,反而加速了肾衰竭。

还有一位类似的患者。

前一段时间,也是一位外地女士电话咨询我,她64岁,3年前发现尿蛋白3+和血压高,血肌酐正常,当地用普利类降压药及其他许多药物,尿蛋白一直降不下来。最近检查发现尿蛋白定量2.3g/d,而且血肌酐升高,问该怎么办?

血肌酐升高,就意味着肾功能下降,表示病情已经比较严重了,应该积极的治疗,避免尿毒症的发生。

我问她,做过肾穿吗?她说当地县医院做不了,医院建议她去上级医院做肾穿,她不敢做。

我告诉她,首先应该肾穿确定是哪种肾病,然后针对病因精准治疗。

过了几天,她再次联系我,肾脏病理结果出来了:1、局灶增生性IgA肾病;2、缺血性肾损伤;3、急性和慢性肾小管间质肾炎。

她的诊断是明确的。IgA肾病是她的原发病;缺血性肾损伤跟长期高血压有关;肾小管间质肾炎与滥用药有关。

她这种情况,应该继续使用沙坦类降压药或者普利类降压药治疗,在此基础上,应该加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

当地医院已经按照规范给她用药。

我先说说IgA肾病。

IgA是免疫球蛋白A的缩写,主要分布在呼吸道、尿道、肠道粘膜,负责表面免疫(第一道防线)。反复的呼吸道、尿道、肠道等感染,产生大量IgA与“入侵者”的感染复合物,并随血液循环沉积在肾脏,诱发人体的自身免疫反应,引起肾损伤。

IgA肾病是世界范围内最常见的原发性肾小球疾病,也是我国最常见的一种肾小球肾炎类型,约占45%,其中超过1/3的患者20年后进展到尿毒症,因此也是我国尿毒症的主要原因之一,主要治疗措施是沙坦类或者普利类降压药、激素或者免疫抑制剂等。

针对IgA肾病的治疗,指南建议:

1、低盐饮食,应避免反复感染,如果存在慢性扁桃腺炎、慢性鼻窦炎、慢性肠炎、慢性尿路感染等反复感染的因素,应及时处理。

2、所有患者,无论有没有高血压,如果没有禁忌症,都应该使用沙坦类或者普利类降压药。这两类药除了降压之外,还有降尿蛋白和延缓肾损害(保肾)作用。将血压控制在130/80mmHg以下,尿蛋白定量控制在0.3g/d以下。

3、如果尿蛋白定量超过1g/d,就应该在上述治疗的基础上使用激素治疗。

4、如果已经出现肾功能下降,还应该在上述治疗的基础上,再联合免疫抑制剂。

先说第二位女士。本来她是单纯的IgA肾病,因为血压没有很好控制发生了缺血性肾损害;因为滥用药出现药物性肾损害,至于用什么药大家也许能猜到。

如果3年前她肾穿确诊,正规治疗,及时使用激素,本可以避免肾功能下降;如果她及时控制血压,不滥用药,本可以避免肾脏再次遭受伤害。

不过,现在开始按规范治疗还不算晚。使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大约一年时间就行,沙坦类或者普利类降压药治疗,不再乱用药,可以控制病情,避免尿毒症的发生。

再说第一位女士。她发病之初病情其实更轻,根据规范,单用沙坦类降压药或者普利类降压药就可以了,北京的专家也是给她规范治疗的。但她错误的认为,用药少是对疾病不重视,只有大量用药,才算是认真治疗。结果反而被药物所伤。

我们做一个假设,就算是她彻底“躺平”,5年间什么药都不用,任由疾病的发展,5年时间肾功能也不大可能进展到这么严重的程度。

这两位女士虽是个例,但临床上类似的病例却不少见,大量用药,反而加速了肾衰的进展,跑步进入尿毒症期。

据有关资料统计,我国的药物性肾损害发生率比较高,药物性肾损害也是尿毒症的原因之一。常见的慢性肾损害的“罪犯”药物有止痛药(非甾体抗炎药)和马兜铃酸类中草药等。

这两个病例虽然不太复杂,却是目前我国肾小球肾炎治疗的一个缩影,道尽了当前肾炎治疗的困难与无奈。

肾小球肾炎不可怕,按照规范治疗,完全可以避免肾衰竭。

慢性肾脏病,不是药用得越多越好。

规范治疗,才是最好的治疗。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他的IgA肾病,我为什么坚持推荐用激素治疗?
这么严重的肾脏病,她是怎么避免尿毒症的?
得了慢性肾炎,就一定会尿毒症吗?怎样避免尿毒症的发生?
年纪轻轻,却查出肾脏严重受损?致所有人:肾病来临可能毫无征兆
患严重肾病14年,肾功能还维持得这么好,她是怎么做到的?
哪类肾病发生率较高?是微小病变还是膜性肾病,还是iga肾病?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